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所谓会说话,就是会换位思考:学习做一个温暖有趣的人 > 第五章 不懂倾听,你将一事无成

第五章 不懂倾听,你将一事无成



有的时候线索隐藏在人们没有说出口的话中。学会领会别人的暗示是十分有用的,尤其是在面试或者讨价还价的场景中。

每个人都只在意自己想要说什么,而不是听对方正在说什么,这让我们成了糟糕的倾听者。

——拉·罗什富科

令人悲伤的是,一旦有机会,比起倾听同伴在说什么,绝大部分人更感兴趣于自己将会说什么。我坚定地相信,如果不培养倾听的艺术,你是无法成为一名有趣的谈话者的。当其他人在说话时,试着遏制住自己神游的冲动吧,因为迟早刚才认真说话的人会问你有什么想法。如果你回答道:“哦,我认为施肥可能是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被告知他们早在10分钟之前就已经结束关于玫瑰花丛的谈话了,现在说的是他们小孩任性的脾气,这就很尴尬了。



学会领会别人的暗示

人们看待一件事情的角度可以体现他们对这件事情的兴趣和热情。他们如何回应你,能够指导你如何继续进行谈话。下面是一些线索。

举个例子,在一次关于糟糕的天气的聊天中,有人注意到“糟糕的天气其实有利于花园中植物的成长”,那么你就可以问这么说的人是不是对园艺感兴趣。他们很可能会给你肯定的回答,否则他们就不会本能地把下雨和雨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联系在一起了。如果坏天气引发了对方要把过冬的衣服拿出来的回应,他们也许会对服装或者时尚感兴趣。如果你发现对方所有能说的不过是天气多么糟糕,以及糟糕的天气让自己的心情多么郁闷,那你就应该表示同情,并试着找到这件事情积极的一面并加以评论,你可以说这意味着春天马上就要来了,或者你发现冬天树木的轮廓像是有魔力一般,甚至可以说如果你能中彩票的话,你会考虑搬到加勒比海的小岛上。一直以来,你都在鼓励对方说些有趣的、充满热情的东西。如果这个方法在意志消沉的人身上不管用的话,你也许可以尝试让自己变得有趣和充满热情,或者求助于本书第三章谈到的“共享的不满”。

有的时候线索隐藏在人们没有说出口的话中。学会领会别人的暗示是十分有用的,尤其是在面试或者讨价还价的场景中。如果你的面试对象是一个守口如瓶的人,对于为什么辞去上一份工作他们选择闭口不谈,记得一定要特别仔细地去体会他们的话外之音。如果一个人试图卖给你一台洗衣机,他的重点都在洗衣机机身光滑的线条和奢华的外观,那么你有理由相信这台洗衣机并不环保,或者运行起来会很费电,或者它实际上连衣服都洗不干净。

新话题的触发器不仅可以出现在一个人的话中,还可以出现在他们的说话方式中。类似的事情是很私人化的,但是我总是会被一个人遣词造句的方法吸引:比如说,任何一个人都可能随口形容一个政客不诚实,但是有人会评论一个政客不讲道德、虚伪或者是个骗子,这体现出这个人认真思考过这件事情。你可以对此表示认同,然后说:“你的措辞太妙了!用‘不讲道德’来形容他简直太准确了。”而这会告诉说话者,你刚才是在全神贯注地倾听。你还可以说:“你用的那个词让我感到很好奇,我想知道你为什么觉得他是一个骗子呢?”这样甚至更好,因为这给了对方进一步详细阐述的机会。

如果遣词造句不是你的专长,你仍然有办法可以感知一个人的情绪,“我能感觉到你对这个充满了激情”是鼓励对方继续说下去的一种方法。但是必须提到的是,如果对方对现在这个话题感兴趣,也许他们并不需要你的鼓励。如果你想把他们引导到不同的方向上去,可以试着这样说“我能感觉到你对这个充满了激情,但是你有想过法国(或者邻居,或者理事会)有可能作出何种反应吗?”或者,如果你注意到他们的声音开始发抖,或是眼前蒙上一层雾气,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说:“显然这个话题让你难过了,你确定你还想继续这个话题吗?”如果你无心地开始了一个敏感的话题,或者询问某个最近正承受失去亲人之痛的人是否还好,这时上面那句话就显得十分合适。通常情况下,这个人会说“不,不,我很好”,然后继续刚才的话题;有时他们也会借口离开几分钟去平复一下自己的心情。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该知道当他们回来时,是时候换一个话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