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选准赛道再奔跑 > 自信的人更容易成功

自信的人更容易成功




我的职业咨询费用是每小时5  360元。因为价格较高,所以我的咨询者中大多数都是职场精英人士。很多读者怀揣进入顶尖互联网公司的想法,慕名而来找我做咨询。在和这些积极主动,职业素质、个人水平都相对较高的咨询者交谈的过程中,我吃惊地发现,他们中的大多数在内心深处藏着——自卑。自卑衍生的恐惧、自我束缚等问题不停地干扰他们,让他们即便在拥有非常好的职业发展和经济条件的情况下,依然缺乏幸福感。

诗诗就是其中一位非常典型的代表。她毕业于清华大学,毕业后的5年一直在顶尖金融机构从事审计工作。生完孩子之后,她准备放弃过去的工作,却不知道该选择什么样的新职业。一时间,迷茫、恐慌席卷心头。为此,她特意从国贸跑到我的公司,约我一起聊聊关于职业的问题。在聊天过程中,她多次提到自己是一个极度自卑的人。这缘于高中时期老师对她的态度——即使她成绩很好,老师依然不喜欢她,还经常批评她。久而久之,她变得孤僻,很害怕与人交流。进入职场之后也是如此,她很害怕和同事相处,总想躲着上司,总觉得上司不喜欢自己。虽然毕业于国内顶尖的大学,又在很好的公司工作,她依然觉得自己是个能力不足的人。

出现在诗诗身上的问题也是很多职场人同样面临的问题——明明身处不错的环境,拥有独特的个人优势,却始终只关注自己的弱点,长期自我压抑。

自卑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其形成多数与过去不愉快的生活经历有关。心理咨询师不止一次地告诉人们要原谅过去:“因为人们不能原谅那样的过去,所以他们无法从糟糕的状态中走出来。”如果过去真的那么容易被原谅,人们的问题早就解决了。与其违心地原谅,你不如尝试培养自信,科学地处理自卑心理。只有这样,你才能从现在开始成为一个完全不同的人。接下来是一些快速让你变得积极自信的方法。



先放任自己自卑一个月,观察自卑所产生的结果,激发调整情绪和状态的想法。


《海明威短篇小说集》中有一则故事阐释了这样的道理——如果小孩子触碰了滚烫的开水,疼得流出眼泪来,他下次就再也不会碰开水了。成年人的生活处处都是盛满滚烫开水的地方,可是他们即便触碰到了也不会喊疼,更不会流泪,所以才伤痕累累。人们越成长,越对很多事情逐渐失去敬畏心理。在自卑的时候,很多人或许不曾注意到自卑会带来严重后果这个事实。

我在刚开始准备创立公司的一段时间内,并不是很自信。这种不自信缘于在问题出现后我不知道该怎样解决。比如,我刚开始做CEO的一站式公关营销技术服务时,最大的难题是获取客户。虽然困难重重,但是整个团队仍然在一年内完成了67个公关项目,从客观角度来讲,这也算是不错的业绩。可在那个时候,我调整不好自己的心态,对于未来的迷茫让我变得非常悲观。但是我渐渐发现,当我以自卑、焦虑的状态和客户聊天的时候,得到的不是安慰,反而是被看轻、被误读。我不自信的表达,让很多人误以为我们公司没有足够的专业实力和强大的竞争力,而且连我也因此得到不少负面评价。

如果仅仅小看你这个人尚且不算严重,那么因为小看你而对你的专业价值、商业价值产生错误判断,影响你的行业口碑,对于个人事业而言将是一场毁灭性打击。那些不了解你的人会因为这些负面评论而对你先入为主,那些潜在的客户也会因此慎重考虑与你合作的必要性。无形之中,你就损失了一部分有力支持。

因为畏惧这种灾难性的误解,而选择自信地表达,避免向任何存在合作关系的人展示自己的弱项,以专业的态度探讨合作问题,是每个成熟的商业人士心照不宣的技巧。

放任自己自卑一段时间,观察自卑产生的结果,你会发现,自卑无益。建立自信才是正道。为了避免一些恶果,你除了自信,你别无选择。



熟记人性的隐秘规律:你展现给别人什么样子,别人就会认为你是什么样子。


从某种程度来讲,大多数人都不了解你,你展现给外界的是什么样子,外界就认为你是什么样子。他们不会深究,更很少去考证。所以,当你反复说自己不行的时候,外界就会认为你真的不行,即便你可能拥有很多优秀的特质。不出意外的话,其他人会一直保留你给他们的最初印象。你若展示自己精明能干的一面,大家会下意识地认为你的工作能力很强。

这个规律很像品牌传播学的一个概念——传播辨别度。人们在很难辨别一个品牌宣传的实际产品成分时,会在第一时间相信宣传方所说的话,所以,有一句响亮的口号是获取消费群体的一把利器。

很多人可能会问:如果我的能力没那么强,可是我把自己说得很厉害,别人会不会在了解我之后发现我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厉害,然后揭穿我,进而对我的印象更差?答案很简单,在自我肯定的同时,你需要持续行动,努力达到自己的预期。

一位出版行业的前辈曾说过这样一个现象:很多人容易瞧不起一些正在努力的人,甚至在没有结果之前讥讽他们。然而这些人往往只是出于嫉妒,才对他人不屑一顾,自己却没有任何努力。这样,那些努力的人很快就会超过站在原地说酸话的人。

在我看来,比起那些讥讽他人却故步自封的人,大胆展示自己,专注地努力的人,哪怕当下没有收获结果,他们的未来仍然是光明的。在他们努力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会知道他们在干什么,需要什么,而他们将会吸引更多的合作机会,一步一步朝着理想的方向前进。

人生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你先要设定自己想向外界呈现的形象,然后再不断地学习所需要的知识、思维方法。用不了多长时间,你会成为一个从表达到行动都充满自信的人。



明确自信的来源:完成阶段目标所获得的成就感。


自信既不是天才的特权,也不是精英的特权,更不是有钱、有地位的人的专利。自信是每一个人的权利,只是很多人放弃了这一权利。

我的自信是在大学期间培养起来的。虽然我并非名校毕业,但是面对那些学历比我高、成绩比我好的人时,我仍旧非常自信。在我求职的时候,这份自信帮助我战胜了很多其他的优秀求职者,让我最终进入顶尖的互联网公司工作。大学期间,我是如何发现培养自信的秘诀的呢?答案是,我尽力完成了所有我想完成的阶段目标。毕业前,我分别在10余家公司实习过,尝试了所有自己想从事的工作内容。我在每次实习中都学到了新的知识,并且在实习结束时收获了巨大的成就感。成就感所带来的自信,让我受益终生。

在正式参加工作之后,我延续了这种提高自信的方法,给自己设立年度目标、3年目标、5年目标,每天按部就班地执行。每当实现一个阶段目标,我的自信就增加一些。

你在设置目标时需要注意的是,目标不能过多、过大,也不能太容易完成。完成有难度的阶段目标更有助于提升自信。

我设置的3年目标是进入行业内顶尖的公司,出书并在全国签售。在第3年的时候,我如愿进入爱奇艺,出版《你怎样过一天,就怎样过一生》,并在全国100多所大学和30多个城市签售。这个目标不是很容易完成,更不是在短期内能够完成的。为了完成这样的目标,我在2016~2017年平均每天写一篇文章,在工作中积极学习营销知识、积累行业资源,也先后经历了新浪、搜狐两家公司的锤炼,最终才得到爱奇艺高管的认可。

周围很多优秀的朋友都有设定和完成阶段目标的习惯,通过他们,我更加确信完成目标所带来的成就感是自信的源泉。所以,你也可以为自己设定一个年度目标、季度目标或月度目标。当你完成这些稍有难度的阶段目标之后,你所收获的自信将是空前的。如果担心自己坚持不下去,我相信《心流》这本书谈及的一个观点将对你有所帮助——人们如果过度放纵欲望,会让自己陷入消费的旋涡之中。想要消费有快感,你需要为它赋予意义。如果你买的每一样东西都是为了奖励自己完成阶段目标而存在的,你将会更加积极地努力,你的自信心和幸福感也会因为这种奖励机制而源源不断。

自信的人更容易成功。人们对自信有各种溢美之词,可是当他们面对困境时,却又固守着自卑的心理。自信是我们的一种选择,如果你想过更好的人生,除了自信,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