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 > 中篇 了解未来

中篇 了解未来




面对未来的正确姿势


大概十岁的时候,我才第一次坐小轿车,下车时还很丢脸地吐了。后来,我爸爸对我和其他小朋友说:“以后你们长大了,大概每人都会有一辆车。”我们当时没人信,甚至连一辆车多少钱这样有野心的问题都没有提出来,而是哄笑着去玩现在孩子没有见过的大规模捉迷藏了。我爸爸不是一个太有前瞻性的人,比如他一辈子都没有亲自买过一套商品房,也没有在适当的时候下海经商,而是老老实实地教了一辈子数学。但在关于车的这件事情上,他真的“一语成谶”了。现在,满大街汽车成灾了,谁能想到我们曾经是个自行车王国?我爸能有这样的预见性,大概源于数学里的幂次法则。看起来发展很慢的事物,也许在慢慢积攒力量,等待突然爆炸性增长的转折点。

彼得·蒂尔在《从0到1》里很有贡献度的见解就是:很多人都以为这个世界是正态分布的,但实际上却是幂次分布的,人口、技术、财富分配都是这样。无法理解幂次分布的人无法预见未来。就好像我们认为路这么窄,怎么能开那么多车?城市就这么大,要车干吗?还包括,某个城市的人均工资这么低,房价肯定会跌!凡是之前的发展成果会用来开发二次发展的事物,都符合幂次法则,这也是摩尔定律的来源。

《指数型组织》带给我们最大的震撼并不是怎样赚钱,而是正确地认识幂次法则,去除掉内心的线性思维。我把幂次法则用在各个地方,比如读书,一开始都觉得自己读书慢,慢到令人绝望,于是就放弃了。但实际上,如果你硬着头皮读起来,你会发现你的阅读速度越来越快,快到你自己都怕,因为你所有阅读都累积在你体内,成为你理解下一本书的基础,幂次法则慢慢开始起作用。

对幂次法则的理解和尊重,是我们应该具备的意识,因为拐点已过,今后的发展会变得越来越快。无人机里面的陀螺仪刚应用在军事上时价值上亿美元,现在几乎免费。基因检测原来只有明星才会做,今后可以直接街头自动贩售了。3D打印机最可怕的能力是可以打印它自己,家里缺啥直接自己打印就好。无人便利店、无人旅馆、无人停车场、无人码头、无人工厂……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入你的生活,改变你的生活,因为技术的发展有两个基本规律,其中之一是指数型发展越来越快,而且永远不会停。但我们不需要像工业革命时的羊毛工一样破坏机器,只要你不一脸懵懂地不知所措,人类总还有自己的机会。

你可以早点儿开始创业赚钱,趁机器人崛起的时候先给自己买两个合成智能,训练好了放出去替自己赚钱,还可以替儿孙们赚钱。人们只需要花前月下地讨论文艺即可,像南北战争前美国南方的农场主一样。如果你觉得这样做脑洞太大难以想象,你可以想想有什么东西是机器无法替代的?有人说音乐、绘画、写小说。别逗了,这些机器干起来更得心应手!机器要替代的东西,不在乎有多复杂、需不需要感情,因为这些都只是算法而已。当机器的运算速度超过人脑的时候,需要感情?加把劲儿算一下而已!

要考虑难以被替代的位置,正确的角度是小众。太小众以至于没有人和机器愿意开发这个市场,比如考古。就像照相机的发明把画家变成了小众的艺术家,手机拍照把相机变成了小众的发烧器材一样,以后留给人做的事情多半是追求格调的小众生意。要么成为一个拥有机器的人,要么成为一个高手,不接受机器的挑战。这就是面对未来正确的姿势。当然,还有一条路,就是成为一根“废柴”,等待着机器人救济。也不错,随遇而安。

别只停留在焦虑中,现在可以做的事,是学习、工作,日行一善。少看点儿八卦,多读点儿书。



未来简史:从人类如何胜出到人类的未来命运


我对未来有一些模糊的概念,但是在我读了《未来简史》后,还是被惊到了。

这本书的作者赫拉利写过《人类简史》。《人类简史》最后一章讲到未来,说智人将退场。我当时觉得很奇怪,人类结束,智人退场,下一步会是什么?果不其然没过多久,《未来简史》登场!

这本书给人的震撼力度是空前的,为了客观地还原作者的原意,我在分享这本书的时候,减少了解读的文字,而让作者本身站出来说话。大家会发现,原来,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时代才是真正大变革的时代。以前的人类曾经遇到过饥荒、瘟疫和战争,那都只是对智人的一些小考验而已。

赫拉利讲到预测未来并不是要准确地把未来呈现出来,预测未来有时候是为了改变未来。他讲到这样一个例子:

卡尔·马克思提出了卓越的经济见解,并预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冲突将日趋激烈,无产阶级注定取得最后的胜利。马克思当时十分肯定,革命率先发端于工业革命的领头国,例如英、法、美,接着蔓延到世界的其他地区。

马克思忘了的是,资本家也会读书,很多资本家细读了《资本论》,并采用了马克思的很多分析工具和见解。到了20世纪,从街头的年轻人到各国总统都接受了马克思对经济和历史的思考方式。再后来,人们觉得马克思主义的判断是正确的,随之改变了自己的行为。

英、法等国的资本家开始改善工人待遇,给他们更多权利,并让工人参与政治。因此,当工人能在选举中投票,劳工政党在一国又一国陆续取得权力时,资本家也能够安然无恙了。

于是,马克思的预言未能实现。

马克思的预言错了吗?不是,正是因为马克思有了这样的预言,所以才改变了未来,使得未来没有发生像马克思所预言的那些事情。这并不能说明马克思是一个蹩脚的预言家,相反,可能他的预言更加准确,从而才改变了历史。

这让我觉得脑洞大开,我们评判一个人说的准不准,不是看他说的事发生了没有,应该看他说的事对历史有没有影响。

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说智人可能会退场的这个结论时,实际上是为了能够想办法去影响和阻止或者减缓这一切的发生。我们要带着积极的想法,来思考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