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寻找白岩松 > 50岁来了,“2049年我是81岁的老人了”!

50岁来了,“2049年我是81岁的老人了”!




2018春节,岩松给纪录片导演焦波发的“手工”祝福有一句是这样写的:“新的一年,我开启了50岁的行程,大年初一就像短暂的中场休息,突然发现:世界那么大,其实跟我没什么关系。但世界好与不好,却是由我生活中的队友决定的。”

50岁知天命,是很古式的话了。时代进化,50岁强健盛年,但是,春花秋月无情,时光这只魔术手,用白发、皱纹等风霜道具拨弄你的心弦,我们得用智慧、精力、信心、自我暗示来武装自己。

50岁前的最后一个重阳节,2017年10月,白岩松在《新闻周刊》节目中也很认真地谈了一下年龄这件事。

“今天是重阳节,是一个敬老的日子。由于党的十九大明确地提出2050年中国整体上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因此从会议上记者的提问到平日里的私聊,很多人都会想一想,2049年是什么样的?不想不知道,一想吓一跳,我今年49岁,32年后2049年我是81岁的老人了。按现在北京市人均预期寿命来看,那个时候估计平均预期寿命连男性都会超过85岁,我这81岁在平均数的面前也只能算个小老弟而已。你们问我那个时候关心什么,我自然会想可能是关心养老、医疗以及下一代的教育吧。”

2018年春节前,白岩松更隆重撰文,谈谈50岁。像是对待一个议题的评论,忆古思今、引经据典、分不清是滋补心灵的鸡汤,还是对抗沧桑的“鸡血”。

我注意到,这篇文章在微信朋友圈以《白岩松:学会更好地与自己相处,才是人过中年的关键》的标题名,被很多也是人到中年的朋友转发。

白岩松在这篇文章中写道:“2018年,我50岁;十年后,60岁。一个很久很久之前从未想过的远方,远得仿佛在地图之外,可是,转眼就是下一站。”“从2017年的最后几天开始,感冒一直纠缠我到2018年1月中旬,症状持续加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甚至让人怀疑人生。这是我近二三十年里最严重的一次感冒。我猜想,这可能是人到50岁的下马威,又是畅想60岁的预防针。这样想有道理,人到60岁,理想谈得少了,身体该谈论得多一些,又或者,身体就是理想。”

生命和健康这个普世的话题,谁又不会为之揪心呢?名人的光环放在深邃的天际时空中,也如微尘般微不足道。白岩松,也不例外。

而和普通人感慨的不同,作为新闻人的白岩松,会把个人情怀和国家整个年龄问题变迁有机连接,更有大格局感和公共属性。

他说:“人到60,值得笑的事其实不少,不仅理论上退休年龄将至,有更多时间运动奔跑,还在于一年多之前的2016年底,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超过2.3亿,再过十年,这个数字会大大超过3亿。如果这些人单独成为一个国家,在人口最多国家排行中,可以轻松进入前五名,甚至非常可能直接排名第三。”

这样的思路,也体现在白岩松在《新闻周刊》的重阳节节目感慨中。

“生活的确是越来越好了,可日子好像也越过越快了,小时候听老人说,‘青年莫笑白头翁,花开花落几日红’,那个时候不懂,现在才知道这话真是真理啊,一转眼少年、青年、中年就奔老年而去了。‘时间都去哪儿了’是一种感慨,而此时面对养老这个中国大课题,还该问问时间都该往哪儿去,国家有方向,各地得有方法,时间该往方法的落地上去,这样的好方向才能实现。”

是的,从年龄的感慨,到养老问题,到方向方法问题,白岩松还是一如既往地由点及面,忧国忧民。但是,他更清楚个体的局限。以前说过的“既得利益者”,现在改变了说法:“不做一个既得利益者,始终向正确的方向而不是利益的方向去使劲。记得为年轻人说话,甚至有时替他们遮遮风、挡挡雨,并总是乐于为梦想敲鼓。”

那个当年浑身激情、横眉冷对不平事的青年,变得眉目慈祥,话语圆润。什么反抗、挣扎、呐喊、助威,什么在世界大青石上撞出几丝裂纹、撞一头青包,都随风飘逝,他说,除了折磨自己,又能怎样?人到60,手里拿的蜡烛,哪怕是火炬,都该交到年轻人手里了。

发现、寻找、培养年轻人,这个与马云在各种演讲说的“50岁定位论”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马云认为:“我觉得30岁的人要为别人承担责任,为了别人承担责任,你必须任何事勤勤恳恳、努力去干,什么事情都去干,去挑战,去做;40岁的时候,你必须明白什么是最强的,你自己做得最强最好的,如果你做到最强最好以后,你才知道我能够最强最好地为别人服务;到了50岁的时候,你要明白你的希望是在未来,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发现、寻找、培养年轻人;到60岁的时候,你一定要记得,哪些地方你没去过,哪些饭馆没坐过,你得去坐坐。”

事实上,关于培养年轻人的战略,几年前白岩松就已经开始排兵布阵了。到2018年第六期“东西联大”学生毕业,接受过白岩松指导的新闻学子已经有60多位了。

白岩松说在写50岁感想这个题目,第一时间想到的,居然是已毕业了的学生们那一张又一张幸灾乐祸的脸:“哈哈,报应啊报应!师父,你……您也有今天?”

学生一期带两年,临毕业时,他布置的最后一份作业总是:致十年后的自己!作业交上来,郑重留存。十年后,再面对他们,白岩松说打算做一个朗读者。

这句话显然不是说说玩的,“东西联大”学生已经收到了这个信号。

2018年2月初,“东西联大”第一期学生、现在北京电台主持人静娱和同学们去白岩松家吃火锅。她在微信朋友圈也转发了那篇《白岩松:学会更好地与自己相处,才是人过中年的关键》,她说,在老师家煮火锅,他念叨文章的事,突然意识到,再过六年,我也就要被“翻旧账”了。

六年后,正好是静娱所在的“东西联大”第一期学子毕业十年,也许,大家还是围坐在火锅旁,白发微苍的白岩松,从某个珍藏的宝匣中,掏出十年前这些年轻人给自己书写的信笺,一封封朗读。

“灯下细看我一头白发,去年风雪是不是特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