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示弱的勇气 > 前言



当你渴望改变人生时,就去问《老子》吧!

直指社会运作法则的本质,

现代人最迫切需要的生存指南

《老子》是流传两千五百年的经典。

能够历经如此长久的岁月仍广为流传,就证明它具备了相当的存在理由及魅力。事实上,《老子》被认为是“期望寻求改变时的最高指导原则”。

像是“希望转换一下心境”“希望人生能焕然一新”,或是“希望让社会呈现崭新气象”……人们时常萌生想要转换、革新某些事物,让生活或人生更加美好的念头,期望让社会或国家有新的转变,历史能有新的进展。

但实际上,“改变”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光是改变每天的生活习惯,就是件困难的事。回想过去的自身经验,你应该更能体会这个道理。

即使想要每天早点起床念书,改变上下班路线以转换心情,只要稍微忙碌一点,或是发生什么令人烦心的事,就会立刻感受到挫折而气馁。

抑或者,原本希望往好的方向寻求改变,却造成自己及周遭的混乱;或是虽然想革新某件事物让它变得更好,却弄巧成拙比过去的状况更糟。类似这样的事情,可说不胜枚举。

这样的时刻,正是历经时代千锤百炼的资深顾问《老子》登场的最佳时机。

作为最实用的人生指南,《老子》给你的建议,重点如下。

当你想致力于某件事时,老子首先会确认你当下的心理状态——

“等一等!”

“就你的实力而言,你所设定的目标或收获,是不是有点好高骛远?会不会太贪心了点?”

“而且,你想这么做的动机,是希望向同辈夸耀,还是存心在他人面前耍帅?是否出于这类不良的动机呢?”

接着,当你正在做某件事时,老子会提醒你——

“不是任何事都只要埋头苦干就会成功,努力过头反而会坏事哟!”

即使与一般大众的意见相反,他也会依据真理,据实提出忠告。

而当你完成某件事时,他则会严厉地提醒你——

“别总是留恋于过去的成功经验!这样简直乏味透顶,跟‘再三回冲得淡而无味的茶’一样。尽早迎向下一个挑战,好好享受你的人生吧!”

儒家和道家虽同属中国传统思想,两者的思想却南辕北辙。

例如,儒家的名作《论语》,对于想要维持现状,希望保持长期稳定状态的人而言,是最有助益的指南。

因为《论语》是从社会内部的角度观察社会,所以,它指导的是人们想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时须加以注意的要点。

相反的,《老子》则是站在社会外围观察社会,其中陈述的是由宇宙鸟瞰地球的观点。由于它极度客观且全面地观察人类及人类社会,所以《老子》往往能够切中事物的本质。

因此,当我们意图寻求改变或转换时,《老子》能够从客观且全面的角度,给予我们最中肯的建议。

一般认为,现代社会正面临“大转换期”。我们必须面对和明治维新时期同等程度的剧烈转换及变化。

留心回想,我们的周遭不是已发生许多和以往截然不同的变化吗?

“不知为什么,以往没问题的方法,近来却行不通了。”

“以往水乳交融的关系,曾几何时竟然恶化了。”

“从前不曾有过的全新竞争对手,接二连三地出现。”

“出现了始料未及的商业模式,整个业界和以前截然不同。”

诸如此类,以上这些都可说是“大转换期”特有的、最明显的现象。

因此,现代人更迫切需要的,正是“寻求改变时的指南”——《老子》。当你渴望改变人生时,就去问“老子”吧!

老子在他的著作中,详细解说了创造宇宙根源、世间万物(也包括我和你在内)的“道”。

“道”的中文读音是“TAO”,因此,道家思想在英文中被称为“Taoism”。

老子之所以讲述“道”,原因在于“道”创造了宇宙万事万物,是这个世界运转能量的根源。世间的一切,任何事物都离不开“道”。

因此,作为一切根源的“道”所阐述的生存方式及实践方法,才是最合理的。换句话说,“道”教导的是世上的真理,依照“道”去生活,去实践,本就是最佳的生存原则。

这就是老子的基本思想。

“把‘道’的样子,作为自己应有的样子”,就是《老子》讲述内容的根本。

我在二十五岁那年,于泰国曼谷市郊的农田,被两头巨大的水牛牛角刺穿身体,身受重伤性命垂危。在当时孤单的住院生活中,一位住在泰国的日本人给了我一本书。

那就是我和《老子》的初次邂逅。

后来的四十七年间,《老子》从未离开过我身边,可以说是我片刻不离手的一本书。

而且,老子所讲述的“道”,正有如故乡的母亲那般,在我人生的道路上,时时伴我左右。

“与道同行”的经验越深,我越觉得不该一人独享如此深远而实用的智慧,因而决定出版本书。

期盼借由本书,能够让更多人理解、实践老子所说的“道”,每个人都能借此实现“愉快的人生”,这将是我无上的喜悦。

田口佳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