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示弱的勇气 > 41. 遇到难题时更应聚焦问题本质,简单思考,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41. 遇到难题时更应聚焦问题本质,简单思考,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第十六》)

人生中会发生许多问题。在这样的时刻,追逐事物的枝微末节,或是动不动就被周遭的言行影响,一点也解决不了问题。我们应当回到根本,重新检视真正重要的事物。

老子说:“人的心灵本来是虚明宁静的,但往往为私欲所蒙蔽,因而观物不得其正,行事则失其常。所以我们要尽力地使它回复到虚明宁静的状态。这样万物的生长、活动,我们就能看出它们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循环反复的情形。万物虽然繁杂众多,最后总要回归到它们的根源。”

遇到困难时,你应该问自己的六个问题

能够立即处理的问题,应当没有什么需要烦恼的,但是束手无策的难题,令你只能抱头苦思。而且,想到的任何对策似乎都缺乏决胜点,此时周遭意见若是存在分歧,就更令你无所适从。

这样的时刻,更应该暂时从问题中抽身,让脑袋放空,心思沉静下来。然后重新检视问题发生的根本。

那么,什么是根本呢?通常问题可以大略分为六大项目,以下逐项说明每个项目的根本,即“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一、“人是什么?是生物。”

想想看这是不是和性命有关的问题。如果有失去性命的忧虑,保住性命就是应该采取的最优先行动,若是没有失去性命的顾虑,大可以放下心,告诉自己“反正又不会死”,先从能够着手的部分进行。

二、“人生是什么?是享乐。”

排除无法乐在其中的因素。例如,遇到并非发自内心想做的事情,不妨就放弃。如果认为“苦也是乐的一部分”,那就是应该去做的事。只须这样判断即可。

三、“家人是什么?是心情的寄托。”

想想看有些行为会不会让家人伤心?经常听到有人说“为了家人拼命工作”,但这真的是家人所期盼的吗?说不定你的家人认为“不需要赚那么多钱也没有关系,我们更担心的是你的健康”。有必要用这样的观点重新检视一次。

四、“家庭是什么?是社会的训练场。”

排除无法教养小孩的要素。对孩子不要过度溺爱,或是过度严苛,能否客观教养小孩是最大的关键。

五、“工作是什么?是达成天命。”

了解什么是自己的天命,遵从天命去采取行动。这部分不需要想得太过艰难。例如,鼓励他人,让周围的人开朗起来也是很了不起的天命。

六、“公司是什么?是透过工作产生价值的舞台。”

公司就像是种植稻米的田地,田地不可能自动长出米给人吃,同样的,公司也不可能一味供给资源或发干薪,而是你必须提供产能的场所。所以回归根本,你就能认清不该一味向公司要求,而是自己应该做什么。

像这样,当你感到烦恼或无所适从时,重新回顾问题根本所在,更单纯地思考,往往就能解决大多数的烦恼及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