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寻找白岩松 > 一、开头:放一条“心灵虫”

一、开头:放一条“心灵虫”




无论是多么“硬邦邦”的人,他一定有一条潜伏的心灵虫,等你开启他的心灵。

“心灵虫”的概念,电影编剧经典书《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中提到过。“心灵虫”潜入人的心灵,了解个体的梦、恐惧和优缺点,探索人性内在特质。

演讲开头,放一条“心灵虫”,能快速建立和观众的心理感应联系。

2015年8月,白岩松在西宁的演讲,开头就说自己和西宁的人生交集和精神意义,分享了自己职业生涯初期的一个重要故事。“22年前,我来过西宁。22年前,我从北京远道而来,在海拔3700多米的青海和西藏接合部,因为一次对青海省海西州与玉树州交界处的流动电影放映员赵克清的采访,这个节目获得了《东方时空》开播之后的第一个主持人奖,这让我意识到自己是个主持人,从此开始了我的主持生涯,这是我人生的一个重要开始。人的一生有几个22年?我非常感谢、感恩西宁这座城市。它是我生命中一次非常重要的出发,是从远处到这里来的一个出发,它是我人生中一次非常重要的开始。”

2016年12月,白岩松到宁波书城参加《白说》签售分享会,白岩松一开场就拉近了自己和宁波人的心理和时空距离。

“我在月湖边住过两次,天一广场周围也住过几次,但我最喜欢的是慈城和慈湖。那是冯骥才的老家,中国出产最好的年糕的地方。那儿的一个饭店我都去吃了四次。可能不久之后还会再来宁波,但不能跟大家坦白是什么时候。”

这些其实也是“心灵虫”效应,好的演讲开头,心灵沟通的仪式必不可少。这不能简单定义为套路,而是在纷繁的世界中,人与人靠近的一种信号传递,这种诚意是有感染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