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无压力社交 > 害羞的好处

害羞的好处




考虑到害羞会带来那么多消极影响,得知害羞也会带来很多好处时,你可能会觉得惊讶。害羞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吸引人的特质。虽然了解一个害羞的人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是这种困难反而激发了别人的好奇心,人们因而想更深入地了解他,就好像他是一个仍待解决的谜题。此外,这一过程往往会带来出乎意料的惊喜。当一个害羞的人逐渐回应别人的照顾,敞开自己的心胸,变得更加自信时,一直帮助他的朋友也会有更好的自我感觉,比如感到自己更加善解人意,乐于助人。害羞与一些颇受英国人尊敬的特质紧密相关,比如:保守。并且它可以演变为谦逊,这与一些社会上公认的令人嫌恶的特质(比如傲慢、喧闹、自以为是、一意孤行或自负)截然相反。

另一种观点是,害羞不是什么过错。确实有一些人想当然地觉得害羞是一种吸引人的特质,而且利用自己的害羞(真正的或是“伪装的”)令别人对自己产生好奇心。害羞有时像是一个邀请函,邀请别人关注——这里有隐藏的特质尚待发掘,或一个谜题尚待解决。人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利用害羞,甚至会因此招致批评。比如一个人太过频繁地眨眼,人们就会觉得这个人企图控制别人,即使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这样做的初衷并不是为了使别人做出自己期望的回应,或在陌生的环境下,使自己更好地捕捉到社交线索。在自己变得自信之前,表现得害羞或保守比表现得勇敢或毫无拘束更加安全,尤其是当一个人害怕在社交中做错事或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建立社会关系时。这样一来,人们就能做足准备,比如:弄清每一个人是谁,以及该怎样应对他们;避免在社交时做出失礼的事,例如坐错位置或是一个人把草莓全吃光了。

也许害羞的程度无论是过轻还是过重都会对一个人产生负面影响。一定程度的害羞可以令一个人的行为更加适度,尤其是当他被一个人吸引,并且不顾对方意愿、时机或场合,大肆向对方献殷勤时。将社交手段转化为一段“真实”的感情被公认是一种社交能力。例如,使一群人开怀大笑或讲一些笑话,但这样做的前提是找到合适的时机。毫不害羞的人往往会忽视这些问题,甚至做出一些过分的事,而这些事对于害羞的人来说是无比尴尬的(哪怕只是在电视上看看),因此他们会对这些人敬而远之。但是话说回来,这些狂放不羁的人却可以使聚会的气氛更加热闹。要是他们身边那些更为谨慎的人可以适当地做出提醒,他们的行为会收敛一些的。



害羞与粗鲁


对打扰、顶撞他人或行为粗鲁的畏惧感是与害羞息息相关的。对害羞的人来说,向他人提问是一件很难的事,当然一些询问问题的方式确实是莽撞无礼的,这也是我们接下来要重点探讨的内容。一些问题可能会显得多管闲事,比如涉及太多个人隐私,出于毫无意义的好奇心或使别人觉得好像在接受盘问。有一些问题很显然是粗鲁的:“你怎么变得这么有钱?”“为什么他这么胖?”儿童能很快克制住自己询问这些问题的欲望,即使他们具有天然的好奇心。

是什么使这些问题颇具风险性,特别是对那些害羞的人来说?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这些问题都带有强烈的社交性,这也容易使一个人显得很粗鲁。人们了解他人的一个主要途径就是问问题,但是谈话的内容是否合理却因人而异。为了保持礼貌并且合乎文化习俗,人们必须对这些传统足够重视。因此,在童年时期,我们都要学习一系列社交礼仪,比如不要打扰别人,不要说太多的话,不要使别人不安。我们也要学习哪些事情是不对的、粗鲁的、不被社会认可的。但是,由于有各式各样的传统,即使是背景相同而年龄不同的人们相处起来,也难免发生失礼或粗鲁的事。或许由于害羞的人更希望避免犯错,并时时留心做错事的后果,因此社交对于他们来说就像在穿越雷区。或许是因为犯错的后果对他们来说更严重,一时不慎犯了错误似乎就会使他们信心不足,不讨人喜欢,甚至遭到拒绝。抑或是因为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此类错误确实造成过可怕的后果。

弄清粗鲁的界限是很必要的,但是我们在小时候,常常会听到相互矛盾的要求,比如“当我和你说话时要看着我”和“不要像那样盯着我”,因此只了解规矩的话,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做。例外的情况层出不穷,而且这些规矩通常都受某种场合限定。害羞的人不确定该怎样适应,而且也很难做到特立独行。在这种情况下,误解经常会产生。比如,一个人会这样想:“如果他想让我知道,会主动告诉我的”,并且因为怕冒犯别人不敢问任何问题。但是另一方则认为:“她不问任何问题,一定是没有兴趣”,这样一来,双方都选择了沉默,尽管他们的本意并非如此。

社交时学会对他人保持足够的敏感,就可能缩小社交“雷区”的范围。学会捕捉信号,在出错时灵活应变是很重要的。但当一个人的自我意识过强时,他往往很难做到这些。害羞及社交焦虑的人因为自我觉知和过度自我关注而忽视别人,因此更可能冒犯别人。但是同时,社交焦虑又会使他们谨小慎微,更不容易出错。所以,社交焦虑者可能会同时具有两方面的问题。



文化差异


尽管害羞无处不在,它的表现程度却有地域差异。当然,没有人曾经试图在全世界每一个国家和地区收集关于不同种类的害羞的数据。尽管如此,针对该问题研究人员已经得到了一些数据。比如,在以色列的成年人中,害羞者约占  1/3。而在日本,这一比例大约是  2/3。在任何文化中,这一现象都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这说明,害羞在男性和女性中的发生比率是大致相当的。但是,受文化影响,人们对害羞的男性和女性的态度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害羞与人的性格特征有关,人们普遍更喜欢害羞的女性。害羞的中年妇女可能会一直害羞下去,但由于自己过着以家庭为中心的传统生活,身处熟悉的社会中,所以不会认为这是一个大问题。但害羞的男性则会试图通过各种方法掩盖自己的害羞。他们学会如何在“游戏规则”下或工作环境内掩饰自己,并扮演职责所要求的角色。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喝下一杯酒后,他们就会在社交时感到更放松,因此社交焦虑者都会用酒精放松自己,提高自信心。

从观察的结果来看,人们对害羞的态度具有很大的文化差异。在更加凸显个人主义的西方文化中,害羞意味着弱势,害羞的青少年很容易在学校遭受欺凌。而在东方的集体主义文化下,害羞被认为是一种尊敬、礼让或考虑周到的表现,人们通常认为这是一个好的领导所具备的特性。



启示


很明显,害羞和社交焦虑是紧密联系着的。它们的症状和影响都有很多重合的地方,而且治疗社交焦虑的方法也适用于害羞。

在本书的剩余章节中,我们会将社交焦虑和害羞统称为社交焦虑。这表明一些观点同时适用于社交焦虑和害羞。另外,无论你的症状是社交焦虑还是害羞,本书介绍的方法对你来说都很有意义。



重点内容


害羞几乎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尽管  50%  的成年人都能克服童年时期的害羞。


害羞的症状和社交焦虑的非常相似。

害羞和内向有所不同。内向的人追求一种体贴而静谧的生活方式,而害羞的人既有可能是内向的,也有可能是外向的。

害羞的影响是很广泛的,有些与社交焦虑的很相似,并且会影响到一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中。

害羞有好处也有坏处,甚至可能成为一种吸引人的特质。我们的社交生活能如此丰富可能就得益于社会中有许多不同性格的人:害羞和谨小慎微的、勇敢和放荡不羁的。

害羞的人可能会害怕冒犯别人,因此会尽量避免犯该类错误。

害羞的具体内涵可能因文化差异而有所不同,但是它在男性和女性中发生的比率大致相同。

社交焦虑这一术语从现在开始同时指社交焦虑和害羞。



① 自我意识是一种自我反省的能力,也是一种将自己作为一个独立于环境和他人的个体来认识的能力。——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