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 > 女性的困惑与恐惧到底是什么

女性的困惑与恐惧到底是什么




书的开篇就表现出了对于女性在职场中的很多担忧。朱迪思·罗丁是常春藤盟校的一位女校长,也是洛克菲勒基金会的总裁。她曾经对一群女听众说:我们这代人曾经奋力抗争,以求给你们有选择一切的自由;我们信仰选择自由,但没想到你们选择的是放弃工作。

这一点让人觉得特别失望,有数据显示美国的本科和硕士毕业生中,女生的比例分别是57%和63%,中国本科以上的女生占到51%。

工作以后,初级岗位挤满了女性。一开始工作的年轻人里,女性会特别多,但是到了高层岗位,女性少得可怜,董事会里有一位女性似乎成了一种惯例,感觉这样的安排只是为了显得公司比较平衡。

有一次,桑德伯格去一家金融机构开一个高级别的会议。她问一位工作人员女洗手间在哪儿,结果这个已经在这里工作了一年的人茫然了,因为在开会的地方,桑德伯格是唯一需要使用女洗手间的人。

人们对男性普遍有事业上的期待,但是对于女性,有时候连女性自身都会认为嫁给一个好人可能更重要。桑德伯格讲了她的一位女性朋友盖尔·莱蒙的故事。盖尔·莱蒙27岁时曾以一笔丰厚的奖学金留学德国,她那时候谈恋爱,所有人都为她的恋情担心。她男友的老板悄悄把她拉到一边说:“像他那样的好男人可不多。”这种话听起来很亲密,但是就在那一刻,在整个院子里,莱蒙后来回忆说:“我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孤单。”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看到一位女性要去为自己的未来打拼的时候,身边会有那么多亲近的人劝她早点儿结婚。

整个社会对于女性都存在一些文化上的暗示。书中写道:金宝贝公司(Gymboree)设计的婴儿连体服,男孩子版的图案文字写的是“像爸爸一样聪明”,女孩版的图案文字写的是“和妈妈一样漂亮”;彭尼公司(J.  C.  Penney)推出的一款少女T恤衫,上面印着一串看上去得意扬扬的文字——“我漂亮到不用写作业,所以我的兄弟必须帮我写”。这一切并不是发生在1951年,而是2011年。

很多流行文化都在鼓励这种肤浅的性别认识。拥有领导力的女性还常常被塑造成不受欢迎的女强人形象,一个职业女性的固有形象,常常被刻画得疲于工作又没有个人生活,似乎只有这样,才是一个合格的、有权势的、穿PRADA(普拉达)的女王。这样的现象使得很多女性都在不自觉地被影响,她们开始向后退。

书里还写到演员蒂娜·菲,说她曾注意到,当她作为女主角,与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男主角史蒂夫·卡瑞尔在宣传电影《约会之夜》(Date  Night)时,记者会特别关心她如何平衡生活与工作,却从来不会向卡瑞尔提这个问题。她在《天后外传》(Bosspants)中写道:“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最粗鲁的问题是‘你今年多大了’,还是‘你体重多少’?都不是。最烂的问题是:‘你是怎么兼顾所有事情的?’人们总是问我这个问题,而且目光里还有谴责的意思。‘其实你搞得一团糟,不是吗?’他们已经用眼神这样说了。”

实际上,根据来自政府、社会科学与原始资料的研究,当父母都拥有属于自己的事业时,孩子、父母和婚姻三方面都能得到极大地发展。数据清楚地显示:分担经济来源和抚养下一代的责任会减轻母亲的负疚感;若父亲提高对家庭的参与度,孩子会成长得更开朗、更健康。

生活中的确如此。如果父亲整天在外面出差,从来不管家里的事,反倒让这个孩子觉得更加没有安全感。而且,孩子得不到来自父亲的关爱,整天跟妈妈待在一起,也是不利于孩子的健康的。所以,妈妈去工作,父亲也照顾家庭,这才是一个更科学的家庭。

布兰迪斯大学的罗莎琳德·查特·巴尼特教授对其“工作生活平衡”的研究做了一次综合检验,她发现担当多个角色的女人焦虑更少,心理也更健康。职业女性可以收获许多成果,包括更稳定的经济与婚姻状况、更健康的身体,她们对生活的满意度通常也会更高。

大家有没有发现,当一位女性在家里长期不去工作时,就很容易与亲密的人发生争执,和老公相处困难。其实,不是因为她闲,而是因为她心慌,她没有安全感,她觉得自己在这个家里是一个等着别人给钱的人,那种感觉特别不好。

因此,我们要支持身边的女性去工作,拥有自己的事业。

对女性自身来说,首先要能够战胜恐惧,大多数女性之所以往后退,想回归家庭,就是因为她们恐惧——她们害怕不被人喜欢,害怕做错选择,害怕引来负面的关注,害怕飞得越高,跌得越重,害怕被批判,害怕失败,甚至还有恐惧的“三合一”——害怕自己变成糟糕的母亲、妻子、女儿。

女性首先要学会问自己:如果你心中没有恐惧的话,你到底会做些什么?你究竟是因为恐惧才选择了现在的生活,还是你其实心中有梦想,只是你不敢去实现?

大家可以从苏珊大妈身上感受到梦想的力量。多年来,她都是一个平凡的家庭主妇,生活仿佛已经定型了。但她依然没有放弃自己心中的梦想,她站上了英国达人秀的舞台,克服了恐惧,实现了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