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别让情绪毁了你的努力 > PART 1 认知格局,决定人生成败

PART 1 认知格局,决定人生成败





谁说寒门难出贵子,你是困在了认知的天花板里


|  01  |


《寒门难出贵子,是对奋斗者的公平》,这篇文章曾刷爆朋友圈。

作者提出了一个挑战大众日常认知的观点:寒门之所以难出贵子,很重要的原因是寒门的父母不努力奋斗、不上进。

作者在文中说,等到孩子没出息的时候,就开始抱怨阶层固化,却忘了别家孩子的父母在搏命的时候,你在钓鱼、打麻将、玩游戏。

而我想告诉大家另外一个事实,那就是:寒门想出贵子,光靠努力,有可能换回的只是笑话而已。

在纯体力劳动变得越来越廉价的今天,如果你的父母漫无目的地去努力,不仅不能给你足够的关爱,说不定他们自己还会落下一身病,给你今后的发展造成巨大的负担。

我们这一代的父母都十分节约,过年不敢买新衣服,放假不敢出去旅游,甚至不敢下馆子,一分一分地把钱都存进银行,把自己一辈子的生活质量和购买力都存给了下一代。

当你刚刚工作两三年,在父母的帮衬下终于付了首付,买上了车或房子的时候,你得明白,父母能给你的,只不过是一个机会罢了。

这个机会是他们曾经没有把握住的。如果你没抓住这个机会,你最该抱怨的人,其实是自己。

但我也能理解,因为有时候,这个世界越来越难以让人读懂了。

秦博是一个学术达人,整天缩在实验室里,成果很丰富,每个月都往家里寄钱。他最看不起自己的某个同事,刚工作就逼着父母买房,简直不孝。

可是三年后,同事的房子涨了80万元时,秦博蒙了。当同事把全家搬到城里来住时,他发现他才是不孝。

当你强打精神开会、努力工作,却被领导批得一无是处时,你的“95后”小学妹,却开始了她的自媒体之路,公众号内容十分荒诞。

你一直不明白,她每天写的内容到底意义何在。某天,当你知道她年收入百万,早已辞职在家全职写作时,你的精神崩溃了。

生活中,你就是这么被别人碾压的,你觉得自己更聪明、更努力,但为什么没有蠢货有钱呢?思来想去,你开始怀疑自己才是蠢货。

为了消除这种怀疑,你也许还会开始抱怨上天的不公,抱怨父母的不努力,或者开始批判成功者的不道德,等等。

但你是否可以换个认知方式好好想想,这些人是怎么把握住机会的?

你有没有想过,其实在几十年前,你身边的一些蛛丝马迹,早已预言了房价的泡沫经济?

你有没有想过,当代人恋爱困难,结婚更是遥遥无期,“95后”小女生写的文章,到底在提供一种什么样的情绪价值?

那么,你再想一个问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当代人会有什么新的特殊需求,我们又可以做点什么呢?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该认真思考下,要怎样以自己的方式,搭上时代的列车,改变自己的命运。



|  02  |


老白是我的大学同学,家里非常贫困,他一向勤勉节俭。大学毕业,他靠着优异的成绩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留在省内一所高校任职。

要知道,这种单位一般都要求硕士以上学位。然而老白工作了八年,却依旧在原地踏步。

几天前见到老白时,我简直不敢相信,他怎么活成了这个样子。

当年风靡全校的少年,如今,头发已经秃成了地中海,啤酒肚也挺了起来,厚重的方框黑眼镜下,是一个长满了黑头的鹰钩鼻。虽然和我同岁,但和我站在一起,简直像差了辈分一般。

老白在他们单位有个外号叫“老棺材”,寓意又想升官又想发财,但却“只进不出。”

曾经有个领导想提拔老白,让老白下乡挂职锻炼。没想到挂职了一个月,老白突然潜回来,挑明了询问领导,自己挂职结束后,能否得到提拔?

领导为了给自己留有余地,没有给他明确的答复。谁知老白回去后突然患了高血压,逼迫学校重新派人。这可把领导气坏了,没过多久,领导以他“身体不好”为由,将他调离了原部门。

接着,省里举办心理教学比赛。作为首届第一名,老白向我请教。就十分钟的课,我基本帮老白想好了内容,他照着我讲的唱下卡拉OK就OK。结果,报名截止的前一天,老白又不愿意去了。

老白告诉我,他害怕自己讲砸,算了。最主要的是,他想留在学校监考和值班,一天两百块呢!我简直要被气晕了,但我明白了他长久以来难以进步的原因。

他结婚生子后,害怕失败丢面子,不敢舍弃已有的安稳,惧怕与新事物共存的潜在风险……诸如此类的种种约束,让他不敢越雷池半步。

在这个时代,光靠努力是不行的。如果努力没有遇上机遇,那再多的努力都可能只是廉价的努力。廉价的努力只能保证你吃饱,却不能保证你过好。如果想把机遇和努力结合,就需要智慧了。

而寒门出身的人,因为自身资源的薄弱,他可能会更聚焦于一些平稳的上升方式。一种从小就被灌输的“防骗意识”,根深蒂固,阻止了他对新事物进行学习。

贫穷的世界,常常是一片失去机遇的土地。那里的人们往往会怀疑各种机遇、怀疑其生活中必将产生的各种变化。



|  03  |


阿比吉特·班纳吉在《贫穷的本质》一书中提出了穷人的三种思维局限。

(1)穷人缺乏有效的避险工具。

(2)穷人不做远期规划。

(3)穷人对超出认知的东西充满执拗和偏见。

作者认为,导致这样的思维局限,是有原因的。

(1)人们缺乏有效的信息来源,祖辈留下的一些观念会阻止人们接受新事物。

(2)人们背负着巨大的压力,这些压力会逼着他们做出一些“正确”的选择(比如结婚生子),然而这些选择会极大消耗他们的精力,剥夺其成长的空间。

书中有一句话很让人绝望:他们懒惰而上进、高尚而鬼祟、愤怒而顺从、无助而自强。他们缺乏信息导致无法做出正确决策,朝不保夕,因而放弃投资,及时行乐,出身卑微只能自怨自艾、自生自灭,一辈子逃离不出“贫穷陷阱”。

太忙和太穷,把人一步步变傻,然后更忙更穷。

因此,作为一群“没有资本的资本家”,我们就必须把我们仅有的最大资本——时间和才智,放到更有价值的地方。

寒门再难出贵子,不怪门,怪子。

哪怕命运的魔掌再一手遮天,也总能有漏网之鱼。你要学会的不仅仅是十年如一日地低头耕耘,还要时常抬头看看天,看风云变幻,四季更替。

然后,再听听周围有没有抱怨的声音,如果有,也许你的机会就来了。

有了抱怨就有了需求,有了需求就有了机会。因此你还得学会,不要总是先抱怨,那会让别人先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