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我的最后一本口才书 > 2.怎么掌握说话的力量——用一个流程告诉你获得的方法

2.怎么掌握说话的力量——用一个流程告诉你获得的方法




想要从说话当中,展现出语言的力量,你必须拥有一副好的口才。

而好的口才,一定要由三个方面组成:

(1)良好的心态。

(2)熟练的技巧。

(3)储备的知识。

也就是说,拥有好的心态,懂得运用技巧,加上知识的支撑,才能组成有效口才。

这三个要素,从不同的层面影响着我们的说话能力。有些人私底下口若悬河,面对人群的时候却哑口无言,就是因为缺乏胆量,不够自信。

有些人心态平时挺好的,说起话来却总是词不达意,就是缺乏某种表达能力;而有些人胆量有了,也敢于开口了,说出来的话却没有什么内容,给人感觉印象不深,就是缺乏相应的知识,肚子里没墨水,或者缺乏阅历,没事可说。

所以提高自己的口才,一定要从这三方面着手锻炼。先说说如何培养良好的心态。

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我在前面的章节,已经具体讲述了如何克服影响自己说话的各种心理障碍,这里稍微补充一些。

不敢在人前自如说话,说穿了就是缺乏胆量、自信心不足的原因。

为什么缺乏勇气呢?不外乎就是认为自己不够好,觉得自己的外表、学识、能力等方面上不了台面,担心自己的一言一行会惹起别人的嘲笑,于是只好蜷缩在一角不敢轻易发言了。

当然,还有些人天生内向,长年累月很少接触他人,又缺乏丰富的社会阅历,从而养成了不敢开口的习惯,觉得“言多必失”“祸从口出”,为了避免损害个人形象,所以时时刻刻都提醒自己能少说话就尽量少说话,以致造成自己适应不了说话的情况和感觉,从而缺乏表达的勇气。

然而有些事情,越是去逃避,则越是缺乏实践的机会;没有实践的机会,就得不到相应的锻炼,生活永远都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里,自己又怎能进步呢?

这可不是单单是说话的问题,也会由此造成其他问题,例如人际关系、工作上的拓展、恋人间的相处等,都会受到牵连和影响。

要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自信和勇气是很重要的因素。所以,获取自信的第一步,就是正确地评价自己,用积极的态度去肯定自己已有的东西。

你不妨将自己的兴趣、嗜好、才能、专长等方面全部列在纸上,看看自己目前会的事情是哪些,不会的事情是哪些;做得好的是哪些,做得很吃力的又是哪些。记住,千万不要跟别人对比,一定要跟自己比较。

例如你写文章比起做手工更得心应手的话,说明你写文章比做手工更有潜力。相比看一些经济方面的新闻,你更喜欢科技方面的东西,说明你的兴趣集中在这些事物上面。列出一张表,看看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然后从擅长的方面培养信心,再一步一步慢慢提高自己,长此以往,你的自信心就会积累到一定程度了。

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所谓熟练的技巧,就是你的说话技巧和应变能力。在生活中,我们所说的话,基本上可以涵盖以下八个方面:讲述、论述、描述、反驳、指示、解释、汇报、应对。

其实这些都可以归纳为:“你怎么说”。也许你一定听过这句话:你怎么说比你说什么更重要。

是的,你说什么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以什么方式说出来。这八大类别,在不同的情况和场合下,都各有作用,相互穿插,交织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很难单独运用。你的讲述中,肯定有解释的时候;你在回应别人的时候,肯定有论述的成分。

你当然可以针对性地提高这些说话能力,正所谓缺什么补什么。但我相信,只要你说话的基本功锻炼到一定程度,那么提高这些能力也只需要“举一反三”而已。那怎么锻炼这个基本功呢?

用什么方式去锻炼自己的口才

逐一提供训练这些能力的方法未免太烦琐,我通过一个具体的流程运作来说明,如何通过以下这个方法来锻炼口才。

首先,准备一段材料,我建议是一篇演讲稿,几百字就可以,然后去朗读它。记住,朗读一定要最大声、最快速、最清晰,缺一不可。

开始朗读材料的时候,你肯定会读得磕磕绊绊,没关系,一直朗读下去,而且一次要比一次读得快,直至自己能达到的最快速度,可以流利顺畅说出来为止。这时你的口腔肌肉得到锻炼,声音也敢于由内而外发出来,这跟大声歌唱无异。只要你能够用最快速度把文章读出来,你的思维也会连贯起来,这是速读法的运用。

当然,如果你在朗读的过程当中,遇到不会念的字词,或者觉得自己的发音不是那么标准,你最好查字典找出准确的读音;如果实在不知道怎么念,现在手机上有很多帮助发音的App,按照App上面的发音跟着去读,你就能够纠正自己错误的发音。但大声朗读一定要坚持,只有这样,你才可以改正说话声音细小、中气不足的毛病,做到字正腔圆。

好了,当你拿起这篇演讲稿就能用最快的速度读下来后,是时候背诵它了。我相信你读了这么多遍后,你多多少少都会记得这篇演讲稿的内容。但我不会刻意背诵,因为当你读得多了,你的大脑自然就会背起来。我十年前背的古文,到现在都可以流利、一字不差地背出来,就是因为当时我读了几十遍,每一遍都是用大声的速读法来读。

但为什么要背诵呢?想一想主持人每个节目的开场,是不是都有开场白?“各位观众,欢迎收看×××,感谢×××对我们的大力赞助,接下来我们为你们奉上最精彩的表演!”这个开场白,一旦你熟悉了,有了这个框架,就算主持其他节目,只要把这句话的词汇换一换,再加上适当的话,就可以拿来用。

没错,背诵的作用就是积累说话的框架。只要这些框架多了,你的语库自然丰富,面对任何场合,说话自然“手到拿来”。适当积累一些不同场合说话的架构,如祝酒词、自我介绍等,很有用处的!

但我们不可能死记硬背这么多东西,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这个时候,你就要复述它了。

在学习领域中,有一个方法叫作费曼学习技巧。这个技巧有四个简单的步骤:

(1)选择一个学习的材料。

(2)把它教给另一个完全不懂的人。

(3)讲述期间如果卡壳,回到原始材料获得理解。

(4)尽量调整自己讲述的语言,使之更有条理和清晰。

而复述,就是通过这技巧来增进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梳理自己的理解。当你把一篇演讲稿背熟了之后,你就可以用自己理解的方式把它复述出来。这时候的语言完全不用按照原文一词一句都相同,尽量使用个性化的语言。

例如原文写着“此类方法简直让人难以置信”,你复述的时候就可以口语化,说成“这种方法,简直让人很难相信”之类的。有时候你还可以从中添加自己的看法,如“这种方法啊,对于有经验的人来说,简直很难让人相信”,等等。

刚开始你可能复述得不是那么好,不是遗漏这个地方,就是漏掉那个段落,没关系,随着你不断重复的复述,你对这篇文章越来越熟悉,你的复述就会越来越有感觉。同一个意思,你可以用其他句式表述出来,这就是复述的力量。

复述,就是用你自己的话,表达其他人的意思。以后当你这个能力提高了,就不需要以背诵来建立说话架构打基础了。看了一篇新闻,你就能够很容易给人复述出来。但如果你不经过背诵—复述这样的对比训练,你是很难掌握那种复述的好坏感觉的。

有了复述的语言练习,那么进行描述锻炼,也只是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而已。如果说复述还有材料让你参考,那么描述,你就是发表第一手资料的那个传播者。你看到一件交通意外事故,去过某个漂亮的地方旅游,别人都不知道,这时你的描述就派上用场了。

描述跟写作文很像,把重点的部分着重说出来,次要的部分就轻描淡写一些。这跟你的观察力有关。例如你看到一栋宏伟的建筑物,你要怎么通过说话去让听众感受到那种宏伟,这就需要你的话建立在很好的观察上,连你自己都不知道那个东西是什么样子,怎么讲给别人听呢?

但值得注意的是,想象力也很重要。把你不太了解的部分,通过想象力来弥补其缺失,对于说话也有很大的辅助作用。至于你能不能把想象的事物很好地说出来,也跟描述能力有关。怎么提高呢?多做看图说话的练习,就可以了。这个“看图”,在生活中俯拾皆是。以后你面试,HR让你说一说你以前的工作是怎样的,就会用得着你的描述能力了。

至于模仿,顾名思义,模仿说话厉害的人的说话方式,但我有更好玩的锻炼方法,怎么做呢?回到上面的方法来,把你读的那篇演讲稿,模仿各种喜怒哀乐的语气说出来。

这种事,脸皮薄一点都不愿意做。明明文章这么严肃,却读得好像遇到喜事那样,你就会觉得很别扭。这种别扭,就是阻碍你跟人说话的因素。当你把一篇原本很严肃的文章,可以读出高兴、伤感、愤怒的感觉时,无形中会锻炼你的脸皮的!一旦你能够做到这样,适应了,就不怕丢脸了。

最后讲故事,就是综合前面五种方法去练习讲述。当你看完一个故事后,运用前面的技巧练习,直到自己能够脱口而出去讲述。在这个基础上,你就可以用复述的方式去“表演出”这个故事的情节内容。

毕竟一个好的故事,不仅能给你提供复述的材料,你还能够以此复述出来给别人听,甚至学会故事中如何描述一件事和一个人,然后通过模仿,学会故事中的角色用什么语气说话。坚持下去,你的口才能力肯定会大大提高。

这种训练,按照这个流程我建议一星期拿一篇文章出来练习就足够了。经过一个月的坚持练习,你说话的技能就可以提高不少。

应对能力的训练

应对能力很重要。

一旦我们在说话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意外,例如说错话、发生口误、被对方刁难等,应对能力就可以挽救我们,甚至化腐朽为神奇。

应对能力跟你思维的敏捷度有很大的关系。那有什么方法可以锻炼自己思维的敏捷度呢?

大概有三种方法:

(1)自问自答。

随便给自己抛出一个开放性问题,然后五秒钟之内立刻回答。不管回答得怎么样,都要构成一个完整的论述。如:

问:你觉得积极的态度对人际关系有什么帮助?

答:其实没什么特别大的帮助。只是有时候积极的态度,跟别人相处起来会更舒服而已。因为人家会被你的正能量感染,所以聊起来也会更热情、更主动。

(2)词语接龙。

用词语最后的一个字作为开头,然后一个接一个地说下去,其间可以用同音字,但最后一定要接上第一个词语的第一个字。每次看到一些词语,有意识地进行联想,会调动我们的思维。如:

明天——天空——空间——间隔——隔天——天明。

人生——生活——活着——哲人。

这个方法进阶的玩法就是句子接龙。随便拿一句话,然后接着说下去,如我觉得人生是一个负责的游戏。然后接着说下去,尽量在十句以内完成一个观点的讲述。不过这个游戏最好多人一起训练,这样效果更佳。

(3)故意反驳自己。

想要让自己的思维敏捷,就是你说的观点,各个方面最好考虑到。所以当你说出一个观点,然后你能够从相反的角度去反驳,那么你就可以锻炼出思维的发散性。如:

正面:我觉得阅读网上的文章可以帮助自己的学习,因为现在网上可以搜索到很多最新的资讯,然后结合自己的学习目的,可以在网上学到本书学不到的知识。

反面:我不认为这样可以学到更多东西。我们每天都用手机上网看信息,但我们能够学到多少知识呢?我们看书可以长时间集中在一个主题阅读上,而看网上的文章,正因为信息太多,杂乱又不统一,为了完成阅读,我们很快就能够把文章看完,甚至连思考都没有。这样的方式根本很难学到东西。

从易到难,每天给自己设置一些挑战,只要坚持一段时间,我们的口才反应能力肯定会大有增进。

当然,良好的思维反应能力,背后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而口才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我们说出来的话到底具备了多少有价值的内容。这些内容就来源于我们的知识储备。

你肚子里的墨水多的话,你说起话来自然言之有物。平时多读书,多看报,多留意新闻,甚至增加阅历,多经历世界,多体验生活,也是积累的一种。

至于怎么积累知识,才能转化为我们口才的谈资,我会在后面的章节详细论述。但刚开始锻炼口才,如果不经过上面的基本功练习,就算你脑子里有货,也未必能够把话说得尽如人意,不是表达不清楚,就是遗漏了一些地方没有说。只有经过锻炼之后,就算让你即兴说一些事情,你也可以把脑子里的知识说得得心应手。

也就是说,无论以后你去面试、谈判、聊天、社交、演讲,只要有了上面这些练习打基础,就算你想学会这些不同层面的说话,也无须花费太多工夫就能够掌握,发挥出语言的力量。否则,现在你拿起一本演讲的书,你看得再认真,也很难短时间提高演讲的技巧。

所以,就像学习开车或学习游泳那样,坚持锻炼自己的口才吧!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经常多说多讲,才能够提高自己的口才。

最重要的是,你一定要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