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蔡骏24堂写作课 > 第二部分 “费尽心机”:谋篇布局的写作技巧

第二部分 “费尽心机”:谋篇布局的写作技巧




第5堂课

7部经典教你怎样有个好开篇


网络上有这么一个说法“开头三万字,决定了读者会不会读你接下来的三十万字。”作品的开头就是你和读者的红线,能不能和读者“修成正果”,要看开头这个红线牵的如何。曾经有不少读者问过我,知道开头能不能抓住读者的心很重要,但是什么样的开头才是好开头呢?怎样写一个好开头呢?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开头的这些事。

如果让大家说一说心目中的好开头,答案大概有千百种,可能是《双城记》的“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也可能是《傲慢与偏见》那句“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等等。这些令人拍案叫绝,过目不忘的作品开头大致分为两种:



1.  快节奏出冲突,让读者产生紧张感。


这一类的代表作首推通俗小说大师史蒂芬·金的《魔女嘉莉》。这篇小说的开头是这样的:“女子感觉身子一轻,疼痛感稍微减轻,双手下隆起的肚子扁平了,女子艰难地抬起头,在她的双腿之间赫然出现了一个满身是血的婴儿,那婴儿正在冲她笑。”这个婴儿,就是嘉莉。正常的孩子,来到世上的第一反应是哭,所以一个令人感到惊悚的形象就诞生了。

史蒂芬·金用短短的几百个字描写了嘉莉出生时候的情况,迅速让读者产生了紧张感,那么遇到这样恐怖的情景,普通人的反应是什么呢?是害怕。所以,史蒂芬·金让嘉莉的母亲表现出了读者心中所想,认为自己生了个魔鬼。他这样写道:“女子边说边在一旁的床头拿出一把锋利的剪刀,冲着婴儿的头部刺下。但在离婴儿不到一厘米的地方突然停下,女子望着那婴儿,露出不舍的眼光,良久,女子干瘦的手拿起婴儿抱在怀中。”

一方面是害怕,一方面是母性,母亲与嘉莉的冲突矛盾,贯穿着全书的始终。读完这样的开头,读者的情绪随着嘉莉的母亲紧张心悸,欲罢不能也是理所当然了。



2.  慢节奏铺细节,让读者产生代入感。


比如,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小说里的开头:“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念不忘。‘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他对我说,‘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这个开头没有制造冲突,也没有情节,但却足够经典,因为它包含着作者的情绪,也暗示了盖茨比的结局。盖茨比就是那个没有优越的条件的人,但他想要成为一个社会上流的人,狂热地追求着自己的女神黛西。盖茨比没有家庭条件的支持,想要实现阶级的跨越,只能去铤而走险。虽然菲茨杰拉德并没有说明盖茨比是做什么生意,但根据时代背景,应该是贩卖私酒。盖茨比的经历,是一个美国梦。但随着他的死亡,一切都幻灭了。就像是河岸上的绿光,遥不可及。《了不起的盖茨比》开头的那段话,包含着对盖茨比的同情与理解。所以,小说充满了感伤。

无论是快节奏还是慢节奏,好的小说开头,能让人迅速地进入到小说的世界。而坏的开头,就是无法让读者进入到小说的世界里。那我们如何才能写出一个有吸引力的开头呢?

我大致总结了以下五种方法,分享给大家。



1.  设置悬念:引发好奇心。


张爱玲的《沉香屑第一炉香》开篇是这样的:请您寻出家传的霉绿斑斓的铜香炉,点上一炉沉香屑,听我说一个战前香港的故事。您这一炉沉香屑点完了,我的故事也该完了。读到这里,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听一个战前香港的故事还需要点上一炉沉香屑?沉香屑和故事又有什么联系呢?读者的好奇心完全被勾起以后,读下去便是顺理成章了。



2.  设置困境:引发读者对于主角命运的关心。


我们都很熟悉的《肖申克的救赎》小说原著的开头。《肖申克的救赎》是史蒂芬·金的中篇小说集《四季奇谭》里的一个故事。小说的开头,并没有介绍安迪·杜佛尼,而是介绍次要人物,就是安迪的朋友瑞德。瑞德是故事的叙述者,开门见山地介绍了瑞德的基本情况。他犯了杀妻罪和保险欺诈罪,数罪并罚,因此在肖申克的监狱里待了很长时间。史蒂芬·金用几百个字把瑞德的本事、性格交代给读者,给读者创造了信任感。由瑞德去讲述这个故事似乎顺理成章,然而同时读者也会产生一个疑惑,主人公肖申克在哪?他什么时候会出现呢?他的命运为什么需要一个局外人来讲述?读者对于主角命运的关心便会成为阅读下去的动力。



3.  设置氛围:为全文奠定一个基调。


“多年以后,奥雷连诺上校站在行刑队面前,准会想起父亲带他去参观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当时,马孔多是个二十户人家的村庄,一座座土房都盖在河岸上,河水清澈,沿着遍布石头的河床流去。”

这短短的几十个字,如果我们去分析时间关系,就会发现马尔克斯神奇地把现在、未来、过去三个时空串联在一起。“多年以后”是未来,奥雷连诺的结局是站在行刑队面前,面对着死亡,他想起了儿童与父亲一起去看冰的情形。在句子中,看冰这个情节显然已经发生。现在的奥雷连诺,沉浸在看冰的喜悦之中。整部小说的基调,就此奠定。所以,《百年孤独》里的各种神奇的细节,读者也见怪不怪。因为小说的开头,马尔克斯就把人拉进了光怪陆离、时空错乱的世界里。



4.  抒发情感:让读者和你一起产生情绪。


这是最美好的时代,这是最糟糕的时代;这是智慧的年头,这是愚昧的年头;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的春天,这是失望的冬天;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简而言之,那时跟现在非常相像,某些最喧嚣的权威坚持要用形容词的最高级来形容它。说它好,是最高级的;说它不好,也是最高级的。

《双城记》的这一段开篇非常经典,它既利用了我们刚刚所说的第一种设置悬念的方法。为什么这既是最好的时代又是最糟糕的时代?调动起了读者巨大的好奇心,同时又用超大量的排比句抒发了对这个时代的情感。让读者和文字一起产生了对时代的思考。



5.  制造画面感:让读者能自动把文字转化成影像。


我的新书,长篇小说《宛如昨日》中的开头是这样写的:“诺查丹玛斯在《诸世纪》里预言——1999  年盛夏将迎来世界末日。众所周知,地球照样转动,千年虫没惹来太多麻烦。台湾岛由蓝变绿。9·11  改变了世界,萨达姆被他的同胞绞死。姚明去了NBA,刘翔为黄种人制造奇迹。台湾岛由绿变蓝,四川地震同一年,张艺谋在鸟巢导演开幕式,国际金融危机接踵而至。阿拉伯之春,古玛雅人的  2012  放了鸽子。普京大帝拿下克里米亚,ISIS卷来欧洲难民潮。股灾和熔断过后,台湾岛由蓝变回绿。小李子捧起奥斯卡,村上春树依然陪跑,叶萧最爱的沃卓斯基兄弟变成姐弟最后是姐妹。  2017  年  8  月  14  日,距离诺查丹玛斯预言的世界末日,已迟到了十八个年头。”

9·11、萨达姆、姚明、四川地震、2012、村上春树、北京奥运会、莱昂纳多获得奥斯卡……这些大大小小的事件,都是真实存在的。读者亲身经历过的,很容易就把这些文字在脑海内转换成影像,产生共鸣。

无论哪一种方法,都能写出优秀的开篇,选择哪一种方式,也要根据具体的情节和设定来决定。  你的作品能否留住读者,完全取决于你的开篇如何,所以,撰写开篇,一定要三思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