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示弱的勇气 > 17. 一个人的“涵养”不是靠说出来的,而是不经意在举手投足间流露

17. 一个人的“涵养”不是靠说出来的,而是不经意在举手投足间流露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虚无第二十三》)

言语应该要自然而然脱口而出,而非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自然界发生的台风或暴雨不会长久持续,那人类更没道理喋喋不休地讲个没完。那样的言语不值得相信。

老子说:“治理政事要‘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一切顺应自然。所以狂风刮不了一个早上,暴雨下不了一整日。谁造成这样的情形呢?是天地。天地造成的暴风急雨尚且不能够维持长久,更何况人造成的苛刑虐政呢?”

言语没有太大价值,应对自身发言再三省思

正如“不言而教”这句话,老子觉得言语没有太大的价值。

“如果是像打嗝般自然说出的言语,或许还可以相信。”这是老子的思维。

近年来,不论是简报或会议,往往都要求表达必须如行云流水。老子的思想却与这点背道而驰,他认为勉强编出这么多言语,本身就是一件不自然的事。

他以台风及暴雨比喻,表示“即使是自然界,也不会一直持续如此没道理的事”,这样的比喻正是老子的有趣之处。

我们有必要对自己的发言再三省思,思考自己所说的话是勉强挤出来的,还是自然而然说出口的。

就这层意义来说,涵养也是相同的道理。明明没什么涵养,却硬是摆出一副有气质的样子,也是不自然到了极点。

我们平日应该注重修身养性,让涵养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

为了成为这样的人,应当注意培养实力,在言语与涵养自然流露之前,保持沉默,不要逞口舌之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