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所谓会说话,就是会换位思考:学习做一个温暖有趣的人 > 第九章 学会换位思考,你的世界会更宽阔

第九章 学会换位思考,你的世界会更宽阔



比起其他纯社交性质的对话,工作场合的对话更要求我们去考虑对方的需求和期望。

我认为的人间地狱就是一次文学聚会,我有这样一种不安的感觉:和这个职位形影不离的是不停地一边喝着雪利酒,一边和那些重要的人物聊天。

——菲利普·拉金,在拒绝牛津大学诗歌系教授一职时如是说

在一些情景中,比如面试、演讲以及投标会,我们不得不行走在“展现最好的自我”和“吹嘘夸耀”之间的微妙地带。

许多发生在工作场合之中或者和工作相关的对话,也许不一定符合我们通常对“对话”的描述,但是它仍然是某种形式的对话,其中包括付出和索取。比起其他纯社交性质的对话,工作场合的对话更要求我们去考虑对方的需求和期望。

在一些情景中,比如面试、演讲以及投标会,我们不得不行走在“展现最好的自我”和“吹嘘夸耀”之间的微妙地带。我曾经出席过一次本该让与会者进行头脑风暴的会议,每一位参与者都是地位平等的,重要的是能够提出想法和点子,而不被任何形式的等级制度所捆绑。但是这次会议被一位新加入的人毁了,这个人完全霸占了这次谈话。他吹嘘着自己之前的种种成就,不停地谈论他认识的那些有影响力的客户的名字,想让他自己听起来像是自达芬奇之后最具创意的思想家……这让他很招人讨厌。当然,他想让在座的人都了解自己的资历和能力,但是他这样做也导致其他人没有机会为这次会议做出自己的贡献。

就像前文描述的紧张焦虑的过度分享者一样,结果就是,浪费了那些没有时间可以去浪费的人的时间,还有可能导致那些没有搞清楚谈话基调的人失去潜在的投资或者工作机会。

让我们假定在这两个例子中犯错的人属于过失犯错,然后假设他们的问题源于他们的紧张不安。就像在对话时遇到的其他困难一样,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提前准备和计划克服。做好准备,好好考虑一下一会儿有什么是你可以提供给别人的。答案可能包括:你的经验,你在某个领域的专业知识,一种能够改善他们操作过程中某一个环节的方法,一种能让他们的生活更简单的产品。

这些人不会在意什么?你是如何巧妙地谈成了最近的一个交易,你对于不在议事日程上的某个东西有多么深刻的见解,你曾经和多少名人打过交道。他们绝对不想让你把别人要说的话一股脑全部说完,把一场本该是大家互相自由交换意见想法的非正式会议变成一场主题演讲。



会议开始之前:如何有技术地闲聊

通常,在会议开始之前大家会互相走动,随便和别人聊聊天,等着老板出现。同事间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和别人聊任何话题,从最新的销售数据到昨天晚上的《龙穴之创业投资》,就像你们平时在咖啡机旁或者在各自的办公室闲聊那样。但是,如果你是一个局外人,比如说一个来推广自家产品的销售人员,或者是一个想来讨论一下该公司最新账目的外部审查人员,你都需要更加小心谨慎。

首先,你需要谨慎周到。务必把你自己介绍给在场的你不认识的人,然后加入他们的无害谈话,如果他们在谈论办公室八卦,无视就好。其次,不要在所有人入座和做好准备之前就开始推销你的产品。很可能在你的听众当中最重要的人——决策的制定者,是你在等待的人,还没入座,所以之后你不得不从头再介绍一遍你的设备,这就有让那些已经听过你的介绍的人感到无聊的风险。此外,墨菲定律也指出,每当你说到关键的地方时,你总会被打断,会削弱你的势头,而当你重新回到话题上去的时候,你要说的重点听起来也似乎不那么令人印象深刻了。或许,更好的做法是和那些提前到场的人打个招呼,然后再继续过一遍你的笔记,再检查一下你的数据,和他人保持适当的距离。



发表演讲:听众是唯一的裁判

在你开始准备一场演讲之前,先弄明白你的观众想要知道些什么,上次那场进展顺利的演讲可能一点都不适用于你此次的观众。询问那个邀请你来发表演讲的人,来听演讲的人希望听到些什么(既包括演讲的时长,也包括演讲的内容),然后根据对方的回答来专门组织你的演讲内容。

即使是发表一次非常正式的演讲,你也要做好随时被评论和提问打断的准备。不论你多么谨慎小心地让演讲符合观众们的要求,那些听你说话的人才是决定你说的话是否和他们相关的唯一裁判。所以,当他们让你从你的讲稿上脱离时,努力按捺下自己的不安。他们并没有读过你的讲稿,所以他们不会在意你是不是漏掉了什么。如果你遗漏的那部分对于你想传递的信息来说是不可或缺的,那么,就等到再次讲到那个部分的时候把观众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如果遗漏的部分没那么重要的话,那就随它去吧。让观众印象深刻的,不是你非常仔细地讲到了你的PPT上的每一个要点,而是你回答了他们提出的问题。

同样,你要记住,他们之所以来听你的演讲有可能是自愿的,觉得自己能从你的演讲中学到什么东西。在很大程度上,他们和你是一个阵营的,他们希望你的演讲能够有趣。你并不需要俘获观众的心,你只需要不让他们失望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