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选准赛道再奔跑 > 正确的跳槽姿势之不换行业只换岗位

正确的跳槽姿势之不换行业只换岗位




与前两种跳槽方式相比,不换行业只换岗位似乎是最简单的。

现在,很多公司都采用轮岗制并且规定,工作超过几年的员工可以申请内部换岗,一来怕员工因为职业倦怠而选择跳槽,造成人才流失;二来也可以为业务线发展提供新的活力。过去,你在集团市场部负责日常公关业务,现在你可以在集团市场部负责线下活动。或是,过去你在一家汽车公司做销售工作,现在跳槽去了另一家汽车公司做售后服务。这些情况都属于不换行业只换岗位。

不换行业只换岗位是一种常见的跳槽方式。这种跳槽方式的优点在于求职者既可以更好地适应工作内容,又可以提高自己的职业筹码。虽然在做不同的工作,但是求职者已经具备的关于整个行业的知识,有利于其在新的工作中继续培养新的技能。提高自己的职业筹码体现在:待在同一行业的不同岗位,可以帮助职场人完善对于这个行业的整体认知,不断加深个人理解,提高专业能力从而创造更大的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选择岗位大有门道,求职者千万不可以因为和某个人关系好就进入他的业务线工作,或者只关注高薪的岗位。既然是不换行业只换岗位,求职者在选择岗位时要更为慎重。同样地,这里有一些方法可供参考。



用公式法计算目标岗位的核心价值,选择“价值大于等于当前岗位价值”的新岗位。也就是说,你选择的新岗位一定包含当前岗位的核心业务,而且能让你创造更大的价值。


公式法是42章经的创始人曲凯提出的一个基础思维模型。为了解释这个模型,他举了一个例子。一位曾就职于麦肯锡的职场人比尔在进入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的第一天,就问广告部门的所有人:我们的核心工作公式是什么?当时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于是,比尔亲自做调研,发现整个部门的核心业务是增加公司的广告收入,并且总结出一个公式——广告收入=展现量×点击率×广告价格。通过这样一个公式,他不仅找到了部门业务的突破点,也找到了自身职业发展的侧重方向。

套用上面的公式,你可以按照“核心考核指标=A工作内容×B工作内容×C工作内容”对你目前的岗位和目标岗位进行内容总结。对比两个公式,你就可以发现目标岗位是否既包含原有岗位的核心业务,又包含加分业务,是否能让你创造更大的价值。如果目标岗位符合这条原则,那么它值得一选。如果不符合这条原则,甚至目标岗位所创造的价值不如原有岗位,那么目标岗位极有可能不是优选。

我从搜狐视频的市场公关岗位到爱奇艺的品牌公关岗位,属于不换行业只换岗位的跳槽模式。两个岗位的业务虽然都具备公关属性,但是侧重方向大有不同。前者侧重于C端(大众端)影响力的传播,后者更注重B端(行业端)影响力的传播。

两个岗位对应的计算公式分别是:


搜狐视频的市场公关岗位:曝光量=针对C端用户的日常内容撰写×策划线上和线下活动×面向C端用户的媒体、自媒体传播

爱奇艺的品牌公关岗位:曝光量=高级媒体关系维护×商业分析内容撰写×行业活动统筹策划


不难发现,两个岗位的工作内容都包含内容撰写、活动策划以及相应的媒体关系维护。但对我而言,后者的核心业务包含且大于前者所能创造的价值。

从媒体关系的层面来讲,前者的媒体关系主要集中于公司内部的资源账号和行业端的娱乐自媒体。由于这部分主要由其他部门负责,我只能和部门同事对接,很难掌握核心的媒体资源。但是,爱奇艺的公关岗位则直接负责维护高级媒体关系。无论是从合作媒体的质量,水平还是直接关系程度来看,后者都比前者有条件让我创造更大的业务价值,也更能够开阔个人眼界。

从内容撰写的层面来讲,后者同样创造了更大的价值。我在搜狐视频工作时撰写的内容偏向公司产品和影视剧传播,以用户的喜好为主,目标是引发受众互动。我在爱奇艺负责撰写的是深度商业文章,在思维逻辑和对行业的认知方面获得很大提升。

最后是互动策划的部分,得益于平台地位,后者的行业活动及逻辑设计水平确实高于前者。

所以,即便在对比一些差距较大的岗位时,我也建议目标岗位至少包含原有岗位的一个核心技能,以便实现连贯的职业技能培养。比如,一名汽车销售人员转做售后服务,他至少要在了解客户需求这个层面有核心技能的重合,才有利于他加深对于整个行业的理解。

如果目标岗位和原有岗位的工作内容相差不大,也没有更大的价值输出,只是薪水更高一点,那么换同一行业内另一家公司的意义不大,而且职场人容易陷入一个困局——工作多年,也换过不少岗位,却总是缺乏工作热情。



在计算岗位核心价值的前提下,寻求同行的引荐是更快接近目标岗位的一种方式。


不换行业只换岗位虽然是比较简单的跳槽方式,但是也存在一定的职业风险。如果没有人引荐,没有几年相关工作经验和行业口碑作为信任的基础,那么求职者也很难轻易得到目标岗位。因此,我们需要寻找合适的同行或同事作引荐。

什么样的人才是合适的引荐者?


行业口碑不错,所在公司有背书价值,和目标公司有深厚关系,公司的内部员工。


不要小看行业口碑。如果一个行业口碑不佳的人做你的推荐人,即便你最终如愿进入目标公司工作,也会无形中受到不好的影响。比如,公司先入为主,因为对引荐者的态度怀疑你的能力,或者不给予你足够的重视。我曾经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当一个朋友把一个他认为非常优秀的人推荐到我的公司时,我曾陷入尴尬的境地,因为这位引荐者是一个积极肯干但工作不得法的人。我下意识地怀疑他介绍的人是不是和他一样。所以,引荐者的个人信誉、行业口碑总是在无形中影响你的职业发展和前途。如果你的引荐者空有热情但是能力不足、口碑不佳,你要尽可能地以委婉的方式谢绝对方的帮助。

引荐者的信用值也非常重要。如果引荐者在行业内还没有做出显著成绩,或者因为默默无闻也谈不上口碑,那么他背后的公司就是最好的背书。一个高端公司的员工的引荐,往往比其他低端渠道的助力更大。比如,当你想进入一家创业公司时,这家公司的投资人引荐你更容易引起公司招聘人员的重视。所以,你在选择引荐人时也要适当留意他的职业背景,尽可能选择所在公司知名度较高的人。

除此之外,引荐者和目标公司的关系同样值得关注。关系越密切,引荐越容易成功。之前,正是由于一家知名互联网猎头公司CEO的推荐,我才顺利进入微播易的面试环节。当时对方和这家公司的关系非常密切,负责为它输送高质量的人才。从这个角度来看,获得他的引荐一定比联系其他普通猎头更容易让我成功入选。现实情况也确实如此,这家公司为我减免了一些面试流程,我得以直接进入最终面试环节。

最后,如果你实在搞不懂引荐这门学问,找目标公司的员工引荐也是不错的方式。一旦优质人才通过公司的内推渠道被录用,推荐的员工也会得到一定的奖金。

找准个人技能与目标岗位的结合点,提前准备目标岗位需要的职业知识,有利于你在面试中拿出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可以胜任目标岗位。至于如何做足功课,你可以提前通过正在做这项工作的人了解目标岗位的工作职责和核心业务,并以最快的速度掌握行业术语。内部人员的反馈会指导你准确地学习和提升。在短时间内,这比你只看行业报告的效率高太多。另外,你在学习的同时需要注意学习成果,特别是你可以分享给面试官的想法。

打个比方,你准备参加一个新媒体运营岗位的面试,之前从未从事过相关工作。在和一些新媒体运营人员交谈之后,你得知对于这个岗位来说最重要的是内容撰写能力。接下来,你的任务就是通过集中阅读和参加专业培训的方式提升自己的撰写能力。最重要的是,你要有所产出,即写出阅读量不错的文章。这就是你在面试的时证明自己能力的证据。再加上你之前也在这个行业里工作,有一些其他的资源和专业视角,可以在面试环节获得加分,那么不换行业只换岗位的成功概率也会更大。

跳槽是一个复杂的话题,而选择岗位是一门精密的学问。作为局中人,求职者有时候未必能机关算尽,但是掌握更多辨别岗位信息的技巧,做最充分的准备,让你离找到理想的岗位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