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试图改变话题



在一个聚会上,可能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你发现除了你之外的每一个人都很了解彼此,他们要么想去谈论那些你一点都不了解的人或事;要么这些人很久都没见了,想要借此机会叙叙旧。这种情况下,只有让他们继续谈话才是礼貌的行为。边听边学,或者边听边发现他们谈话中有趣的地方。

如果你想加入他们的谈话,不要试图改变话题,而是应该选择他们刚才聊到的东西。如果他们正在八卦,你可以试着询问,笑着说:“我不得不问一下,我们在说谁?她听起来太糟糕了。”这应该能够提醒他们让你加入对话,然后或许他们会发现向你介绍自己和这个糟糕女人的关系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这个女人是谁其实并不重要。如果谈话内容比较严肃,试着说:“抱歉,我不是很了解你们说的这件事/这个人,能给我简单地介绍一下吗?”一旦了解了背景,你就能够听懂他们在说什么了,或许你还能够加入他们的谈话,当谈话进展到不同的部分时,你还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



当所有方法都不奏效时

如果你似乎不可能避开一个无聊的人,也没法把他甩给其他人,而且服务生会把酒送到你面前,这样你就没有借口冲到吧台那里去了,这时候,你或许就要做一些极端的事情了。即使是最坚定的无聊之人也需要时不时地停下来歇一会,所以你就要在这个时候准备好突袭。在插话的一开始就说:“这很吸引人,但是……”然后引入你想选择的话题:

“这很吸引人,但是你昨晚看《舞国英雄》(或者《全景》,或者《每日赛事》)了吗?”

“这很吸引人,但是你读过《卡拉玛佐夫兄弟》(或者你是泰瑞·普莱契的粉丝,或者你喜欢看日本动漫)吗?”

“这很吸引人,但是告诉我,你尝试过旧石器时代饮食法吗?”

你问什么其实不重要,在理想的世界中,你的问题将会博得一个热情肯定的回答,但是坦率地讲,你这个时候已经不在乎对方的回答了。事实上,你反而更希望你的对话者能说不,这样你就可以开始说你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了。我通常不主张像这样半路劫持一场对话,但是如果“谈判”失败了,直接行动也许是唯一的方法。



警惕过度分享

我们倾向去假设无聊的人只会说猜火车或者电子制表软件,但是这样就忽略了那些和无聊的人一样难以应付的一类人物:口无遮拦的人。

从我以往的经历来看,病人和那些最近被自己的伴侣“甩掉”的人,在“认为每一个路过的陌生人都会对自己的私密生活感兴趣”的人的名单上名列前茅。我曾经在当地新开的一家熟食店内无意中听到一位顾客跟老板说她最近做胆囊手术的细节,店内听力所及范围之内的人都听到了。而从之后的对话可以听出,这两位女士之前并没有见过。

我的朋友有一位同事,这位同事和她的男朋友以不怎么好看的方式分手了。接下来的几个月,这位同事一直在数落她前男友的恶劣行为,诉说自己有多么悲惨,男人都不是好东西,以及她为了缓解自己的痛苦而发生的几次窘迫的一夜情。我并不想要对心碎痛苦的人表现得毫无同情心,只是觉得公共场合不是抒发自己这类情感的最佳场所。

以上这些例子,在我看来,都是严重的过度分享的案例。

有心事时,我们会走火入魔般地一直谈论自己的事情,并且会对此感到十分愧疚,对于这种有过度分享倾向的人,我的建议很简单:要当心。对你的亲密朋友或者家人敞开心扉,这当然可以,但是在把你的隐私泄露给一个你并不熟识的人之前,花点时间去设身处地为对方想一想,如果你是这些秘密的接收者,你会是什么感觉,感到尴尬?不舒服?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对方?还是三者结合在一起?这也许正是听你说话的人的感受,也许他们的境地比这更尴尬,因为他们为你感到难过,不想冷落你,但是又感觉自己帮不上什么忙。你最好问问自己:人家为什么会乐意帮助你呢?绝大多数人在自己的生活中已经有很多需要操心的事了,他们需要满足自己、家人和朋友的需求,他们已经不想要再承担一个对他们而言算是陌生人的痛苦了。

有心事时,我们会走火入魔般地一直谈论自己的事情,并且会对此感到十分愧疚,对于这种有过度分享倾向的人,我的建议很简单:要当心。

另外,也要记住,因为你并不十分了解对方,所以你没法确定他们是不是一定会为你保密,也许他们在当地的形象就像一个中世纪的街头公告员。你不怕闹得人尽皆知吗?尤其是在一个小团体中,不论是一个村子还是一间办公室,各种消息都会不胫而走。你不得不在这里继续生活或者工作,而你会不安地意识到每一个人都知道你糟糕的健康状况,你痛苦的感情经历或者你的经济困境。

不要在网络世界过度分享

以上建议主要适用于面对面的交谈,但是社交网络和网上约会的兴起会让过度分享变得尤其简单,你不仅会把你的秘密告诉你的普通朋友,还有可能告诉完全陌生的人。网络上充斥着许多恐怖的故事,比如,人们原以为通过交友网站找到了灵魂伴侣,结果却发现自己变成了一段三角恋中的第三方,或者不知怎么就泄露了自己的银行信息,导致自己倾家荡产。为了你自己好,我要反复地说,在你毫无顾忌地向别人坦露心声之前,好好考虑一下可能有哪些后果。

还要记住,过犹不及,即使你所分享的是让你极其开心的事情。但并不是只有你的孩子是全世界最漂亮的,也不是只有你的新男友是全世界最帅气的,更不是只有你度过了全世界最令人难忘的假期。在一天之内发布5次关于这些的照片或信息,即使是你最亲密的朋友,也会对此感到恼怒。

不要在工作场合过度分享

如果你感到紧张的话,也很容易在工作场合发生过度分享的情况。一次,我的一位朋友向投资者们力荐一款新开发的软件,这位朋友在他的领域内的业绩十分优秀,他已经提前做过调研,并且很有信心自己的产品市场前景广阔,他也彻底地测试过这个软件并且知道软件能够正常运行。他所需要的是获得能让这个软件进入下一个研发阶段的资金支持,但是他并没有把这些情况都告诉他的潜在投资人。他发现自己一直在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的童年故事,他游手好闲的父亲以及自己小时候偷东西的经历,而不是向潜在投资人展现自己权威、可靠和专业的形象。幸运的是,一位投资人一眼就看出了他的紧张,然后温和而又坚定地让谈话重新回到正轨。最终虽然交易谈成了,但却是一次险胜。

我并不想知道

如果你不幸成为这种令人讨厌的信息的接收者,你该怎么办呢?如果你能借口说自己现在很忙,那么你就为自己找到了一条逃生路线。在上面提到的熟食店的例子中,即使当时那里没有其他顾客,你也可以假装自己正在切肉,重新排列展柜上的熟食,或者溜到后厨去整理账目。如果你恰好在办公室而不是在熟食店的话,相似的回避行为也同样适用。“抱歉,我得马上走了”或者“我的老板一直在催我,我得赶快把这个弄完”可以使你要么离开,要么低下头不去理会那个说个不停的人。

在工作场合中,如果你感到紧张的话,很容易就会导致你过度分享。你会发现自己滔滔不绝,但却没有展现出你权威专业的一面。

在社交场合下情况可能会更加棘手。前文提到的如何对付无聊之人的策略(把一个不知情的人拉入这场谈话中)同样适用,如果这个新加入的人和这位过度分享者不认识,你只能寄希望于这位说个不停的人会因为要在另一个陌生人面前重复隐私细节而感到尴尬。这也给你一个提出新话题的机会,对这个新来的人说:“艾利,这是嘉玛。她在市场上的花店工作(不要说“她刚才一直在给我说她女儿的贪食症”)。”自然,艾利就会和嘉玛聊一些关于花的话题,你可以支持艾利,然后你们俩就能够把嘉玛引导到其他话题上去了。然后在谈话适当的间隙中,你可以充满同情地说:“对你女儿的状况我感到很抱歉,但是我没有资格给你提出任何建议,你有想过寻求专家的帮助吗?”

在房间的另一头找到你认识的人也能够起到同样的效果。比如说,“我真的需要和××谈一谈,你可以和我一起去,我会介绍你们俩互相认识的。”如果这位过度分享者和你一起去的话,再一次,你能够换一个话题;如果他们回答说:“不,谢谢你,不要让我再霸占你的时间了。”就相信他们是真心这么想的,然后立刻逃走。但是如果有可能的话,一定要告诉聚会的主人,刚才和你说话的人看起来很难过。假设聚会的主人比你更了解这位过度分享者,也许他能为其提供帮助,推荐和他感同身受的更好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