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明智转向:一本书读懂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 > 大爆炸式颠覆vs挤压式颠覆

大爆炸式颠覆vs挤压式颠覆




这就是我们正在讨论的不断增长的、不可预测的禁锢价值。它突显了这样一个问题:企业很难以一种快速、有效的方式利用已具备成本效益的新技术。

当然,在硅谷和其他一些技术中心,寻求大量未开发的禁锢价值是投资和创业的驱动力。这是因为,新技术快速拉大了禁锢价值的缺口,其所引燃的创意火花催生了过去几十年里最具颠覆性的企业,其中就包括谷歌、亚马逊、优步(Uber)、爱彼迎(Airbnb)、苹果、网飞、微软、脸书(Facebook)、阿里巴巴、腾讯、Salesforce、百度和蚂蚁金服等公司当初提供的革命性的、如今已经普遍存在的产品和服务。

在风险投资家玛丽·米克尔(Mary  Meeker)的年度调查中,上述企业以及来自美国和中国的其他一些企业上榜,成为最有价值的互联网企业。以禁锢价值释放为衡量指标,2018年米克尔榜单中的前20家大企业的总市值达到5.5万亿美元,较2013年时增加超过4万亿美元。几乎所有财富——实际上就是这些公司所拥有的,并预计会持续释放的现有价值与潜在禁锢价值——都是在过去的20年里创造的。

在拉里和保罗的上一本书《大爆炸式创新》(Big  Bang  Disruption)中,我们对米克尔榜单上很多公司的战略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发现它们成功的关键点是进入市场的新产品和新服务比现有公司的竞争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更好,价格也更便宜。

从历史上看,技术的增量改进会产生一个钟形的消费者使用模式。这一点最早是由社会学家埃弗雷特·罗杰斯(Everett  Rogers)于1962年提出的。“大爆炸式颠覆”会呈现一个更明显的起伏模式,我们称之为“鲨鱼鳍”(shark  fin)。这个名称源于它不祥的外形以及鲨鱼作为捕食者所产生的严重威胁。当攻击发生时,一切都会迅速结束。想一想基于智能手机的导航应用,它的突然使用几乎第一时间取代了独立的GPS(全球定位系统)设备和纸质地图。

事实上,突然使禁锢价值缺口增大的技术会推动大爆炸式颠覆,因为这些技术使得新进入者和行动迅速的现有企业有机会为消费者提供远胜于当前的优秀产品。通过社交媒体和用户论坛,消费者会充分了解颠覆性产品的相对优点,进而放弃老旧产品,拥抱新产品,这一点并不意外。(见图1.3)



图1.3  将创新投入市场后产生的大爆炸式颠覆阶段


版权©  2018归埃森哲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在描述那些已经成功转型的企业的故事时,我们会看到很多大爆炸式颠覆的案例,其中既包括现有公司,也包括初创公司。

但在激发和重塑“明智转向”的过程中,还有另外一种更普遍、更隐秘的颠覆性力量发挥着重要作用。相比于大爆炸式颠覆,这种颠覆持续的时间更长。在成熟的资产密集型行业中,它尤为常见,因为这些领域的消费者更难从旧产品转向新产品。我们称这种形式的颠覆为“挤压式颠覆”。这种颠覆已经在改变电信、公用事业、能源、材料、医疗保健、金融、汽车,以及工业等诸多行业的状况。(见图1.4)

为什么挤压式颠覆的速度较慢?这些行业均为高资本投资行业或具备其他一些特征,比如拥有强势品牌,因而给予现有企业强大的规模经济效益。在某些情况下,大量的监管限制也在无意中发挥了作用,延迟了新进入者将颠覆性技术引入行业的时间。总而言之,这些因素为现有企业打造了保护性壁垒,将更好、更便宜的数字颠覆者隔离在外——至少在一定时期内是将它们隔离在外的。



图1.4  挤压式颠覆


来源:标普智汇(S&P  Capital  IQ);样本来自工业、电信、能源、自然资源、公用事业和汽车等6个资产密集型行业的1  396家公司。

版权©  2018归埃森哲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然而,随着禁锢价值的不断积累,颠覆还是会发生,即便不显露于表面。这些行业的收益可能仍在增长,但随着核心技术的过时,它们的利润率却受到了挤压。一旦营运利润率开始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下滑,无论你采取多么大胆的创新措施,都无法扭转局面。

在该进程的最后阶段,随着禁锢价值释放速度的加快,就像在行业中突然引入更好、更便宜的大爆炸式颠覆者一样,数十年的行业规则将会被彻底改写。

挤压式颠覆可能比大爆炸式颠覆需要更长时间,但两者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对传统的行业供应链和商业模式,以及对竞争者和包括客户在内的其他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利润分配,进行全面、反复的重新配置。

前面讲的零售业的故事就是一个挤压式颠覆的例子。毕竟,早期的电子商务购物体验并不总是优于实体店的个人购物体验,而且价格并不总是比实体店更便宜。但电子商务实验所需的技术成本低廉,而且它的发展迅速。与此同时,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要引入新技术才能满足的需求,以越来越快的速度拉大了禁锢价值的缺口。这些未被满足的需求就像万有引力一样,让那些看到机会的人和企业加大投资和实验力度。

就像其他重资产行业里的企业一样,早期的传统零售商认为,电子商务既不会对行业产生严重威胁,也不会给行业带来重大机遇,至少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够以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大规模部署电子商务业务。随着实力最弱的竞争者的倒闭,传统零售商的收益甚至出现了增长,也暂时提升了市场占有率。至此,它们只剩下虚假的希望,认为自己会成为幸存者,服务于一个由传统客户——他们既不想在线购物,也不知道如何在线购物——组成的统一市场。

最终,数字优先的零售商获得了可与传统零售商全面竞争的技术和规模经济效益,进而导致后者出现了无法避免且不可逆的衰退。现在回过头去看,这一点非常明显。

类似的故事仍在其他重资产行业上演。虽然有的行业比其他行业需要更多时间,但结果总是一样的。无论是源于大爆炸式颠覆还是挤压式颠覆,以近似指数级速度改进的技术正在产生极大的禁锢价值,这诱使风险资本投资的初创公司和竞争者寻求新的释放禁锢价值的方式,并期望至少从中分一杯羹。

它们怎么做呢?第一步是要知道去哪里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