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寻找白岩松 > 一、令狐冲2.0版本

一、令狐冲2.0版本




2012年8月24日,北京航天桥旁边的“和顺小镇”餐厅,绛红的普洱茶,红浓明亮,醇香飘飘。原央视新闻评论部副主任张洁牵头做《东方时空》二十年纪念纪录片,我作为编导之一也参加了这次饭局。

来的大多是1993年《东方时空》开播时就加盟的元老。当年《东方时空》开播,正值邓小平南行后,新的电视改革就像土地承包制改革,启蒙了长期压抑的心灵。那段岁月,值得回忆。

张洁老师说,请大家来是开个座谈会,讲一讲过去的故事,筹划开拍纪录片的步骤。我竖着耳朵,在这千载难逢的机会,洗耳恭听。

大家自然聊到白岩松刚出道时的逸事,天不怕地不怕的“愤青”,与年长的主持人据理力争,曾经惹一些人很不高兴:“哪里来的毛孩子。”

从前辈们叙述的口气中,我接收到的是很多层的情感维度。有对这个已经家喻户晓的知名媒体人的尊重和欣赏,以及对另类分子逆袭经历的感慨与调侃,当然更多的是兄弟般情谊与维护同一个阵营相互扶持的共同体。

金庸小说里的令狐冲,刚出道时不也是个“愤青”吗?《笑傲江湖》里,令狐冲很容易愤怒,在洞穴的石壁上,他读到“张乘云张乘风尽破华山剑法”就愤愤发言:“无耻鼠辈,大胆狂妄已极!”他甚至气得拿起刀子,要去砍掉这行字。

令狐冲和20多岁刚在中国电视界闯荡的白岩松真有神似之处。令狐冲,当时被岳不群喝令在崖上思过,却无意间在石洞里的墙上发现五岳联盟各派的绝招都有破解的关键技巧。

而白岩松从北京广播学院毕业后,因为被人匿名举报,也曾被“发配”到北京猿人洞附近的地点工作,接受考验,最后留在了中国广播电视报社,然后又在时间等人的推荐下,到了刚成立的《东方时空》团队。

令狐冲也是个功夫改良者,从华山派岳不群的“气宗”,到风清扬的“剑宗”,到任我行的“吸星大法”,他换血、换气,灵活自如。

其实不只是白岩松,当年“改变电视语态”的《东方时空》,也弥漫着“令狐冲”的气质。

用白岩松的话说:“那时的确不正常到反常的地步,也因此,才让人无法忘记。群众和领导可以没大没小拍桌子,有创意就会被尊重然后很快变现,无能的溜须拍马是可恶的,业务高于一切,谈理想与梦想是不会被人嘲笑的……那时候的年轻人,像打一场仗,敌人很明确:八股的文风、粉饰太平的惯性、站不起来的奴性、不以人为本的种种现象还有庞大帝国转身时浓重的阴影。敌人在,阵地在,杀气与斗志就在,因此激情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