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 > 非暴力沟通:用爱和理解打开一切

非暴力沟通:用爱和理解打开一切




很多年前,我向别人推荐《非暴力沟通》,现在也常常能听到别人对这本书的讨论。

它从很深入的角度剖析了暴力的来源,给出了非暴力的解决方案。

这本书的作者是马歇尔·卢森堡博士,他发展的非暴力沟通的原则和方法,解决了众多世界范围内的冲突和争端。他还去协调过帮派之间的矛盾。他去说服一群社会青年,开始时,他们极为不认同非暴力沟通,说:“当你张嘴说话前,你的脑袋可能就已经开花了。”可是,经过倾听与对话,他成功了,给他带来最大挑战的人说他是“他们最好的顾问”。



力挽狂澜的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的开篇场景特别令人震撼,马歇尔·卢森堡博士作为一个美国人,去伯利恒德黑萨难民营的一个清真寺讲解非暴力沟通。当时,巴勒斯坦人对美国人并不友好。

演说的时候,他注意到从听众中传来低沉的声音,翻译提醒他:“他们正低声议论你是美国人!”

此时,一个男子喊了起来:“谋杀犯!”

许多人立即随声附和,大喊:“杀手!”“杀孩子的凶手!”“谋杀犯!”

卢森堡博士没有离开,而是全神贯注地体会那个男人当时的感受和需要。

他展开了非暴力沟通。一小时后,那个称卢森堡博士为谋杀犯的男子邀请他去自己家享用丰盛的斋月晚餐。

书中是这样写的:

卢森堡博士:“你生气是因为你想要我的政府改变它使用资源的方式吗?”(我不知道我猜得对不对,但关键是,我确实关心他的感受和需要。)

他:“天杀的,我当然生气!你以为我们需要催泪弹?我们需要的是排水管,不是你们的催泪弹!我们需要的是房子!我们需要建立自己的国家!”

卢森堡博士:“所以,你很愤怒。你想要一些支持来改善生活条件,并在政治上独立?”

他:“你知道我们带着小孩在这里住27年是什么感觉吗?你对我们长期以来的生活状况有一点点了解吗?”

卢森堡博士:“听起来,你感到绝望。你想知道,我或别人是不是能够真正了解这种生活的滋味,是吗?”

他:“你想了解吗?告诉我,你有孩子吗?他们上学吗?他们有运动场吗?我儿子病了!他在水沟里玩耍!他的教室没有书!你见过没有书的学校吗?”

卢森堡博士:“我注意到,你在这里培养孩子,是多么痛苦!你想告诉我,你所要的正是所有父母想给孩子的:好的教育,以及健康的环境来让他们玩耍和成长……”

他:“不错,这些是最基本的。人权——你们美国人不是说这是人权吗?为何不让更多的美国人来这里看看你们给这里带来了什么样的人权!”

卢森堡博士:“你是希望更多的美国人了解你们巨大的痛苦,并意识到我们政治活动的后果吗?”

卢森堡博士的所有语言,没有任何评判性,只是清晰、明确地讲出对方此刻内心真实的感受,对方的情绪就逐渐好转了。

卢森堡博士说他自己并不把对方的话视为攻击,而是当作来自人类同胞的礼物。这就是非暴力沟通的威力。

书里另外一个令人震撼的案例,是一个女教师在圣·路易斯的一所学校教书,她被一个陌生的男人威胁,对方想要侵犯她。此时,她对这个犯罪分子展开了非暴力沟通,她开始全神贯注地体会对方当时的感受。对方看似是强势的一方,但实际上他本人也是很没有安全感的,他才想做出一些危险的行为进行发泄。

女教师了解到对方需要安全感之后,这样说道:“你似乎有些不安,安全对你来说特别重要,是吗?……请告诉我,是不是有别的方式可以满足你的需要,而不用伤害我。”

最后,那个男人只抢了女教师的钱包就离开了。

非暴力沟通,在很多情况下可以帮助我们,它有一套标准化的技术。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步,是你在表达的时候,要说出感受,而不是评判。

比如说,一个丈夫回家很晚,还一身酒气。老婆肯定很生气,盛怒之下,可能说:“你还知道回来呀,你干吗不死在外面呢?”

当老婆骂出“干吗不死在外面”的时候,是在表达自己的感受吗?并没有,她只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

非暴力沟通的核心为:当一个人觉得情绪受伤,或者心中的某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是寻找这些需求,而不是发泄情绪。

情绪是最要命的双刃剑,将郁结的情绪发泄出去,当时是很痛快,但也会伤害到自身。

上述的例子,老婆的气话反倒是提醒了老公,老公想“是呀,我干吗不待在外面呢”。于是过两天,他就连家也不回了。暴力沟通导致生活一团糟。

非暴力沟通的结构是第一句话说出一个事实,例如:“老公,这一个星期,你有5天都是11点以后才回来,而且身上都有酒味。”

第二句话讲出自己的感受:“我觉得特别难过。”

第三步讲原因:“因为我希望我们的家像一个家,而不是一个旅馆。大家能够在一起吃晚饭,能够一块儿聊聊天。在我心里,这才是一个家的感觉。”

第四步讲出一个清晰而明确的要求:“我希望以后你能够每周有3天的安排是8点以前回来,咱们一块儿吃晚饭,你觉得怎么样?”

当一个老婆能够用这样的方法跟老公沟通的时候,吵架的概率就会低很多。

我们在生活中有很多人根本不会提出具体的要求。

我有个朋友,他长得很瘦,他老婆有点儿胖。他老婆经常到了晚上就说“咱们今天晚上不吃了”,她就不做饭了。我朋友很饿,就跟我抱怨说“她不好好做饭,气死我了”。

我说“那你提出你的要求啊”,他说“我提了”。

我问他是怎么提的,他说他告诉他老婆:“你给我好好做饭。”

“你给我好好做饭”,这真的不是具体的要求,他老婆认为煮方便面就是好好做饭了。

人和人之间,对于这些模糊的词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很多女孩子常说:“你要对我好一点儿。”

什么叫作“对我好一点儿”?因为不知道,所以“臣妾做不到”。

非暴力沟通中简单的四步:讲事实,讲感受,讲原因,提要求。

我们为什么不容易做到?

因为我们被暴力沟通的情绪所掌控。

所以,除了方法,我们还需要系统地学习非暴力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