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寻找白岩松 > 四、盛夏的果实

四、盛夏的果实




《青春,在拥挤中出发!》《青春,在“蜗居”中前行!》《青春,在“户籍改革”中前行!》这三期节目,从青春开始,以祝青春梦想成真结束。

第四集《“流动派出所”,面对“流动人口”!》关注前三集播出后的变化。北京市出台创新举措,在北四村等13个治安形势复杂的城中村建立流动派出所,增设警力,派驻精干力量帮助解决问题。北四村不但建立了直属派出所,还联动消防、城建、安监等部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面貌得到迅速改变。

白岩松说,这也体现了媒体和社会的有机良性互动,新闻,是有用的!

最后,分享白岩松在节目制作前后发给我的三条短信。

第一条短信,是在节目播出之前,白岩松发信息来表达他的修改意见:“还要关注需求合理性和人群构成规模,接下来是社会与政府未来如何应对?——相信你因此可以迈上一个新台阶。”

第二条短信,是在第一期《青春,在拥挤中出发!》播完后,他转发中国社科院郑秉文教授的短信给我:“岩松,正看你的《新闻1+1》,‘青春,在拥挤中出发’这个标题好,你解释的三重含义更好,赞一个。”

最后一条短信,发于2014年8月27日晚,显然,他是即兴发给我的:“刘楠,关于北四村的选题,市公安局给栏目组来了电话,说高层已经做了批示。现在他们已经成立了13个流动派出所专门派驻像北四村这样的城乡接合部,我们可以跟着新派驻的警察去蹲点拍摄,下周做一期。收获很大吧,姑娘。”

多少年后,这几期节目还在惠润我的人生。

2016年,我在人民大学的一个博士师兄说,他就是因为看了我的节目想写关于北京城中村的博士论文。2017年夏天,我去重庆市北碚区参加中国首届乡村建设研习营,在激情澎湃的主持人、重庆大学的潘家恩教授的教学素材里,我竟然也发现了这几期节目的名字。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2016年初《人物》杂志关于白岩松的封面报道,是这样写的:

刘楠是曾经的调查采访主编,负责拍摄《新闻1+1》的专题片。她和白岩松都希望一周能有一集外拍的片子。在白岩松看来,《新闻1+1》不应只做新闻的追随者,还应成为新闻的引领者。但作为央视“一哥”,白岩松却使不上劲。

“我不断地提这个建议,但是最后依然没有实现。”白岩松只是主持人,很多事决定不了。虽然《新闻1+1》一年带给央视的广告收入有4个亿,但说起栏目组的制作经费,白岩松笑了,“我们(栏目)穷得一塌糊涂。”

刘楠曾经在北京新蚁族聚居村北四村蹲点,围绕安全隐患、警力不足等问题,拍摄了《青春,从拥挤中出发!》等三集节目,得到了高层的正面批示,但这样的外拍越来越少。

“我其实更喜欢的是我们自采的很多新闻,选题有的是,最后为节约成本,就要牺牲很多的这种采访,这不正常,不是按新闻规律办事。”他说,“我们现在经费管得这么严,对……所以有时候你知道怎样更好,但是你做不到,不是你的能力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