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如何带出高绩效的销售团队 > 第18条军规 不是所有客户都需要关注

第18条军规 不是所有客户都需要关注




@仲崇玉

找到客户名单中的非目标客户,将其剔除出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利用资源服务目标客户,而不会在非目标客户上浪费资源。



重业绩,还是重客户?

Jack新学了一招,每当有人向他解释业绩差距的原因时,他就会问两个问题。首先,他会打断对方问:“你的解释还需要多久?”不管对方的回应是什么,等对方回答完毕之后,接着问第二个问题:“业绩虽然有差距,但还是合理的,你是不是希望我明白这一点?”

这样一来,对业绩的解释果然少了许多。可是,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来做什么呢?教练建议讨论客户的四个背景。试了几次,Jack觉得也没有什么效果,更没有那么神奇。相反,还很枯燥无味,远没有当初讨论业绩那么直接。“四大金刚”更是直言不讳:“我们觉得这样讨论,大家都差不多。一讲老半天,销售到底怎么样呢?完全不知道嘛。”

从道理上讲,Jack也知道讨论对客户的了解是没错的,可是在实际当中如何运用,自己还真是没底。



了解客户的四大背景


做自己的教练

销售人员只有了解了客户的四个背景,才能建立更有效的沟通渠道,以更有效的方式让客户了解公司和产品的真相,便于客户做出自己的判断和决定。

“以客户为中心”,谁都知道这很重要。但是具体要怎么做?从哪儿开始?第一,客户不是上帝。销售团队需要不断改变客户的想法和行为来达成销售业绩,但是很少听说有人能改变上帝的想法和行为。第二,没有人能有效地影响自己尚不了解的人和事,所以影响客户,要从了解客户开始。

了解客户,就要了解他们的四个背景,即个人背景、家庭背景、教育背景和职业背景。

•  个人背景。包括成长环境、身体特征、性格特点、语言习惯、饮食习惯以及个人偏好等。

•  家庭背景。包括家庭结构、家庭成员的生活和工作状况、家庭生活规律等。

•  教育背景。主要指所学的专业、毕业的学校、经常参与的母校活动、同学聚会情况等。

•  职业背景。指职业发展的轨迹和发展方向,与周围同事的互动情况,经常参与的协会、学会或学术沙龙活动,与国内外学术领域的互动情况,所支持的学术流派等。

与那些探寻“客户需求”的行为相比,我认为了解客户更有效。经常会发现销售人员在拜访中探寻客户需求,这只不过是对销售行为的简化,愿望虽好,但真正找到需求会很难。客户的需求被一堆“需要”掩盖着,若隐若现,有时候连客户自己都未必知道。只有沿着客户的四个背景所提供的线索,走进客户的世界,才能一起探寻真正的需求。

经常有人这样问:“一定要知道这么多才能了解客户的需求吗?”必要与否,关键要看现有的客户信息是不是能有效推动销售的进程。

有位销售经理要求一位下属帮他约一个科室主任,希望能见面聊聊。这位下属唯一能想到的时间段就是这位主任上门诊的时间。一周只有一次门诊,半天时间,诊室里是拥挤的病人,自然很难约见。沮丧的下属把情况汇报给了经理。经理沉吟了一下,问:“主任通常在什么地方洗车?”接下来的事情就不用说了,在主任洗车的地方,二人用几分钟的时间讨论了很多事情,宾主尽欢。

只有了解客户,才能创造更多与客户的沟通机会,营造更好的沟通氛围。一个销售人员在医生做手术或者开晨会的时候打进电话要求约见,显然是不合适的,甚至是鲁莽的。为什么很多公司贴着“谢绝推销”?那不是拒绝推销,而是拒绝被打扰。销售人为什么一定要“打扰”客户?因为他们不了解客户的生活规律,事实上,客户的四个背景里隐藏着太多的沟通机会。

有效沟通只会发生在合适的沟通氛围里,即合适的时间、场所和经过调适的心理状态。没有对客户的足够了解,恐怕就很难创造这样的氛围。而没有这样的沟通氛围,一切状况都可能发生。很多培训针对已发生的状况去处理所谓“客户异议”,只不过是舍本逐末而已。沟通的氛围才是“异议”的源头。

曾经听说一个销售人好心好意地请一位客户吃干咸菜烧肉,点好了菜才发现客户是不能吃肉的。只要做一点点功课,多问一句就可以避免类似的尴尬,因为这是最基本的客户个人背景信息。销售经理需要帮助团队建立去了解客户的意识和习惯。

很多销售人员抱怨客户很难“搞定”。可是,客户不是用来被“搞定”的,也没有哪个人愿意被别人搞定,所以,搞定客户不是我们的工作,但了解客户是基本要求。了解客户最好最快的办法莫过于走进客户的世界,而客户的四个背景就构成了客户相对完整的“世界”。所以,每当有销售人员说与客户沟通困难的时候,总会发现他对这个客户的背景信息知之甚少。

了解客户的背景信息并非为了投机取巧,而是要建立更有效的沟通渠道,以更加有效的方式让客户了解公司和产品的真相,便于做出自己的判断和决定。很多人认为,销售就是带来业绩,但不了解客户如何能带来业绩?不知道客户的四个背景,如何谈得上了解客户?

开周会的时候,一位销售人谈到采购老是不出采购计划,没有任何理由,接触过几次,也没有问出个所以然。销售经理问他:“那位采购的车牌号尾数是几?”这位下属颇感惊讶:“为什么要知道这个?不过,如果您想知道,我半个小时之内就可以知道。”随即销售经理解释说,北京的私家车是限号出行的,知道尾号,你就知道他哪一天出行不便。后来的故事就顺理成章了,那位采购的车号尾数是8,于是销售人在周五之前跟那位采购说:“明天我接你吧,我顺路。”接了两次,他的产品就开始销售了。当然,这只是个个例,不适合模仿,更不适合推广。但是,这的确说明了客户背景信息的重要性。



剔除非目标客户


做自己的教练

目标客户的任何一个小偏差,都将导致大量的浪费。因此,选准目标客户至关重要。对于不是目标客户的客户,不妨把他们当朋友。

不是所有客户都需要关注。战略,就是取舍。一个公司最重要的取舍就是对客户的取舍。所谓目标客户,就是精心选择的客户。可是在销售人的眼里,当下正在拜访的客户即便不是目标客户,也是不能“丢掉”的,因为舍不得。

好像每个销售人员都无师自通地知道如何选择自己的目标客户。普通销售人往往会下意识地喜欢那些对自己态度好的客户,更重视那些已经开始使用自己产品的客户。

一次,我和一个销售人员一起在某省人民医院拜访客户,走出诊室的时候发现,对面主任的诊室还围着满满的病人。于是我就问销售代表,我们为什么不见那位主任?答曰,那个主任太忙了,难以安排。我不禁要问:我们到底是拜访容易拜访的客户,还是拜访重要的客户?

有人看见一个醉汉在路灯下的开阔地低头转悠,就走上前问他找什么。醉汉回答说找钥匙。路人问:“那你的钥匙是在哪儿丢的呢?这片空地上显然没有钥匙。”醉汉回答说:“在路边的草丛里丢的。”路人再问:“那你为什么不去草丛里找呢?”醉汉说:“因为草丛那边看不清楚。”那位销售人的思维模式与这个醉汉有什么差别?

毫无疑问,如果现有客户都不是我们的目标客户,那么所有的营销努力、所有的资源都是在浪费。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目标客户的任何一个小偏差,都将导致大量的浪费。如果你问团队中任何一个销售人员:“你目前选择客户的准确率是多少?”估计回答都是100%,至少也不会低于80%吧。然后你继续问下一个问题:“这些客户是怎么挑选出来的?”如果回答是直觉,可信度是不是低了点儿?除非业绩好得没得说,不然没有哪个销售人员会这么回答。既然不光是直觉,就必然有一定的依据作为标准。那么,这些标准又是什么呢?

培训课上,一位销售代表提问,想知道如何提高业绩。我问他是如何选择目标客户的。于是这位销售人开始抱怨说公司从来就没有公布过选择客户的标准。不但自己的直接老板没说,市场部的人也没有明确说明。“那么,”我继续问,“你是如何选择目标客户的?我的意思是,为此你做了什么?”目标客户的标准都不知道,如何选准?选不准客户,怎么提高业绩?再说,这样“不明不白”的情况已经持续多久了?谁在纵容这种状况的持续?

有的销售经理在面对这个问题时就很坦诚,说自己的团队能有80%的准确率就不错了。随即一连串问题就出来了:哪些人不是目标客户?名单如何确定?什么时候确定?确定之后怎么办?做完这件事,我的意思是剔除非目标客户需要多久?

当这个决定落到每个销售人员的身上,需要他们真正去剔除一个个非目标客户的时候,麻烦就来了。尤其是当那些非目标客户还在使用一些产品的同时,难度就更大。销售人员可能会摆出很多理由证明这样做是错的,并提出很多折中方案,比如减少时间和资源的投入,但是决不同意放弃。这是情感和理性的纠结。

如果真的确认他们不是目标客户,你可以把他们当朋友,但不是就是不是,没得商量。况且,他们真的就是把你当朋友。什么时候停止对非目标客户的资源投入?只有一个答案:立即!非目标客户放在客户的名单里只有一个功能,就是源源不断地制造“不可能”增长的借口。



划出重点客户


做自己的教练

要将客户划分为重点客户和非重点客户,并据此相应地合理安排时间和投入。计算市场潜力的时候,不要过早把竞争对手的“铁杆”客户排除在外。

每个客户其实都很重要。之所以要划分重点和非重点,是因为销售人员手中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要求销售人员了解每个客户的四个背景,总共有好几十个信息点,销售人员的时间是不够用的,这就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还是要挑出重点,问题是怎么挑选。

根据潜力和对产品的接受程度,把客户分为重点和非重点,是目前较为通行的做法。但是,每个团队对“重要性”的定义都应明确统一。不能一个团队一个标准,甚至一个人一个标准。

概念不难理解,落实却很不容易。一次,在讨论重点客户标准的时候,一位销售经理就吵了起来:“我的区域潜力小,如果严格按照这个标准,我们区域就没有几个重点客户了。这样一来,什么好事都轮不到我们,那么多的销售指标怎么完成?”

这一吵吵出来三种可能,需要一一澄清。第一,这个区域潜力的确小,甚至不足以支持这个团队现在的规模。那么不但指标要改,团队也要调整。第二,潜力的计算有误,其实潜力可能并不小。这样一来,皆大欢喜,就不用再吵。第三,缺少数据,不能计算出潜力的大小,这是典型的功课没有做足,但至少还得不出潜力大小的结论,所以大家分头去找数据,也不用吵。这样较真一次,下次的讨论就会有效得多。

把潜力计算错的一个常见原因,是把竞争对手的“铁杆”客户过早地排除在外——慑于竞争对手密集的“攻势”,不敢接近这些大潜力客户,于是干脆把他们排除在外。

谁都怕选择,销售人员也不例外。测试一下:当面对甲、乙两个客户时,甲的态度好,乙的态度不好,不理“我”;甲在用一些我们的产品,乙压根儿就不用。谁是重点客户?不错,给出的条件不足以判断。那么还需要什么条件呢?如果对每个客户都这样思考,那当然很好,相信大多数销售人都能做出理性判断。如果没有人追问呢?实际工作中,不加思索地把甲当成重点客户的情况很多。但是,绝对不能只把态度好的客户当成重点客户。



30%,重点客户比例


做自己的教练

重点客户的比例、名单都是动态可调的。确认比例后,就应立即了解客户的四种背景信息。

制定重点客户选择标准的依据是什么?标准低一点,重点客户数量就会增加;相反,就会减少。那么,多少合适呢?

第一,重点客户的比例没有固定的标准,可以把30%当作一个参数。比例过大,就好像都是重点,反而没有重点了;比例过小,又构不成对整体业绩的影响。多大是过大,多小是过小?主要还是看资源和时间的分配,能否挖掘重点目标客户的潜力。

我曾问一位销售人员,那个被列为重点的客户,为什么产出那么少?销售人员回答说没时间跟进。可是没时间跟进,为什么还是重点?这就说明,要么是重点客户的比例过大,要么是销售人员的效率太低。横向一比较,差距显而易见。另一个销售人员,重点客户的销售增长超过了公司整体的增长,却还是完不成指标,对团队的贡献率也不见增长,这就是因为重点客户比例太小,或者市场潜力太小。

第二,重点客户的比例是动态可调整的。随着市场开发的不断深入,销售团队可以用更有效的方式管理重点客户。此时重点客户的数量可以适当增大,重点客户的选择标准可适当降低。

第三,不光客户的数量是动态的,客户的名单也可以是动态的。市场状况瞬息万变,客户也都是自己领域的活跃人物,新人也不断涌现,不能只是守着一个静态的名单来计算将来的投入和产出。

一旦确定了一个合适的重点客户范围,销售团队便没有了不了解重点客户的理由。销售经理必须反复检视重点客户的四个背景信息。可是,每天都询问客户的背景信息,让销售经理和销售代表不胜其烦;既枯燥无味,又抓不住重点。两个问题可以避免这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对你的重点客户的背景信息有哪些更新?”第二个问题:“因为这些背景信息,你找到了什么新的营销活动方式?”

对于同一个重点客户,不要每次都从头开始问,只问你格外想知道什么就好。并且,要思考知道的这些新信息,能带给我们什么启示,会如何引导我们进行营销创新,让资源的使用更加有效。
不妨在周围找出一个你觉得难以相处又必须一起合作的人。试着了解他的四个背景,这四个背景大约有60个重要信息点。随着信息点的不断增加,观察你们的关系会发生什么变化。很多人都发现,不存在不喜欢的人,只有不了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