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寻找白岩松 > 侠客行

侠客行




“江湖笑,爱逍遥。琴或萧,酒来倒。仰天笑,全忘了,潇洒如风,轻飘飘。”

“吞风吻雨葬落日未曾彷徨,欺山赶海践雪径也未绝望,拈花把酒偏折煞世人情狂。”

“月光山中幽幽亮,晚风吹愁如海浪。来啊来啊苦酒满杯,谁都不要过来挡,狂饮高歌爽快唱。”

人生枯涩时,武侠里的江湖曲谱真如神曲,划破长空,许你风起云涌的威力。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武侠作品,不是镜花水月的虚渺,而是人生镜像的高度提炼,蕴含了各种普世的哲理。

白岩松看武侠:“古龙写的武侠,表面上很传统,其实古龙很现代,从文字结构到情感都是如此,在他笔下,无论谁仔细看,都有你我,所以古龙不古。”

白岩松在自己的书中以及2016年“世界读书日”活动等演讲中多次提到,自己读的第一本古龙小说便是《多情剑客无情剑》。自此以后,他便走进了武侠小说的世界,走进了对复杂人性进行探索的历程。

白岩松说对自己写作风格影响最大的有:朦胧诗、摇滚乐、古龙小说。

金庸老先生会不会脸上无光?非也,白岩松儿子的名字可是向金庸小说的人物风清扬致敬。

这个段子被报道过。儿子出生时,阿根廷球迷白岩松想给儿子起名叫白巴蒂,可却遭到意大利球迷妻子的反对。最后,巴蒂仅用作儿子小名,妻子用金庸《笑傲江湖》中孤独九剑高手风清扬的大名为儿子命名。“白清扬”诞生了。

人如其名,和父亲推崇古龙不同,白清扬与金庸有化学反应,去英国读大学的专业是历史学。

白岩松曾说:“他读金庸上瘾,读完一遍还想读第二遍,金庸武侠里有很多令他好奇的东西,他就开始琢磨哪能找着跟清朝、跟历史有关的书,他的阅读面由此开始向外延伸。”

古龙作品中,有淋漓尽致的最热血的人情和人性,他偏爱人类永恒的母题:自我成长。包括自由、勇气、正义、友情、爱情……而金庸笔下,是气势磅礴的历史卷轴中,一位位为国为民的大侠。

几年前,我在《有一种基因叫理想——央视评论部那人那事》一书中,斗胆把央视评论部的一些主持人和金庸小说勾连。我总结的是:“东邪”崔永元、“西独”水均益、“南递”王志、“北钙”敬一丹,他们来自祖国大好河山的东西南北,各自卓然成家。

例如“北钙”敬一丹,来自“冰城”哈尔滨,在北方的冷峻中度过知青岁月、电台时期,落落大方,训练有素。她的姓真好,和人一样有味道。央视同事叫一句“敬大姐”,尊敬之情溢于言表,因为她既能“补钙”,又传输正能量,总有波澜不惊的胸有成竹,历经世事的洗练豁达。

当时,我绞尽脑汁,还是选择谨言慎行,放弃了把白岩松与武侠人物对照的臆想。

昂山素季说过:“有些事情,即便恐惧,也必须要做。你的态度应该是:我怕得要死,但这件事我必须做。”

几年后,我决定做这件又怕又刺激又有挑战的事,“白岩松撞武侠”!

20多岁的白岩松对应令狐冲,30多岁对应郭靖,40多岁对应张三丰,50多岁对应谁?还是未知数。不过风清扬这称号,要对应给白岩松的师父陈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