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 > 八个建议让女人的人生丰满、轻盈

八个建议让女人的人生丰满、轻盈




作者建议的第一招叫作往桌前坐。

往桌前坐才有机会。很多职场女性习惯于在开会的时候坐在外围,这意味着不想参与。

稻盛和夫说一个人要想成功,就要学会在旋涡中间工作。

在旋涡中间工作,就是你得往里边跳、得参与,得往这件事要解决的核心难点里走,让自己能够在组织中起作用。否则,你只站在边上,怕自己被安排做更多工作、怕自己受人注目,这怎么可能会成为公司里重要的一员?

能够往前坐还有一个好处,源于很重要的一种心理学现象,叫作冒充者综合征。冒充者综合征是人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并不配现在的地位和角色,女性尤为严重。冒充者综合征的表现是人在两种感觉中摇摆,要么是自我迷恋,要么会想“我是个骗子”。

女性大多会感觉自己是个骗子,背后的心理原因是女性会比男性更多地低估自己。女性常常会说“我没有你们说得那么好”“不是啦,我算什么专家”。她们太谦虚了,她们不敢承认自己在某方面做得很棒。

2011年8月,福布斯公布了该年度“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女性”排行榜,桑德伯格位列第五。很多朋友都会向她祝贺,她的表现是感到窘迫,告诉别人这个排行榜是“可笑的”之类的。

这时候,她的助理——一个女孩把她拉到房间里把门关起来,说:“你的回应很差劲,你只需要微笑着说声‘谢谢’就可以了。”桑德伯格说,她是对的。

冒充者综合征使一个人否定自己的成就。只有当她坦然地接受自己的荣誉,大大方方地说“谢谢”的时候,才能展示自信。向前一步,需要你的自信。

第二个建议是,要成功,也要受欢迎。

2003年,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教授弗兰克·弗林和纽约大学教授卡梅隆·安德森教授主持了一项实验,他们给参加测试的学生一半人看一个故事,描述女企业家海蒂怎样通过爽直的性情以及广泛的社交圈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另一半人也读同一个故事,只是把海蒂的名字换成了霍华德。海蒂是一位女性,霍华德是一位男性。

研究人员让大家来看这两个故事,随后对他们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人们对于海蒂和霍华德在故事里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意见是一致的,但是人们都更愿意和霍华德共事,海蒂被认为很自私,不是“你想雇用或为之工作的那种人”。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男性的成功与受欢迎度是成正比的,男性越成功,他身边围绕的人就会越多。而对女性来说则成反比,女性越成功就会越孤独、寂寞。很多身居高位的女性普遍过得很艰难,记者尚卡尔·韦丹塔姆曾经系统地整理了人们对第一批世界级女性领袖的贬义称呼。他写道:“英国的玛格丽特·撒切尔被称作‘母鸡阿提拉’。以色列第一位女总理果尔达·梅厄被叫作‘内阁中唯一的男人’。理查德·尼克松总统称印度第一位女总理英迪拉·甘地为‘老巫婆’。德国的现任总理默克尔则被戏称为‘德国铁娘子’。”

女人要怎样应对这一现象呢?

首先要学会温柔地坚持,表达自己的需求,并接纳自己的情绪。桑德伯格分享了她自己的经验:“我当然希望自己能坚强到对别人的话毫不在意,但经验告诉我,这通常是不可能的。不过,允许自己不开心甚至难过,然后继续前行——这是可以做到的。”

一个人成功的速度取决于你从挫败中恢复的速度,你从挫败中恢复得越快,你成功的速度就会越快。释放一下,有情绪就接纳它。然后,要学会适应“强”这个字。如果有人说你是女强人,那也没关系。扎克伯格告诉桑德伯格,想要“赢得每个人的欢心”的想法会阻碍她的发展。

的确如此。人们不喜欢女强人,是因为开始的时候,身居高层职位的女性太少见。等到高层管理者的男女比例达到1:1的时候,人们就会接受这种现象了。

第三个职场建议是,人可以同时确定两种目标,即长远目标和18个月的短期目标。

很多人把职场中的晋升想象成梯子,一个人接着一个人,要么往上,要么往下。所以这时候,你会发现你的成功和失败跟别人产生特别多的矛盾,你必须打败别人,踩着别人的脑袋才能够上去。

实际上不一定。你可以把上升的阶梯想象成一个方格架,一个人往上走的时候,可以先朝左,再往上,拥有更多探索的可能。

方格架的比喻适合每一个人,尤其是休息一段时间以后准备重新进入职场的人。方格架也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宽广的视野,不是只有顶端的人才能看到更美的风景。竖梯上大多数人不得不盯着上面那个人的鞋子看,他们没有看到这个世界还可以更宽广。

桑德伯格从谷歌跳槽去Facebook的时候,其实很多人都不理解,因为那时候Facebook刚刚起步,还没有看出特别好的前景和希望,而她在谷歌有机会做到更高层。

桑德伯格非常清晰地意识到Facebook可能有更大的作为,因为那个地方是一个空白的阵地,她愿意沿着“方格架”从谷歌离职。

作者建议大家可以同时确定两种目标:一个是长远的梦想,一个是18个月的短期目标。比如说,作者的长远目标是改变世界,我的长远目标是让中国人都喜欢读书。

18个月的目标是我能为公司做些什么,建议所有职场人士都想想18个月你能为你的公司做些什么,你可以为公司带来一些什么样的改变,从而为你带来升职的机会。

关于升职,女性只有在认为自己100%符合条件的时候,才会公开地申请职位,但是男性只要觉得60%的条件符合就会申请。所以,女性需要转变思路,不要总说自己还没准备好,而应该说“我可以边做边学”。第三个建议的关键是要去走“方格架”,而不是走“梯子”。

第四个建议是,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绪。

做到真诚地交流其实并不容易,它是家庭和睦、工作高效的基础。如果表达的时候患得患失,会不断地引发各种各样的弊端,比如问题得不到解决、日积月累的埋怨、不公平的晋升等。

书里这样说:交流的最佳效果来自谈吐得体且态度真诚,其关键点在于你不需要直愣愣地冒出大实话,而是适当地修饰后的诚实表达。比如这样说,“我觉得你从来都不认真考虑我的建议”,这就很伤人,因为这句话是一个观点。但你把这句话改成:“写给你的四封邮件你都没回复,我很失望。这让我觉得我的建议对你来说不太重要,真是这样吗?”这种表达方式很明显更容易将你的疑虑表述清楚。

在领导力课堂,也会分享这样的知识,就是当你给别人提意见的时候,你要学会先说事实,然后说影响,最后说后果。只要愿意学习这样的方法,你就可以学会良好地表达。

坦诚地沟通不仅仅意味着你给别人提意见的时候要坦诚,学会倾听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作为一位女性高管,你要善于倾听来自基层的意见,因为没有人会主动得罪你,所以你要多问、多跟他们聊天。

如果真的有些情绪,哭出来其实也是没问题的。也许有一天,人们在工作的时候流泪不会再让人尴尬。这也不再是软弱的表现,而会被认为是一个人在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第五个建议是不要让自己“身还在,心已远”。这个“身还在,心已远”听起来像一个广告词,举个例子来说,明明你还没有怀孕,你就开始担心自己两年后怀孕怎么办;明明你年纪还小,你就怀疑自己嫁不出去了怎么办。你总是在为那些通过忧虑也没法解决的事情担心。

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5岁的小女孩参加完课外活动后,闷闷不乐地回到家。妈妈就问她怎么了,这个女孩说,她和自己喜欢的男孩都想当宇航员。妈妈问那为什么不高兴呢。女孩说:“如果我们一起上太空了,谁来照顾我们的孩子呢?”

桑德伯格看到女性对于家庭和孩子的忧虑是与生俱来的,一个5岁的女孩就认为飞上太空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怎样能让自己的孩子得到妥善的照看。

女性很少痛下决心离开职场,但是,她们一直以来总是要做很多微小的决定,不断地妥协和牺牲,同时深信这样做都是为了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在女性选择退缩的方式里,也许最普遍的就是“身还在,心已远”。

提前考虑结婚、生孩子、照顾家庭这些问题,会影响女性对职业生涯的规划:从准备怀孕开始就在做一种精神准备,开始逐渐疏离机会。其实,有的人从做这种精神准备到真的怀孕之间也许会间隔十年。

对女性来说,如果你愿意回到工作岗位上,其实是有很多种办法的。只不过,女性退出职场,从社会各方得到的不仅是允许,还有鼓励。

桑德伯格把事业比喻成马拉松,开始跑的时候,就有人给男人打气:“加油!坚持下去!”但女人听到的则是不同的声音:“你知道你并不是非得这么做。”跑得越远,给男人加油的声音越大:“坚持,你必须坚持!”但女人听到的却是越来越多的质疑声。外界的声音,加上内心的声音,都在不断地质疑她们坚持跑下去的决心,甚至还会出现反对声。正当女性努力承受激烈竞争带来的压力时,旁观者却大声喊道:“家里的孩子需要你照顾,你为什么还在跑?”

桑德伯格建议所有的女性朋友珍惜自由选择的权利,不要在刚刚驶入高速路时就寻找出口,不要踩刹车,要加速。把脚放在油门儿上,等待必须做出选择的那一刻。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在那一刻到来时,你所做出的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第六个建议是让你的另一半成为你的人生搭档。你老公也是可以培养的,他也是可以学会拖地的。“正如女性需要在职场上获得更多的权利一样,男性在家里也需要获得更多的权利”,这个表达多好听!

很多女人因为太有控制欲或者过于挑剔,无意中打击了男人分担家务的积极性。比如说,男人一拖地,女人就批评他拖得一点儿都不干净;男人一照顾孩子,妻子就开始指责他的不足。男人拖地拖得不太好,你鼓励他“已经不错了”;他带孩子,你鼓励他“带出来的孩子真是精神,孩子跟你在一起增添了很多男子汉气概”,男人才会更有动力去做更多。

女性有一种天性叫固守母职,指的是母亲是不允许别人去掺和她们的事的。

女性可以把固守母职的天性稍微克服一下。如果你不愿意放权,就很难培养出你的丈夫,甚至你还会质疑丈夫不爱你、不帮你。你甚至都培养不出保姆,因为保姆在你面前干活儿,你总觉得她不对劲儿,孩子跟保姆有点儿亲近,你会担心、紧张。

男性可以在承担家庭责任方面向前一步。在一次会议上,当被问及男性做些什么才能帮助女性时,哈佛商学院的教授罗莎贝斯·莫斯·坎特回答道:“洗衣服。”生活中,类似洗衣服、采购、打扫和做饭这样平凡的琐事,是每个家庭都不得不做的事,而且这些事情通常都落在女人身上。

所以,女人要鼓励更多的男人往桌前坐——这里指的是厨房的案桌。

第七个建议是你不要想成为全能女人,试图做到一切,还期待做得超级完美,这必然会导致希望落空。

格洛丽亚·斯泰纳姆说:“你不可能做到一切,没有人能做两份全职工作,不仅把孩子照看得很好、一天三餐都下厨,还可以在凌晨享受和丈夫两个人的生活……女性运动反对的就是女超人。”

Facebook有一条海报标语叫作“完成,好过完美”。面面俱到是一种危险的想法。桑德伯格讲到她在麦肯锡实习时的一段经历:很多人都筋疲力尽,明明厌倦了无尽的工作和出差,但她就是不主动休假。麦肯锡有一位主管说,麦肯锡对员工时间的要求是无止境的,所以工作的决定权其实在每个人自己的手里。

我有一个师弟在麦肯锡工作,他说自己脊柱钙化,还有很严重的失眠问题,因为他每天要坐16个小时,却只能睡4个小时。

我说你为什么不让自己轻松一点儿呢?他说他压力好大。

实际上,他算相当成功的职业人士了,但是他依然不能做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这不仅仅是女性的问题,男性也一样,就是你在工作中太过追求完美,结果反倒不利于你的发展。如果非要追求完美的话,导致的结果可能是涸泽而渔。你的身体如果崩溃了,那么你追求的完美就只是一个气泡。

80分的状态是非常重要的,你能够在80%的时间里都表现出80分来,你就是一个卓越的人。

时间管理固然很重要,但是控制你的情绪、控制你内心的负罪感同样重要,因为当你负罪感爆棚的时候,你做什么事都不会专心。负罪感其实就来自对完美的不切实际的追求。白宫计划的创始人玛丽·威尔逊说,如果有人能够找到一个没有负罪感的女人,我就能向你证明其实她是个男人。

男性似乎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他们觉得自己的成功理所应当,是靠自己的能力得来的,但是女性做任何事都会觉得可能放弃了自己的家庭,对不起自己的孩子。女性的这种天然的负罪感是一个很奇怪的问题,这可能也跟母性职责有关系。

所有的母亲都要学会减少自己的负罪感。斯坦福的教授詹妮弗·阿克尔的研究显示,设定一个可达到的目标是幸福的关键。我们需要问的不是“我能做到一切吗”,而是“我能不能做到那些对我和我的家人来说最重要的事情”。

我们只需要努力把那些重要的事一个一个实现就很棒了。

最后一个建议是“让我们开始讨论吧”。

很多人不把性别问题当成一个问题,就好像客厅里的大象一样:客厅里有一头大象,人们都看到它了,但是却假装看不到。

当社会上有更多的人开始谈论女性的工作,开始谈论女性的身心和家庭的平衡的时候,性别问题才有可能得到解决。

一切东西都是从开始谈论它开始的,桑德伯格在TED上发表了关于女性领导者的演讲,于是她就成了这个话题的核心人物。她希望更多的人关心和讨论这个问题,尤其是女性自身。交谈能够改变观念,观念能够改变行为,而行为最终可以改变制度。

当然,不要把性别问题带入所有的讨论中。作者讲到有一个男性首席执政官曾花了很大心力雇用和晋升女员工。有一位女员工和他商议时,坚决认为自己的职位应该更高,而且认为自己之所以不被重视是因为她是女性。他听到这话不得不立刻反驳,她说的话略带夸张地变成了控诉。一旦她用这种方式谈问题,对方就只好暂时中断原本友好的谈话。女性自己也要放松一点儿,社会的财富从来都不是分配的,而是需要人们主动获取的。

桑德伯格自豪地宣称自己是一个女权主义者,女权主义者是指主张社会、政治、经济、性别平等的人。

她说,正如哈佛商学院的研究实践所证明的那样,创造一个更平等的环境,不仅能让各种组织和机构更好地运行,还会为所有人带来更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