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寻找白岩松 > 十、遇见时代大坐标

十、遇见时代大坐标




人是环境的动物,时势造英雄。大时代坐标系中,社会、经济、政治模式、思想方法和个体命运故事是有机结合的。演讲不是自说自话,在时代大视野中,纵横勾连,才见深度。

2009年3月,白岩松和摄制组赴美国拍摄专题片《岩松看美国》,3月31日白岩松在耶鲁大学发表了题为“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国梦”的演讲,以他个人的成长奋斗为线索,从“家运”折射“国运”,浓缩了40年来中美关系的风云变幻。

他把自己经历的五个年份和美国当时的历史相勾连。他1968年出生,马丁·路德·金遇刺;1978年他十岁时父亲去世,中美两国发表《中美建交公报》;1988年他在北京上大学,尝可口可乐,喜欢摇滚乐;1998年,成为央视主持人和父亲,克林顿桃色事件和来北大演讲;2008年,直播北京奥运会,美国金融危机。

他的部分演讲实录如下。

“1968年那一年我出生。但是那一年世界非常乱,在法国有巨大的街头骚乱,但是那一年我们更应该记住的是马丁·路德·金先生遇刺,虽然那一年他倒下了,但是‘我有一个梦想’这句话却真正地站了起来,不仅在美国站起来,也在全世界站了起来。”

“2008年这一年,我40岁。很多年大家不再谈论的‘我有一个梦想’这句话,在这一年我听到太多的美国人在讲。看样子奥巴马的确不想再接受耶鲁占领美国20年这样的事实了。他用改变以及梦想这样的词汇,让耶鲁大学的师生为他当选总统庆祝。这一年也是中国梦非常具象化的一年。无论是期待了很久的北京奥运会,还是神舟七号中国人第一次在太空中行走,那都是很多年来我们期待了很久的梦想。但是,突如其来的四川大地震,让这一切都变得没有我们期待中的那么美好。8万多个生命的离开,让整个2008年的中国人度日如年。但是就像40年前马丁·路德·金先生倒下,却让‘我有一个梦想’这句话站得更高,站得更久,站得更加让人懂得其价值一样,更多的中国人也明白了,梦想很重要,但是生命更重要。”

五个年份,五段故事,首尾用“我有一个梦想”来呼应。八卦游龙掌功力十足,内容却不八卦,而是直指人心。

白岩松2014年在中国传媒大学的演讲,提到过这篇演讲背后的思路:“跟所有人打交道,最容易达成共识、引起共鸣的是什么?是人。空讲事儿是很难的,讲40年中美关系,太累,人家也不爱听,一会儿就困。而讲某件事,人们都是可进可退,有距离感。但是把人的因素放进故事,就不一样了。只要选对了人,听者就会有自己的感触,就会以相同的情态沉浸在你的故事中。”

千百年来,全世界的文学实践、音乐实践,包括新闻实践,似乎都蕴含着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所有的故事,波澜不惊也好,跌宕起伏也罢,最后都要在人与时代的历史坐标中,回归到对人性主题的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