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质疑




有一个顾问朋友告诉我,我得了一种“点子兴奋症”。也就是说,只要一听到有趣的好点子,我就会兴奋得不得了,然后身体就会出现种种“症状”。假如你偷瞄我在书房工作的样子,你会发现我坐在摇椅里摇个不停,不时用手猛拍大腿,然后兴奋地喃喃自语——这些都是我遇到特别令人兴奋的点子时的反应。

这本书写到现在,我从不约束我的点子兴奋症,放手让想法在纸上奔驰,向你诉说自由书写的种种奇妙之处。是的,我曾告诉你,假如你养成自由书写的习惯,你可以从中得到种种好处,包括工作上的精进与个人生活上的满足。然而,当我热切地与你分享自由书写的好处时,我可能会让你误以为,自由书写就像与美妙的点子热情共舞一样。假如我带给了你这样的假象,我在此向你致歉。

真相是:你在自由书写时可能写出了最棒的东西,但同时也可能写出了最糟的东西。除了糟糕的思绪会出现在书写的内容中,你那些徒劳无功的行为也会不时现身,令你沮丧地把头埋进颤抖的双手里。

简言之,你的书写内容会一再提醒你,你并不如你所想的那样聪明与有能力(你应该很高兴自己买了这本书吧?)。事实上,你会发现自己的身体与心灵,慢慢会开始对你自己的言行感到厌倦。

不过,请等一下:我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那些令你倍感消沉的书写内容,其实正蕴藏着希望,这是个令人又爱又恨的矛盾事实。当你看着出自你手的那些枯燥、毫无生气的书写内容时,你可能同时又会遇见促使自己改变的契机。

通过单调而又令人厌恶的事物,促成自我改变的这种奇妙现象,最早出现在我与英国诗人大卫·怀特(David  Whyte)的访谈记录中,除了诗人的身份,怀特同时也是一位企业演讲名师。

只要聆听怀特朗诵一小段诗句,你就有可能会重新评价自己的人生。怀特就是这样一位诗人。然而,即使拥有如此优秀的能力,也不足以让各大企业争相邀请一位诗人到公司演讲。但是,怀特就是具有这种魔力。他的电话总是一年到头响个不停,因为有许多跨国大企业都想邀请他利用诗句的力量,激发员工与市场的改变。

当怀特站上讲台时,他想要达成两个目的:第一个是引发人们对诗的兴趣;第二个是激发人们通过诗文,以企业为核心,开始进行有意义的讨论。

我们假设怀特受邀到×公司,他与×公司的主管讨论一些重要的问题,包括为何公司内部多次反复讨论,仍然无法解决问题。

然后,怀特会根据这些主管告诉他的情况,当众朗诵一些诗句,包括意大利诗人但丁、英国诗人柯勒律治(Coleridge)、美国诗人威廉·卡洛斯·威廉斯(William  Carlos  Williams)以及其他诗人的作品,这些诗人的作品早已铭刻在他的记忆中,因此他可以信手拈来,随口朗诵。接着,他会引导所有人通过诗句中的隐喻性语言,针对公司所面临的瓶颈,进行热烈的讨论。于是,员工的纪律问题可以通过《贝奥武夫》(Beowulf)的生动意象点出,而未开发市场的商机,则可以在充满海洋象征的《古舟子咏》(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中,找到答案。

突然间,×公司的人以从未设想到的方式,开始讨论公司的问题,并且得到深入的见解,最后将这些见解转化为可行的解决方案。对于人们如此的反应,怀特说:“当人们找到语言来谈论更高层次的事物时,会变得非常兴奋,因为他们现在可以踏入从未涉足过的领域了。”

在某种意义上,怀特通过已故诗人的智慧,在商业世界为这群21世纪的企业员工,创造出一种充满无限可能性的氛围。他深知,当人们摆脱惯用的语言,开始以不同的方式说话时,即使是最复杂的全球性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

我为什么要对你说这些?

怀特除了亲身体验到新奇的语言与意象可以激发企业员工产生新的观点,他还意识到,激励改变的传统动机,并不一定能有效激发改变的产生。这个道理是在我与怀特访谈时,他告诉我的题外话:

我:你热爱像柯勒律治之类的许多诗人,但是你却可以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你是如何让自己不受前人诗文的干扰,维持自己的独特写作风格的?

怀特:从模仿开始做起,因为一开始你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写诗。那些诗人写出了不朽的杰作,所以你先模仿你喜欢的诗,写出类似特德·休斯(Ted  Hughes)或谢默斯·希尼(Seamus  Heaney)或是里尔克(Rilke)的作品,并没有什么不好。然后,你一边写一边慢慢找出属于自己的声音。最后,你会发现自己写的东西已经不像里尔克或希尼的作品了,套句玛丽·奥利弗(Mary  Oliver)的说法:你“慢慢地找到了自己的声音”。

事实上,要找到属于自己的声音,有一种广为人知的方法:模仿他人,直到你厌倦模仿为止。

许多关于写诗的原则,归根结底讲的就是要“对自己感到厌倦”,而我对这个道理深信不疑,是因为当你对自己感到厌倦时,你就会开始改变自己。我的意思是,即使你陷入泥沼,但假如你能据实描述出自己被困住的状态,那么你就会马上意识到,你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了。因此,你只要据实说出或写出自己被困住的状态,或是自己孤立无援的状况,就可以为自己打开一扇通往自由的大门。

怀特所用的语言对我来说振聋发聩。“厌倦”“困住”和“孤立无援”并不是一般企业在激励员工时会使用的字眼,但是怀特选择了这些词汇。这些词汇似乎如此平凡、琐碎,而且只顾及自己,但一针见血!因此,真正的问题在于:我们该如何辨识出(并有效处理)工作中潜藏的倦怠警讯?

根据我自己所写的内容,以及学生与我分享的自由书写内容,我列出了一些倦怠感潜藏的所在,你可以在自己的自由书写内容中,寻找蛛丝马迹:

·你的思绪老是绕着同样的事情打转(“我真的应该要完成×××”)。

·……同一个人(“简娜是找到解决方法的关键”)。

·……同样的意象或比喻(“这个市场就像香体膏一样”)。

·……同样的语言(你在同一张纸写了四十二次的“努力工作”)。

·你急着逃避令你不愉快的场景(“我今天把讨厌的文书工作都做完了”)。

·你不断地找自己的碴(“我简直烂透了”)。

·你不断地找别人的碴(“巴尼简直烂透了”)。

·你认为你已经尝试过所有的可能方法,你已经走投无路了(“这是第十个、也是最后一个行不通的方法”)。

·你认为情况已经无法挽回了(“已经没有希望了”)。

·当你(对着自己)朗读书写的内容,读到某一段时,你会突然变得犹豫不决或是开始颤抖。

请你不要在看过一两页自己的自由书写内容,并在当中搜寻到上述的某个警讯时,就立刻大叫:“啊!我就知道!我出现了倦怠的征兆!”更糟糕的是,你开始进行一段自由书写,结果把一个或多个警讯“不小心”写进去,然后以为自己有了新发现。

找到倦怠感并不是值得你加以练习的事,这和在拜访新客户时与对方称兄道弟一样不可取。察觉倦怠感的价值在于,让你意识到它的存在——你一直忽略了它所发出的警讯。

假如你发现了倦怠感的踪迹,请留心它出现在你生活中的何处。假如这个踪迹并不明显,也请你不要展开全面搜索。

那么,假如你发现了上述的某个警讯,或是某个我没有提及的警讯,你该怎么办呢?什么事也不要做。因为感到倦怠、无聊、无趣是人性的一部分,不论这是先天还是后天因素造成的。有时候,处理倦怠感最好的方法,就是放任不管。

然而,你该如何辨别,你的书写内容呈现的是无益的倦怠感,还是有益的停滞期?我们再回到怀特说过的话来寻找答案。

假如你还记得,他说:

即使你陷入泥沼,但假如你能据实描述出自己被困住的状态,那么你就会马上意识到,你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了。因此,你只要据实说出或写出自己被困住的状态,或是自己孤立无援的状况,就可以为自己打开一扇通往自由的大门。

请将“据实”这个词深深铭刻在你的脑海中,因为它是自由书写最好的朋友。假如你将某个计划是如何失败、某个协商如何破局、你的事业如何停滞不前的状况,据实写出来,奇迹就会发生。你的头脑会突然变得明澈如镜,这清明的状态可能只有在你多次尝试据实书写后才会出现。它就好像当你把窗子打开时,清新的空气令你的头脑突然清醒过来一样。

这种明澈的状态可能会指点你好几个方向。它也许会说:对,你对这个状况已经感到倦怠了,你必须做一些改变,计划如下。或是:你正走在烂泥巴里,你唯一该做的是坚持到底,继续走下去。那么,你究竟该如何施展这个“据实书写”的魔法呢?

记忆要点

·假如你诚实地把所有想法写出来,你就可以找到需要改变的地方。

试一试

针对某个令你身心俱疲的状况,进行十分钟的自由书写。不要试图找出解决方法,只要尽可能地详细描述这个状况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