万书网 > 散文 > 敢于不同:商业巨头白手起家的秘诀 > 第十章 不要陷入“本土偏好”陷阱

第十章 不要陷入“本土偏好”陷阱




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兴起给投资者创造了过去根本不存在的机会。中国投资者在考虑是否投资买来出租的公寓房时不再只限于在中国境内寻找合适的公寓。相反,他能够通过互联网搜索柏林或纽约的房市。他很可能发现海外的一些投资机遇更有发展前景,如果是这种情况,他可以很容易地把钱投到海外市场。

我的公司为一家向投资者销售柏林公寓房的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在每年的大约1000名买家当中,有1/3是国外人士。他们来自多达40个不同的国家,其中包括意大利和俄罗斯、法国和西班牙,还有越来越多的人来自中国。没有互联网的话就不可能有这些客户。

不过,大多数私人和机构投资者没有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前所未有的机遇。甚至在全球化时代,他们依然更喜欢在自己的国家进行投资。这种偏爱也被称为“本土偏好”现象,这一倾向在股市中尤其得到了广泛研究。

20世纪90年代初的研究表明,美国(93.8%)、日本(98.1%)和英国(82%)投资者持有的绝大多数股票都是本国公司的股票。[1]虽然现在这一比例略低一些,不过投资者依旧对本国发行的股票表现出了明显的偏爱,这种偏爱是难以用理性来解释的。2001年的一项研究发现,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荷兰、西班牙、瑞典、英国和美国在各自国内市场投资的比例不尽相同,从75%到90%以上。[2]2005年的另一项研究对比了德国、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澳大利亚和瑞士的投资行为,得出了非常类似的结论。[3]

在2005年的另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关注了美国、日本和欧洲的银行发布的股市投资建议。他们发现,所有这些银行都强烈推荐本国市场所发行的股票。[4]

“本土偏好”在机构投资者进行房地产投资时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菲力评级机构2014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德国机构投资者持有的63.3%的房产位于德国境内,相比之下,只有1.4%位于亚太地区的成长性市场,在这一地区,人口趋势和经济增长都远比德国更有前景。[5]由于有了专门的房地产基金和REIT(房地产投资信托),投资亚太市场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简单。其他国家的机构投资者在投资本国房地产市场方面也有同样的偏好——不管这个市场有多大或者多小、有吸引力还是没有吸引力。



体育和投资有什么相同之处


像奥运会或国际足联世界杯这样的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将各国公民团结起来,他们全都认定,本国的队伍是全世界最棒的。在投资方面,情况与之类似。研究人员甚至发现,美国的基金经理会在10只证券中选中一只买下,只是因为这家公司就位于他们所居住的城市。[6]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本地市场所发行的股票的偏爱不仅仅是由于要避免语言障碍或担心与外国市场相关的货币和政治风险:虽然在挑选美国市场上所发行的不同股票时,这些因素全都不起作用,基金经理依然倾向于选择位于他们自己所在城市的公司。

我把投资与体育赛事相提并论并不像它听起来显得那么牵强。在两种情况下,民族自豪感都会强烈影响关于本国队伍比别人更胜一筹的信念。研究人员已经证明,当爱国主义情绪高涨时,海外投资会出现下降。美国爱国主义情绪减少10%,会导致海外投资从2600亿美元增加到4400亿美元。美国政府在“9·11”事件后将一些储蓄债券改头换面为“爱国者债券”后,这些债券的销量比上一年增加了43%。[7]

对私人和机构投资者所做的多项调查表明,他们对各自国内市场的未来走向持相对更乐观的态度。英国、日本、美国和欧洲的投资者都预计本国股市会比其他国家的股市有更好的表现。[8]

在另外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一所德国大学和一所美国大学学习投资课程的毕业生进行了调查。德国受访者对于德国股票的评价要比对美国股票的评价乐观得多,而美国受访者的想法则正好相反。[9]

这种被称为“本土偏好”的行为会让投资者错失潜在的收益并增加他们所面临的风险。根据一项研究结果,针对不同的市场,这种损失会高达1.48%到9.79%。[10]另一项研究记录的平均损失为1%,还有一项研究所公布的平均损失在[11](原文如此,是否应该在1%后加注?——译者注)0.82%到0.95%之间。[12]虽然听起来可能相差不是很多,但在长达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就算是不大的损失也会造成巨大的差距。

研究人员不知道如何为这一现象找到合理的解释。是什么导致了投资者的这种行为?一种解释是,有些国家对海外投资设定了限制。说到一个极端的例子,美国保险公司持有的外国证券不得超过其资金比例的3%。[13]在德国,开放式房地产投资基金持有的外国资产的比例也有限制,除非对它们采取了对冲外汇风险的举措。

不过,这些限制不能完全解释本土偏好会对投资选择有如此大的影响。首先,有着如此严格限制规定的国家寥寥无几。其次,就算真的有这样的限制,也很少出现接近于上限的情况。这些限制规定的初衷是保护投资者(比如购买美国保险公司保单的人),它们只是体现了一种错误认识,即海外投资就其本身而言比投资国内市场的风险更大。

另外一个对“本土偏好”现象做出的明显的解释是,投资者更容易评估本国而不是其他市场投资机遇的价值。不过,这一解释也没有说服力。当投资者挑选个股来投资时,这或许有一定道理。不过,这无法解释因奉行分散投资策略而投资于特定股市而非个股的投资者为何也会受到本土偏好的影响。还要想到的一点是,互联网让关于公司和股票的海量信息只需敲敲键盘就可以获得——无论你身处何地。

关注本国市场对真正有知识和能力识别最有潜力个股的投资者来说可能是个好主意——条件是相关市场的规模足够大。西班牙投资者将95%以上的炒股资金投入本国市场的做法实在荒唐,[14]更别说墨西哥投资者令人难以置信地将全部股本投入他们自己的市场了,[15]不过,美国市场的情形不同。几十年来全世界最成功的股市投资者沃伦·巴菲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投资美国股票,并说既然自己的国家有这么多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没有必要关注其他地方。不过,巴菲特是少有的几个能够一直跑赢市场并通过明智投资取得可观收益的投资者之一。无论是个人还是机构的投资者大多缺乏他这种杰出的才能,因此最好还是投资反映市场整体行情的基金,而不是个股(更多信息,参见第十二章)。

尽管如此,在有些情况下,投资者的确会从将投资焦点对准本国市场的做法中获益。对于相对不透明的市场以及/或者有能力更好地驾驭本国而不是其他市场并有充分理由相信本国市场会比其他市场表现更好的投资者来说,情况或许如此。

如果你对自己了解某个具体市场的能力充满信心,你可以挑选具体的投资机会——无论是房地产还是股票——直接投资这一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地理位置上靠近一个相对不透明的市场或许是个优势。否则的话,你就要做间接投资,通常是通过基金。要获取更多关于股票和股票型基金的信息,见第十二章,更多关于房地产投资的信息,见第十三章。

如果你认定借助投资基金的间接投资方式是你获得财富的最佳策略,那么你就要有全球视野。爱国主义或许是一种美好的情感,但在投资策略中没有它的位置。如果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和墨西哥的投资者都相信本国市场的股票或房地产会比其他地方表现得更为出色,那么他们不可能同时都正确。他们受到由直觉产生的看法的误导,那就是国外市场比本国市场的风险更大,越熟悉就等于越安全。

“本土偏好”现象表明,我们的情感和偏见经常会妨碍我们制定正确而明智的投资策略。世界各地的许多投资新手会自然而然地选择本国市场发行的股票,或者买入投资本国市场的基金,甚至不会考虑到其他地方去寻找机遇。

在生活中的许多方面,直觉可能会发挥可靠而重要的引导作用——不过资本投资领域不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正如我对“本土偏好”的论述所表明的,明智的投资者需要能够抵御并质疑自己条件反射式的反应。不要盲目地跟随直觉,而是问问自己,像大多数私人和机构投资者一样投资本国市场的做法是否有充分的理由。要怀疑自己:我们大多数人会在事后找理由为自己非理性行为所促成的决定辩解。明智的投资者要能够客观反思自己的决策过程,并防止受到偏见和情感的误导。

最重要的是,为了取得长远的成功,明智的投资者需要让自己免受同辈压力困扰并抵制投资潮流。

*  *  *

[1]  Huchzermeier,Dennis,Home  Bias  bei  privaten  und  institutionellen  Investoren.  Eine  empirische  Studie,Hamburg  2007,S.5.

[2]  Dürr,Stephan,Ursachen  und  Auswirkungen  des  Home  Bias  bei  der  Portfolioentscheidung,Norderstedt  2007,S.12.

[3]  Grimnitz,Stefanie,Der,Home  Bias  internationaler  Investoren.  Eine  Untersuchung  von  Aktienportfolios,Hamburg  2012,S.13.

[4]  Huchzermeier,Dennis,Home  Bias  bei  privaten  und  institutionellen  Investoren.  Eine  empirische  Studie,Hamburg  2007,S.8.

[5]  Feri,27.  Feri  Herbsttagung:Globaler  Aufschwung:Wie  stabil  sind  die  Säulen  der  Weltwirtschaft,Frankfurt  2014,S.127.

[6]  Huchzermeier,Dennis,Home  Bias  bei  privaten  und  institutionellen  Investoren.  Eine  empirische  Studie,Hamburg  2007,S.5.

[7]  Huchzermeier,Dennis,Home  Bias  bei  privaten  und  institutionellen  Investoren.  Eine  empirische  Studie,Hamburg  2007,S.13.

[8]  Huchzermeier,Dennis,Home  Bias  bei  privaten  und  institutionellen  Investoren.  Eine  empirische  Studie,Hamburg  2007,S.13.

[9]  Grimnitz,Stefanie,Der,Home  Bias  internationaler  Investoren.  Eine  Untersuchung  von  Aktienportfolios,Hamburg  2012,S.13.

[10]  Grimnitz,Stefanie,Der,Home  Bias  internationaler  Investoren.  Eine  Untersuchung  von  Aktienportfolios,Hamburg  2012,S.16.

[11]  Grimnitz,Stefanie,Der,Home  Bias  internationaler  Investoren.  Eine  Untersuchung  von  Aktienportfolios,Hamburg  2012,S.28-29.

[12]  Dürr,Stephan,Ursachen  und  Auswirkungen  des  Home  Bias  bei  der  Portfolioentscheidung,Norderstedt  2007,S.127.

[13]  Grimnitz,Stefanie,Der,Home  Bias  internationaler  Investoren.  Eine  Untersuchung  von  Aktienportfolios,Hamburg  2012,S.20.

[14]  Dürr,Stephan,Ursachen  und  Auswirkungen  des  Home  Bias  bei  der  Portfolioentscheidung,Norderstedt  2007,S.12.

[15]  Grimnitz,Stefanie,Der,Home  Bias  internationaler  Investoren.  Eine  Untersuchung  von  Aktienportfolios,Hamburg  2012,S.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