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透过佛法看世界 > 辑六 护生

辑六 护生




哪怕只能帮助一个生命减少痛苦,我们的努力都不会白费,都有意义。



我们是平等的


问:  为什么信仰佛教的许多人拿很多钱去放生,而很少看到他们拿钱去帮助那些现世的人呢?真的希望你们能有更多的公益活动,帮助那些偏远山区的孩子,还有患病的孩子。我想现世人的疾苦也应是信佛之人所关注的吧?

答:  帮助众生的方式有很多种,佛菩萨救护众生的方式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论》中说到:“路人无怙依,愿为彼引导,并作渡者舟,船筏与桥梁。求岛即成岛,欲灯化为灯,觅床变作床,凡需仆从者,我愿成彼仆。”

佛教徒心怀一切众生的疾苦,对六道众生具有平等的慈悲心。假使你有这样的印象,认为佛教徒只放生动物,不帮助人,可能是由于你对佛教徒的了解还不够多。其实社会上各行各业都有佛教徒在以个人的身份、以个人的名义或团体的名义在积极帮助他人、奉献爱心,建立孤儿学校、养老院、扶贫医院,从事各种公益活动。在灾难到来时,也总有大量佛教徒在前线与后方无私无畏地救援,慷慨地捐赠。他们做这些事的时候,往往都是默默无闻的,很少曝光,更不会刻意去宣扬自己佛教徒的身份。而且,除了物质上的帮助外,很多佛教徒还在精神上给需要的人以帮助,让孤独的感到被关心,让空虚的感到充实,让绝望的重新生起希望,让迷茫的逐渐找到生活的方向。



最珍惜的莫过于生命


问:  什么是放生?

答:  放生,顾名思义,就是从屠刀下、牢笼中把动物解救出来,让它们活下去,还它们以自由。不管你是不是佛教徒,也不管你有没有宗教信仰,你都可以放生。

对一位大乘佛教徒来说,因为他关注的不仅是帮助其他生命远离眼前的危险,他还希望众生能够从根本上摆脱死亡和痛苦,所以他不满足于单纯地把鱼虾放游江海、让飞鸟回归山林,他要充分利用放生的宝贵机会,通过佛教的放生仪轨,使被放的生命与佛法结上缘,在它们的相续中播下未来解脱的种子,这样,这些生命便能得到暂时和究竟的利益。

问:  放生的意义是什么?

答:  从被放生者的角度说,它暂时远离了死亡的恐惧和痛苦,如果是按照佛教仪轨放生,则能听闻到佛菩萨的名号、心咒、佛陀的教法,接触到甘露水甚至系解脱,并由此因缘在未来究竟解脱一切痛苦。

从放生者的角度说,我们通过如理如法的放生培养菩提心,迅速积累福德和智慧资粮。同时,积极放生也是在创造善知识长久住世的殊胜缘起。

问:  众生如恒河沙一样多,我们放生的只是其中小小的一部分,能有多大意义呢?

答:  首先,哪怕只能帮助一个生命减少痛苦,我们的努力都不会白费,都有意义。

解救有情的生命需要具备因缘。佛陀虽然圆满具足十力四无畏,也只能度化有因缘的众生,就像阳光虽遍照世界,而盲者却看不见一样。放生也是这样,即使你富如帝释天,也不可能买下所有的生命来放生。众生无边誓愿度,重要的是我们有这个发心,然后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众生。

问:  同样的钱,我们怎么样更合理地用于放生?

答:  不存在合理不合理的问题,只要是发心清净、尽己所能去放生就好。

不要抱着功利的心态去上供下施。比如花两千块钱放生一头牦牛好呢,还是花同样多的钱放生一百条鱼好呢?是放这种鱼好呢还是放那种鱼好?这个真的很难说,关键看发心,要把帮助众生解脱痛苦放在第一位。其实你在这样比较权衡的时候,你关心的已经不纯粹是牦牛或鱼的福祉,你还很在意放生活动是否能在最大限度上满足你的目的,比如,完成承诺的放生数量或者获得更大的功德。

放生时一味追求数量,弃大舍贵、择小选贱是不可取的。慈悲心、菩提心的首要层面是平等,如果只放个头小、价格便宜的动物而故意避开那些大的、贵的,或者只挑好存活、生命力强的动物,就不平等了,很难圆满四无量心、菩提心的修持。

总之,放生时最好不要带着拣择的心事先想好要买何品种,应当遇见什么,就买什么放生。

如果放生规模较大,难以临时去市场遇见什么买什么,而要事先订购,则应该尽量确保所买的是将被送往市场、供人宰杀食用的动物。

问:  如果动物放生以后,活不了很久,要不要放?

答:  在经过细致的观察后,还是放了好。因为我们找不到一个完全不死的地方,重要的是先使它们远离死亡的怖畏,其他的事再尽量做到。  此外,放生不仅是对有情的无畏布施,使他们脱离暂时的死亡恐惧与痛苦,更重要的是对有情的法布施,在他们的相续中种下解脱的种子,使他们未来一定能解脱轮回的痛苦。

问:  我们放生的时候经常会多照顾一些大肚子的鱼妈妈,这样会不会是分别心?

答:  是分别心,但是这种分别心非常有意义。对越是痛苦的众生,佛菩萨的悲心越是深切。

问:  母鱼肚子里的鱼子有没有生命?

答:  生命的诞生需要有神识的加入。母鱼肚子里的鱼子,有些是有生命的,有些没有,但我们普通人很难辨别。放生鱼子时应该也放生了很多生命,而破坏它们可能也损害到了生命,会有很大罪过。《地藏菩萨本愿经》上记载光目女的母亲特别喜欢吃鱼子、鳖蛋之类的东西,最后堕落恶道受报。



哪怕救度一个生命也是有意义的


问:  放生的动物,有些已经严重受伤,放了也未必可活,何必浪费金钱?

答:  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没有真正平等地看待众生。如果说我们的亲人受伤、生病,我们一定不会眼睁睁看着他们受苦、等死。我们会尽全力去救他们,哪怕能延长一天生命也好。大乘佛子应该把对亲友的这份慈悲逐步扩展到所有众生身上。

我们的问题是没有认真把放生当作一个修行的过程,而只是把它看作一种宗教的、集体的活动,所以才会产生这样那样的疑问。如果我们真的用心去做,去修心,很多问题都不成为问题。

问:  放生时因条件所限,能否请别人替我放生?

答:  如果发心清净,真心随喜,出钱请别人代为放生与自己亲自放生,功德应该是一样的,这么做也是如法的。不过,条件允许的话最好还是尽量亲自放生,身语意三门圆满之善业具有极大的利益,所以不可轻易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