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散文 > 富豪的心理:财富精英的隐秘知识 > 第11章 把追求财富作为人生目标吗?

第11章 把追求财富作为人生目标吗?




对于特别富裕的人群来说,设定预期目标有什么作用呢?从拿破仑·希尔的经典作品——《思考致富》这本书开始,畅销的财富文学作品都由一种财富观念主导,也就是先写出定量精确的财务目标,并设定完成此目标的期限,这就是致富的先决条件。目标设定理论最初是由代·A.洛克(Edwin  A.Locke)和加里·P.莱塞姆(Gary  P.Latham)两位研究者提出的,在这之后,数百例实证研究(详见本书第3.2.5节)也证明了该理论的正确性。该理论认为,相对于概念模糊不清的目标,设定具有挑战性和明确的目标实施效果更好。那些把目标设定得具体清晰的人,比那些要么设定模糊目标,要么不设定目标的人来说,能取得更大的成功。J.罗伯特·鲍姆(J.Robert  Baum)认为,目标设定理论的期望值与企业家精神的关系也都可以从研究中得到实际验证。[1]

弗朗茨·沃特尔(Franz  Walter)和斯坦·马格(Stine  Marg)对160位企业家和德国大型公司的董事会成员进行了采访,他们发表的研究结果则得出了相反的结论。[2]对于如何获得高级执行官职位这一问题,受访者通常的答案是自己以前并没有认真规划过自己的职业生涯。[3]

因此,在本书的采访中提出一个问题:这些接受采访的富人们是否为自己设定了具体的目标,特别是财务目标。如果他们的答案是肯定的,那就继续追问他们是否把这些目标写下来了,多久写一次目标计划,以及是否用过一些方法来实现他们的目标。

但调查结果依然不明确。关于财富的著作提出一种假设:只有那些把自己具体设定的财富目标写下来的人,才能获得巨大财富,但这一假设并未得到证实。很多受访者都坚定地否认这种方法的有效性,并明确表示目标设定在他们的生活中没有发挥任何作用,其他人则认为两者毫不相关。更多观点,见本章第二节。另外,超过40%的受访者都强烈声称,自己会定期给生活各方面设定目标——绝大多数是书面形式。



11.1  “如果把目标写下来,今后就可以核对”


一位受访者表示,在过去的30年里,每年一月份他会写下自己的目标。他已经养成了这种习惯,每次都会节食一周。在这个星期里,他会思考自己的目标,把它们写下来,并拟定实践计划。

受访者5:很早以前,我认识了一个人,他传授给我很多关于自我意识和敏感训练的知识。他教给我的第一件事就是:必须用准确的词语来描述你的目标,然后,如果可能的话将这些目标可视化。从那之后,我总是在每年一月份写下自己的年度目标,而且总是写得很多……很多年过去了,我每年一月份都会进行斋戒,并在此期间设定目标,然后把它们写下来。

对于其中一个最年轻的受访者来说,具体成文可见的目标对成功都起着重要作用。据他所说,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给自己设定目标:要在30岁之前做到经济独立。后来,他又给自己定下了赚1亿欧元的目标,当然,这个目标他现在还没实现。他还很年轻,而且正在顺利接近这一目标,于是又提高了自己的目标。在他的办公室,他在门的上方(“从我的桌子上抬头可见”),写着数字“1000000000”。

受访者12:对,这个数字还是用粗体写出来的。我向所有人展示这个数字,但是我不仅告诉他们这是我的目标,还告诉他们我一定要实现。对此我从不怀疑。但是,这也只是另一个暂定目标。这就是我做事的风格。我认为用“目标”这个词语其实不对,你觉得呢?当你设定了一个目标,然后实现了这个目标,好了,完成了。目标没有错,这是我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达到的目标。这就是我一旦达到我的暂定目标,将再设定一个新的目标的原因。

目标可视化对他来说至关重要。

受访者12:目标可视化是一件让我完全沉迷的事情。我对所有大事、小事、不大不小的事都会不断想象。我是冥想大师。是的,我会专注于那些完全铭刻在我头脑中的东西,然后它们就会具象地出现在我的眼前。

在采访中他向我展示了他电脑上的列表和电子表格,他每天都会打开、更新和回顾,看看他离他的临时目标和主要目标又接近了多少。

受访者12:我有一张电子表格,就在这里,我可以给你看……一切都在列表中列出来,我有不同的版本,因为这个列表对我来说至关重要。这是一个Excel表格,并且还有其他相关列表,这是现在正在加载的。把一切都写下来,将一切都可视化、具体化,即使最小的目标也如此。一旦我为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我就把它写下来。“今年我的目标是什么?我这个月的目标是什么?我的整体目标是什么?”我会把一切都写下来。

可视化也是下一位受访者的重要工具。他开始给自己设定成为一个百万富翁的目标,但并没有把这个目标写下来。一旦他实现了第一个目标,就开始把后续的目标都写在纸上。他为这个过程做了一些仪式,还请了一名风水顾问在他的房子里建了个“财富角”,用来每天在那里祷告求保佑他能实现财务目标。

受访者19:一旦达到了我的初始目标,我就坐下来写下我的下一个目标,我想要在40岁前身价达到1000万德国马克,然后我实现了目标。几乎就是一天不差地实现了,你可能会称之为“极度精确”。

采访者:那真的很有趣。那么你会用笔记本写下目标,还是把你的目标贴在墙上?

受访者19:我请了一名风水顾问重新设计了我的房子。我不得不说,这对我帮助很大。我一路上有太多障碍,好多事情不顺,而在请了风水顾问后,突然就一切都顺利了。当然,你可以把这叫作自我实现的预言……但我倒不在意这个。结果最重要,而这一切都实现了。风水顾问为我建了一个“财富角”,每天我都在那里祷告一两分钟。在“财富角”里有张照片,我把我写的目标贴在了照片后面。然后,我实现了我的目标,你几乎可以称之为“极度精确”。

下一位受访者认真遵循了财富类著作所给的指示。他是从经典著作中获得灵感的,例如他带着极大热情阅读了拿破仑·希尔的《思考致富》和约瑟夫·墨菲(Joseph  Murphy)的《潜意识的力量》(The  Power  of  Your  Subconscious  Mind)等。他17岁时就开始阅读这些书,并设定了自己的目标。他一直对以下问题着迷:为什么有些人能成功,而其他人则不然。

受访者29:这些是典型的成功法则。我始终如一地相信一个目标,在某一刻,也许会以不同的形式,目标就会实现。一切就是这么回事。

采访者:所以你经常给自己设定目标,包括财务目标?

受访者29:毫无疑问,是的……嗯,我常喜欢借助图像来思考。你知道吗?我给自己找了一份法拉利产品目录。我把图片都剪下来,然后每天看。这会作为一个目标,提醒我为了什么而努力工作……

采访者:那就是法拉利。法拉利之后呢?你计划的下一件事是什么?

受访者29:在某一时间段,我的目标是拥有自己的房子。那需要相当一大笔钱,我想在财务上独立。这就是那时我最大的目标:要在经济上独立。

采访者:你是否把目标具体到了一定数额的钱?

受访者29:的确。当然,你想在某个时刻赚取你的第一个百万。这是一个很大的数字。这似乎是无法实现的,但你对自己说:“当然,我想赚一百万德国马克。”

利用书面形式和可视化目标来设定目标的方法并不仅限用于金融领域。下一位受访者是医疗技术领域中非常成功的商人,他说,在他16岁时,他就开始写下自己的目标。在订婚和婚礼的五年前,他就把这两个日期写在石头上,交给了他未来的妻子。他自豪地说,他确实在确切的日期订婚并结了婚。直到他30多岁,他一直坚持写下他所有的目标。然而,到那时为止,他已经没有必要再这么做了。目标透过他的意识直达潜意识。

受访者32:我非常专注于写下我的目标。

采访者:你这样写下你的目标有多少年了?

受访者32:可以说,一直到我35岁吧。

采访者:那之后,你为什么不再写了呢?

受访者32:基本上是因为我不需要再写下来了,你知道吗?

采访者:但你一直在这么做,做到了三十多岁。

受访者32:我设定了一生的所有目标……我问自己:70岁的时候想在哪里?然后我把7年划分为一个时间段。我甚至每年都把所有事计划一遍。我非常专注于我的计划,甚至每日计划……设定自己的每日目标,特别是问自己:“你对自己满意吗?有些人会说:“我做得一点儿都不好,事情就是不顺。”这要么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已经取得了什么,要么是关乎他们的期望,就是,当他们做得差的时候,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他们几时能做得好。但如果他们给自己设定每日目标,可以每天晚上看看每日目标,这样他们就能对自己已经完成的部分有积极的认识。他们会说:“你做到了。”而且这对他们实现下一个目标很有帮助。我精心规划了自己的时间。

采访者:这些目标是否总是适用于很多领域?你可能把这些目标分成公司、家庭、健康和健身,诸如此类。

受访者32:这些目标涉及我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这绝对是正确的……

采访者:你总是把目标都写下来。我只是想知道为什么在35岁你却停止记录目标了,毕竟你的人生还有大把时间。

受访者32:嗯,因为养成了习惯。事情会通过你的意识进入你的潜意识。这样一来,对于任何我们必须学习的东西,都不需要再去明确地阅读说明书。因为一旦你学会了开车,你就不需要继续查阅操作手册了。

采访者:好吧,但你还有目标。

受访者32:当然,我仍有目标。我确切地知道我想要什么,我想实现什么目标。

许多受访者说过,他们写下过具体和宽泛的目标,正如下面一位在IT行业中致富的受访者一样。他在1990年休假期间写下了一份人生计划。这份人生计划涵盖范围如此广泛,以至于他的单项计划竟然装满了一个“厚厚的文件夹”。除了这个人生计划,他还写下了七年计划和年度计划。

采访者:你把哪些事纳入了七年计划?

受访者33:七年计划涉及方方面面,甚至包括盖房子、心愿等这样的私人事务,也是你想拿来犒劳自己而又比较可行的事情。计划还包括营收数据、客户群体、利润目标、员工人数。

采访者:计划都是与你的职业和个人生活有关的?

受访者33:是的,计划涉及职业的和生活,不是用Excel电子表格写成的,而是以散文的形式,用完整的句子来写的。我画了一个图并配以文字,来说明实现我的目标会是何种感受。

并非所有从开始写下目标的受访者都是这样做的。下一位受访者说,他总是设定目标,但他到了35~40岁才开始系统地把目标写下来。

受访者36:我有非常清晰的规划。这就是我学到的东西,我也是这么做的。从一开始,我的脑海里便有一幅图像、一个愿景,而且它们一直在我脑海里。我十几岁时结交的一些朋友对我说:“当时你总是眉飞色舞地告诉我们,你要开一辆捷豹汽车,还要有个美丽的家。”我总是过着美好的生活,一个有许多女人和很多乐趣的奢华生活。这就是我一直在脑海中想象的画面,我甚至大概想象了自己的房子会是什么样子的……所以,我想说的目标是,我总是说,我想得富有,从18岁或20岁起就把它当作人生目标。35到40岁我真的把目标全部写出来,然后看看我到底赚了多少钱。今天我要做的事更多。我也会写出每周的目标,我为生活的每个领域都设定了目标。

一位来自食品行业的企业家在43岁时开始设定系统目标,并制订了未来30年的书面计划。他所设定的目标之一是,他的财富每年至少增长10%。但是,这些目标不仅仅局限于金融领域。他根据生活中各个方面的目标达成情况不断地检查书面目标。此外,他每隔三四个月,将各个问题以书面形式列出来进行检查。

采访者:你把这些目标写在什么地方吗?

受访者37:我总是对照目标的实际达成情况进行检查……我一直都这样做。我不是在年初做决议的那种人;我总是检查,总是微调。我还有一个200个问题的目录,我会不时重新回答一遍。

采访者:那些都是什么样的问题呢?

受访者37:它们是对我来说很重要的事情。我对生活的态度是否已经改变,我想为孩子实现什么,我想为妻子实现什么。它们只是我需要专注的事情。

采访者:你把这一切都写下来了吗?

受访者37:是的,我已经收集了很多很多年。我也从其他调查问卷中收集了几个问题。

采访者:你多久回顾一遍这些问题?

受访者37:每隔三四个月。

采访者:你回答所有问题需要花多长时间?

受访者37:半天……我不是把所有问题挨个儿过一遍。我会选择一个主题,比如说“钱和资产”,然后认真回答相关问题,并且这会让我再次意识到一些问题。或者我采用主题“妻子和家庭”,或者“朋友”这个主题。在每个主题下,我都标有问题,比如说,“在不久的将来你不想与谁有牵连”?或者,“你想经常见到谁”?然后我试着为自己构建一切。

一位70多岁的受访者强调,她大概在15或20年前才开始写下目标。这些目标是每年设定的,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在设定新的目标时,她会对现有目标进行审核,看看这些目标是否已经实现。

受访者14:我一直都会设定目标。我每年都给自己设定目标。

采访者:那我们就把重点放在目标上吧。在新的一年里,你会在什么时候设定目标?

受访者14:我在新年前夕、年底前的一段时间开始设定目标。

采访者:你是否将目标写在纸上?

受访者14:是的,我把它们全部写在纸上。

……
采访者:你为自己设定了什么类型的目标呢?它们可能涉及你生活的各个方面。

受访者14:嗯,它们涉及了我生活中的许多不同领域。

采访者: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写下你的目标的?

受访者14:我已经这么做了15年或20年了,但是确切的时间我说不好。

采访者:那么久了?

受访者14:是的。

采访者:你是怎么想到这个主意,要写下你的目标的?

受访者:我也无法确定。我无意中采用了这个方法,而且我也为我的员工定目标,给他们设定销售额目标等。

采访者:你会量化那些目标吗?会具体到数字吗?

受访者14:是的,这正是我所做的。

采访者:这是衡量你是否达成了目标的唯一方法。

受访者14:是的,否则你没法确认目标是否已经实现,那还不如不设定任何目标。

采访者:……所以你每年做一次。那你是否会在一年中再次看看你的目标,用来提醒自己,或是会把它们全部牢记在心?

受访者14:不,我当然是要再次看看这些目标以提醒自己。我一年里可能会看一两次,但不会更频繁。当我给自己设定新目标时,我都会再看一次,看看究竟是什么让我又一次没能实现目标。

采访者:这肯定很有趣。这意味着你的目标设定与你生活的不同领域有关,你的目标是否包括财务目标?

受访者14:我为自己设定的目标,是在40岁之前获得我想要的一切。在私生活方面,我的目标是成家,然后生儿育女。我要在40岁的时候做到经济独立,这一点对我很重要。

采访者:你有没有想过经济独立对你意味着什么?是一个数字?

受访者14:是的,当然……

另外一位受访者也是70多岁,在他40多岁的时候第一次为自己设定了一个书面财务目标。他强调了以书面形式设定目标的重要性。他认为,每一个目标都需要记录下来,否则就会太模糊而无法核实目标是否已经达成。

受访者26:我给自己设定了一个非常具体的目标。雨果飓风(Hurricane  Hugo)来袭时,我在波多黎各(Puerto  Rico)。我不确定到底那是哪年,但肯定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对自己说:“你银行里必须要有2000万马克现金,来确保你是经济独立的。”于是我写下了这个目标。

采访者:那时你大概什么年纪?

受访者26:那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大约40岁。

采访者:你写下这个目标?

受访者26:是的,我总是在纸上写下我的目标。每5年我会设定一次目标,并把它们写下来。

采访者:你这样把目标写下来,已经坚持多久了?

受访者26:这是我一直在做的事情。一直如此。

采访者:你的一生都如此?

受访者26:是的,一生如此。

采访者:即使在你年轻时,也是如此?

……

受访者26:……不,只是从我开始工作之后。

采访者:所以,你从30岁开始设定目标的?

受访者26:是的,自从我开始工作以来,我一直都把我的目标、我想要实现的那些事情写下来。这与我们在业务上的目标没什么不同,不是吗?我们有季度目标、年度目标和三年目标。

采访者:但是你也为自己设定了个人目标?

受访者26:是的,这很清楚。一些东西,你要把它们写下来,才能去检查和核实,否则它们就太不明确了。每个目标都需要记录下来。

下一位受访者说,他一直设定自己的目标,但后来才开始正式写下来。他所有的早期目标都与特定的财产组合有关,但后来他扩大了目标设定范围,包括了财富目标。

受访者6:我不总把这些目标写在纸上。我真正开始这样做,是在我意识到作为一个商人,我需要更系统地工作,有必要设定自己的正式收入目标时。从那时起,我开始写下我的收入目标。

采访者:那是什么时候?你那时多大?

受访者6:那是在我30岁到35岁的时候。我现在45岁,所以应该是10年或15年前……然后在某个时候,我明确了我的房地产投资组合应该有多大。

采访者:你的目标具体到了想要多少套公寓吗?

受访者6:那是我在35岁时定下的目标。衡量投资组合时,我一般会从公寓楼这方面考虑,然后分配一定数额给公寓楼,这就是我设定目标的方式。我想:“这就是我想要的、值得做到的事。”

许多受访者会定期用书面笔记来记录并反思他们设定的目标是否正确。就像许多其他受访者一样,下一位受访者会在每年一月份写出他的目标并反思。

受访者20:每年11月或12月,我会反思:“我是在做正确的事情吗?”然后,在1月我会设定新一年的目标。

采访者:所以你不只是为自己设定目标,还会问自己:“我的目标是否正确”?

受访者20:是的,因为我相信,如果你能一直把力量与精力用在一个目标上,那么你必须走进自己的内心并对自己说:“我想要在×××拥有120名员工,还是只要60名?不要那么多,我们还是做成一家精品店吧。”你必须质疑你当时所做的事。你必须问自己:是否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就。这就是我给自己提出的问题。

采访者:你是给自己设定了定性目标,还是设定了数字来具体量化你想要在不同领域达成的目标?

受访者20:我会设定具体、可量化的目标。我的所有员工都知道我设定了可量化的目标,例如×××需要获取一定的销售收入,或者我们需要招聘什么样的新员工。除了圣诞派对之外,我们还会举办新年活动。在新的一年里,我们通过这些活动给公司带来新的动力。

采访者:你只是为公司写下目标,还是也会为自己这么做?

受访者20:我也会为自己这么做。

不是所有的受访者都会像上述受访者那样宽泛或系统地写出他们的目标。下一位受访者是一名房地产企业家,他决定在40岁以前成为一个百万富翁,在50岁时拥有数千万的财富,在60岁时拥有数以亿计的财富。他现在50多岁。

受访者34:我的目标不是说来唬人的,也不代表我要靠疯狂工作来实现它。相反,我对自己说,你应该在40岁时成为百万富翁,在50岁时成为千万富翁,在60岁时成为亿万富翁。这些都是我的目标。

采访者:你什么时候设定这些目标的?

受访者34:我从大学毕业后就开始设定这些目标了,那时我第一次涉足房地产。我对自己说:“你40岁的时候就应该是个百万富翁。如果到时候你不是,那就没有办法了。”

下一位受访者确实设定了具体目标,但最初他并没有将这些目标与他有一天想拥有的特定数额的钱绑定在一起。10年前,他具体计划了一笔钱,可以让他仅靠利息就能过着一种“奢华的生活”。

受访者13:在35岁左右,我都算好了,这笔钱得是多少才能无论如何也无须动用本金。我父母的经济担忧一直影响着我,所以我想仅靠利息就能过上一种奢华的生活,而不必动用本金。

采访者:虽说10年前的利率看起来与今天的利率差别很大。

受访者13:是的,那时候的利率高得多,这也是为什么我在某个时候增加了本金金额。

采访者:没错,这取决于你投资的方式,但是即使假设你的利率是3%,即使是现在赚钱也不那么容易了,是吗?

受访者13:所以,大概在10年前,我把本金金额提高到2000万欧元,而且这是现金资产、资本资产。我的私人住宅不属于资本资产,它实际上是消耗钱的资产。你明白吗?

下一个受访者的目标不是字面意义上的,而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事实,他想要实现无限财富。也许这与阿诺·施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所使用的技术相似,他在训练过程中将他的二头肌想象为山脉[4],当然他也充分认识到它们永远不会真正达到实际山脉的高度。

受访者4:在某个时候我设定了一个非常高的目标。你可以称之为有远见的目标,甚至是一个疯狂的目标。

采访者:那是什么时候?

受访者4:当我在某市时,我一直在考虑一个极大的数字。它可能是数以百万计、数以亿计、万亿、亿兆。而且我就是迷上了“亿兆”这个词,我对自己说:“我会努力奔着赚一个亿兆努力。”

……

采访者:你也把这个目标写在某个地方了吗?

受访者4:我会时时想着我的目标。我每天想N次这个目标,一想到它我自己就会沉浸其中。



11.2  “财富只是碰巧获得的”


大量受访者说过,他们以书面形式和丰富的细节,有意识地规划自己的未来。这表明,以书面形式设定目标确实是帮助许多人积累财富的重要工具。相比之下,还有其他受访者断然否认了曾为自己设定过财务目标。当被问及他是否曾为自己设定过成为百万富翁的目标时,以下超级富豪这样回应。

受访者7:说实在的,设定成为百万富翁的目标?没有,从来没有设定过这个。

采访者:从来没有?

受访者7:从来没有。

采访者:那么就是说,你是碰巧成为百万富翁的?

受访者7:也不是,我一直想独立,这是我做事的动机。我现在可以告诉你。我们这个访谈是匿名的,对吧?从来没有“成为”百万富翁这回事。对我来说,这只是一个关于独立的问题。自由与独立是对我最重要的。

下一位受访者是德国最富有的人之一,他对与目标、规划和战略有关的一切都持怀疑态度。他非常肯定,对于他后来所获得的一切,他从来没有设定过相应的目标。恰恰相反,财富只是碰巧获得的。

采访者:你有没有想象过把事业做得更大?还是你不需设定一个具体的目标,就能把事业做大?

受访者15:我非常确定这从来都不是一个目标。

采访者:所以财富只是碰巧获得的。

受访者15:这一切都是碰巧发生的。如今每个人都在谈论战略,每年都在为下一年制订更多的新计划。我没什么战略。我总是用三个选择来看事情:有一个好的战略,一个坏的战略,或根本没有战略。坏的战略是灾难性的,运用这种战略你会破产。好的战略当然是理想的。虽然我经常开玩笑说,你只能事后才知道哪些是好的战略。

下一位受访者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当被问及他是否设定自己的财务目标时,他的回答是否定的,并表示现实生活“总会跟想的不一样”。他甚至担心设定目标有可能会“轻易地把自己引入死胡同”。

受访者35:不,不,不。我在你的书里读过这些,但我不曾做过这种事情。我从来没有写过目标,从没说过:“我想实现这件事或那件事”。正如我所说,我认为事情发展总会跟想的不一样。如果你设定了自己的目标,这很可能轻易地把自己引入死胡同。至少,这不是我曾做过的事情。我从没写下过任何重大决定。在我为自己设定目标的时候,生活总会有不同的结果。

这些超级富豪们强调,钱不是他们行动背后的动力。

受访者17:我不相信金钱是一个驱动力。我是在某个时刻想经营自己的生意。对我来说,这关乎自我决定。说实在的,金钱从来都不是驱动因素。我一直说,一旦你有了自己的生意,那就有了创造事物的自由,钱会随之而来。

下一位受访者强调,他从不曾根据自己能收入多少做出创业决策。

采访者:我采访过的一些人告诉我,他们在一生的某个时刻已经为自己设定了财务目标。有人告诉我,他想在30岁前成为一个百万富翁。还有一些人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有些人甚至写下了他们为自己设定的非常具体的目标。你会设定具体目标吗?

受访者18:不会。

采访者:你没有设定目标,就把事业做成了现在这样。

受访者18:坦白地说,我从来没有按照自己能挣多少钱来做创业决定。

采访者:你有没有说过:“以后我想要……”

受访者18:没有,从来没有。

当然,许多企业家为他们的公司设定了书面目标,但并不一定意味着他们对自己的个人生活方面或财务方面也是这样做的。

采访者:你曾经为自己设定过目标吗?一些我所采访过的人会在每年1月份写下他们今年的目标。

受访者24:我没有设定过个人目标。

采访者:你没有设定过财务上或职业上的目标?

受访者24:没有。

采访者:你没有设定过目标吗?

受访者24:我们有我们的计划。

采访者:但是,那是对公司的,而不是对我个人的。

受访者24:我没有任何个人目标,就是“明年我要做这件事或者那件事”这种意义上的目标。我没这么做过。

对许多企业家来说,成功、伟大和认可远比实现财务目标重要得多。下一位受访者,作为企业家和投资者在金融行业取得了成功,也设定了销售目标,但他承认,他的主要动机是战胜和优于其他公司,如果这意味着销售排名更高,他甚至会牺牲更高的收益。

受访者44:我没给自己设定任何财务目标,我给自己设定了销售目标。当然,刚开始,我就设定了能租一套更大的公寓或购买一辆更大的汽车的目标。那些是我的物质目标,但我从来没有设定过财务目标。我设定了销售目标。我真的只是一直希望比隔壁办公室的人做得更好。我想要比城市里的每个人都好,比全国的每个人都好。我想要变得更好。我想成功,成功往往会获得金钱上的回报,不是吗?但是,销售成功本身对我而言更为重要。有人曾经对我说:“如果你获得更高的销售收入,你将会攀升到销售排行榜的顶端,但我们不能再为这些额外的销售额付给你额外的佣金。”即便如此,我还是会去猛追销售额。

采访者:我明白了。你可能会把那些销售目标写下来吗?

受访者44:是的。

采访者:按一定的时间间隔,或每年一次?你是怎么做的呢?

受访者44:每个月一次。



中期研究结果


对于许多受访者来说,设定书面目标起了重要作用。其中,一些富人遵循畅销财富类著作所给予的建议。他们为自己设定具体的财务目标和确切的完成期限。数量惊人的受访者描述了他们每年一次的详细的目标设定过程。他们花时间确定第二年的目标,同时回顾他们过去一年为了评估他们取得的成就而设定的目标。

一些受访者会在更短、更规律的时间间隔里进行回顾——每个月一次,有些人甚至每天一次。许多人强调,这样的规划需要以书面形式进行。只有书面和可量化的目标才是能够最终核实的。一些受访者广泛记录了他们设定的目标。他们制订了生活计划,七年计划、五年计划、月度计划,这些计划甚至都能装满一个厚厚的文件夹,或者保存在电脑的Excel文件中。

许多人描述了设定目标的详细的具体技巧或仪式,他们确信这些能帮助他们实现目标。一位受访者与风水顾问合作,在家中建了一个“财富角”,每天为实现财务目标而祈祷,还有一个人在他办公室门上用大大的数字写下了他梦寐以求的“1000000000”。另外,有人给自己提了200个问题,并定期以书面形式回答。还有一个人每年的年初都会禁食一周,并在这期间确定他未来一年的目标。

对于许多受访者来说,他们不仅局限于设定财务目标。例如,一名受访者也为他的体重设定了目标。另一位受访者在石头上写下了他未来订婚和结婚的确切日期,并把它交给了他未来的妻子。有一位受访者说,他已经写下了自己想要的下一个女朋友的具体形象。有一位受访者强调:“如果你尽可能精确地定义你的目标,那么你最有机会本能地朝着实现这些目标的方向努力,以便能真的达成这些目标。”顺便说一句,他是那些没有设定自己的财务目标的人之一,但后来他很后悔没有这么做。他说:“我真的应该也这样做,这样会使事情变得容易很多。”

我们发现,设定更具挑战性和有明确定义的目标非常有帮助,这一发现与本书第3.2.5节中描述的目标设定理论相一致。这是一种已被众多研究证实的心理学理论,该理论认为,具有挑战性且明确的目标,能够促成比模糊的概念或想法更好的结果,而设定具体目标的人,也会比那些设定模糊目标的人或者不能设定任何目标的人更成功。

然而,并不是所有受访者都采用了这样的目标设定方法。多位受访者解释道,虽然他们为公司设定了销售目标,但他们并没有设定任何个人财务目标。另一些受访者则质疑设定人生目标是否可行或者有何意义。畅销的财富类著作的这一假设,即只有通过书面设定具体的、可量化的财务目标,并不断地使这些目标可视化,才能实现巨大的财富,尚无法证实。这可能是一条通往财富的道路,但绝不是唯一的一条。看起来,就拿破仑·希尔在撰写《思考致富》一书期间所采访过的人中,也并非人人都用书面形式并且一致按照他所描述的方法来设定他们的目标。即使希尔声称已经采访过大量的要么富有,要么在其他生活领域非常成功的人,但不可能确切地核实他们使用的方法,并且,不要忘了,希尔的书并非学术著作。

另外,一些研究声称财富精英的人生大部分并非是规划而来,而是一系列偶然情况的结果,对此也应该持怀疑态度。本书第5章和第7章试图将成功归功于一系列幸运和巧合的受访者,很可能是潜意识地采用了嫉妒防御策略,或者可能是在采访过程中审时度势地给出了采访者所认可的社会期望的回答。

*  *  *

[1]  J.Robert  Baum,“Goals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New  Developments  in  Goal  Setting  and  Task  Performance,edited  by  Edwin  A.Locke  and  Gary  P.Latham(New  York: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Group,2013),p.463.

[2]  Franz  Walter,Stine  Marg,eds.  Sprachlose  Elite?Wie  Unternehmer  Politik  und  Gesellschaft  sehen(Reinbek:BP  Gesellschaftsstudie,2015),S.19.

[3]  Roland  Hiemann,“‘Geplant  war  das  alles  nicht’:Werdegänge  deutscher  Wirtschaftsführer,”  In  Sprachlose  Elite?Wie  Unternehmer  Politik  und  Gesellschaft  sehen,edited  by  Franz  Walter  and  Stine  Marg,(Reinbek:BP  Gesellschaftss-tudie,2015),S.39-40.

[4]  Bill  Dobbins,Arnold  Schwarzenegger,The  New  Encyclopedia  of  Modern  Body-building(New  York:Simon  &  Schuster,1999),p.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