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寻找白岩松 > 三、历史之力

三、历史之力




自2012年秋季开班,每期“东西联大”要上两年课。第五期联大学生还有一年毕业,他们之前听老白课上感慨过,第四期师哥师姐找工作艰难,就好奇地打听消息。

第五期有人也有隐隐的疑惑:“开始不顺,最后他们的工作还是找得挺好的,但是很多去做和新媒体有关的工作。我们联大的课程却很少有关互联网和新媒体,老白让看的都是历史书籍、老纪录片,我们这不是在故步自封吗?”

2017年6月,我获得“绿色通道”旁听第五期联大课程,也感受到了其“历史之重”。

课前,老白和大家一起用自来水毛笔在特有的联大宣纸上摩挲。

他边写毛笔字,边演示:“不抄写,不知道文字的节奏。抄写的时候,人成了客体,对文字有想改的冲动。我们要调的,是内心的原生态。”

当天,大家交的书评是关于三本书的:《我是落花生的女儿》《中国1945》《苏联的最后一天》,都涉及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

《我是落花生的女儿》是许地山的女儿许燕吉讲述自己一生的故事。“生活在动荡的岁月,被时代的浪潮从高山卷入海底:国家干部变成了铁窗女囚,名家才女嫁给了白丁老农。”

很多同学都把《我是落花生的女儿》和齐邦媛的《巨流河》相比较。

有人说:“同是知识女性,在同样动荡的年代颠沛流离,结果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命运。许燕吉没有齐邦媛那样幸运。”

白岩松在点评环节反问:“假想当年是许燕吉去了台湾,齐邦媛留在大陆,齐会有许这样的讲述方式吗?”他认为,不是幸运不幸运,而是人的性格对命运的应对。齐邦媛留在大陆,也许没有许燕吉这样的豁达平和,因为齐没有许内心那样粗放的纹路。齐是和意识形态相对疏远,不愿与之合作的人。

还有学生在读书报告中问:“在今天,范雨素是不是那颗落花生?”

白岩松回答:“许燕吉在那个时代无可选择,没有路,她从内心找路。范雨素可以选择,她躲起来不接受记者采访,她有自主权。”

90后的联大学生也有叛逆的,有人问老白一档很火的网络脱口秀节目,结果是:“老白一脸嫌弃的表情,好像听到就潜意识里反感。”

第四期联大毕业的小昊的观察是:“刚入学的磨合阶段,老白说他不用微博微信,我们说他太落伍,他摇摇头,告诉我们有效、有价值的信息自会向他涌来。我一开始不懂这句话的意思。后来,听他说爱人发微信朋友圈寻找《北鸢》作者的奇遇,看他的儿子在课余经营得很好的微信公众号,发现他的生活其实被互联网包裹着,他没有被网络工具奴役,而是主动摄入最有效的信息,掌握了新媒体的特性。”

一名联大同学曾经“卧底”在白岩松的央视工作部门深入观察。

2016年夏天,她通过学校推荐到央视新闻部门实习。关于是否要给栏目的同事透露自己联大的身份,她去请教老白,得到的是简单一句话:“可以说,如果不说,可能会更自由。”

她和几个一起实习的小伙伴组成团队,更新栏目的公众号内容,用虚拟人物对话,和网友黏性互动,“潜伏得很深。直到现在,栏目的人都还不知道我是老白联大的学生。老白很重视互联网,也在工作中贯穿着互联网思维。栏目很多朝新媒体发力的决策就是老白做的,很多创意也是他拍板的。”

小昊和联大另一个北大的男生,曾经“秘密”去找上下几期联大人调研书单的变化。

“我们发现老白剔除掉了《朦胧诗选》、哲学史一类的书,增加了《皮囊》《北鸢》《中国1945》等,加的都是刚出版的、下载不了电子版的书。他的书单调整其实是有节奏、有安排的,当然,历史类是最核心的。”

历史被打捞、被发现,历史也正在行进、正在被书写。

“联大就好像是一个乌托邦,你会感觉到自己很神圣,肩负着理想和责任,但进入了社会之后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开始两年多我都是做枯燥的资讯节目,有时也焦躁不安。我从来不敢说自己是老白联大毕业的,怕别人贴标签,也怕自己给老白丢人。”

“东西联大”第一期毕业生静娱,现在是北京广播电台的主持人。她说自己在工作的第三年,感受到联大沉淀的“历史之力”带给她的改变。

刚入台时,静娱和电台里一个领导聊天,聊到一个20世纪80年代红火的乐评人和当时的历史。领导惊讶于这个90后女生的知识积累。而这些正是白岩松推荐的《孤岛访谈录》《八十年代访谈录》等书中的内容。

“老白最热爱摇滚乐和古典乐,他的爱好也给我打开了一扇窗户。后来有一次节目策划,我设计的是如果你去一个孤岛,让你带一本书或者是一首歌你会带什么,这个创意当时反响很好。其实这是老白推荐的书的启发。后来因为领导觉得我了解历史,我也得到了更多的工作机会。”静娱说,联大毕业三年多,大家的境遇也在不断改变。去年她经历情感波折,另一位同学供职的单位倒闭,还有人已经换了三份工作……

老白每年都会和第一期联大毕业生聚会,也听大家诉说这些琐事。聚会时他问静娱,你有多久没听到大自然鸟叫的声音了,等你感受到鸟叫声音的时候,你就会觉得自己好起来了。

“后来我听到了鸟叫,找到了好的感觉。那个原来‘被失业’的同学现在在另一家报社干得风生水起,而经历连续换工作的那位同学也在新媒体平台开拓了自己的新天地。我就想,有低谷的时候,师父在托着你,有高潮的时候,师父也会指点你。我这么服老白就是因为他身体力行,他读过很多书,在万千书丛中给我们摘出精华,让我们受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