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斯坦福社会创新评论02 > 机制是核心

机制是核心




在决定是否在卢旺达引入特定的艾滋病预防倡导方案时,以上四个误导性思路都有可能成为通往正确方向的阻碍。这是因为它们忽略了通过评估可以获得的关键洞察力:评估可能会揭示机制是如何运作的,即人们为何以如此方式做出反应。4聚焦于机制,然后判断某种机制是否适用于新的环境,对决策来说具有许多实用价值。

首先,这种聚焦会促使人们留意更多相关证据。在考虑是否实施一个具体的政策或方案之时,我们可能没有足够的有关该方案的现成证据。但是,如果我们从一个更具有一般性意义的行为角度提问,就有了一个深厚的证据基础。例如,设想某个公共卫生机构希望鼓励医疗服务人员推广流感疫苗的接种,他们正在考虑是否告知这些服务人员,由他们负责的患者的流感疫苗接种率与其他同行负责的患者的接种率相比较的结果。根据一篇文献综述几乎不可能对这一具体做法进行准确评估。然而,如果提出概括性的问题,即人们在了解了其他伙伴的行为之后,会如何改变自己的行为,那么我们就敢言之凿凿。

其次,基本的人类行为比特定项目更具有普适性。例如,拉切尔·格兰斯特协助评估了非营利机构“寺庙义工”(Seva  Mandir)在印度农村执行的某个项目。该项目定期举办流动的疫苗接种的现场活动,在随机选择的现场活动中,每当儿童接受免疫接种之时,其父母就能获得一公斤小扁豆,在最终完成免疫接种计划后,其家长会获得成套的金属盘子。结果,在采取激励措施的活动的周边社区,孩子的全面免疫接种率飙升至36%,而对照社区则仅为6%。5评估发现,问题并不在于家长对疫苗接种持怀疑态度。即使没有激励,78%的儿童至少都会接种一次疫苗。但激励措施有助于父母定期带孩子前来接种,直到完成整个免疫接种计划。

用小扁豆来鼓励接种疫苗的方案可能不适用于其他情境:在世界其他地区,小扁豆可能不是特别具有吸引力。然而,人们无法坚持有益未来身体健康的行为则是一种普遍现象:只要想想所有那些半途而废的节食计划和未使用的健身卡就知道了。我们也会发现另一个普遍的现象,即人们是否采纳预防性健康措施会受到价格的影响。一项在五个国家、对六种预防性保健产品进行了六次以上随机评估的结果显示,小幅降价可以大大增加人们对预防性保健产品的需求。6上述免疫接种项目的激励措施可以延伸这个发现,因为流动免疫接种能够降低儿童就诊的总体成本,包括交通成本和时间成本。

但有必要强调的一点是,尽管可能有违直觉,更多基于理论或“学术性的”影响力评估对于政策目的可能特别有用,因为它们旨在提供一般性的经验教训。某些研究人员认为,我们应该对那些仅仅适用于特定组织的问题做出更多的评估。例如,帮助“寺庙义工”了解小扁豆还是小麦面粉会对当地家长有更好的激励作用。7但是,回答更理论化的问题,例如,预防性健康措施的采纳程度是否具备高度的价格敏感性,可以指导世界各地许多其他组织的实践活动。

最后,聚焦于各种机制可以让我们识别出具体的当地证据,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它在新的情境中是否能够产生同样的效果。常识表明,如果新的情境类似于最初考察该项目时的情境,我们更有可能在新情境下发现类似的结果。但是,“类似”是什么意思呢?是指地理位置相近、收入水平相同、人口密度相同或者识字水平相同吗?这个问题并没有绝对的答案。它取决于我们关注的行为,也取决于理论。

那么,“理论”又是什么意思呢?理论能够简化世界,帮助我们做出关于行为的预测和检验,并预测和检验哪些政策可能有效,以及它们可能在哪些地区有效。有很多方法可以对世界进行简化和概括。经济学理论有助于我们在各种简化的要素中找到优先事项。例如,在上面的例子中,小扁豆的重要性来自它们在当地深受青睐。行为经济学理论也表明,相对于急症护理的价格,人们对预防性健康措施的价格更为敏感。因此,如果我们想要归纳促使人们采取预防性保健措施的激励性经验,在新的情境下,人们更加注重急症护理而不是预防性健康措施,对此我们就应该保持一种更加谨慎的态度。

免疫项目的相关性理论也表明,只有当父母能够可靠地获取疫苗并且不强烈反对疫苗接种时,激励措施才会产生效果。因此,“类似”的情境可能意味着大量儿童至少接种过一次疫苗(这表明民众可以获得接种,且对疫苗接种没有强烈的反感),但他们的父母未能坚持完成全部接种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