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散文 > 企业家精神 > “打江山易,守江山难”

“打江山易,守江山难”




在这个难能可贵的纪念50周年演讲会上,我发表这样的观点或许有些令人扫兴,但纵观日本历史,曾一度君临天下的执政者无不倾尽全力,以求自己的江山能坚如磐石,万世荣昌。但是,能屹立数百年而不倒且没有发生大战乱的,除了德川幕府之外几无一人。在这个世界上,人人都希望自己的江山能国祚永存,可惜总是难以如愿。

同时,让我们回顾一下中国历史。约1400年前,唐朝第二代皇帝唐太宗子承父位,年纪轻轻就登基为皇帝。唐太宗深感皇帝失德将使国家灭亡,于是亲近优秀的贤臣,请他们直接指出自己这个君王的错误。这些近臣为了国家长治久安而提出的政治谏言及问答,都被记载在一本叫作《贞观政要》的书中。

该书中记载了唐太宗向近臣们提的一个问题:“帝王之业,草创与守成孰难?”

近臣们虽然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却对唐太宗说了这样一番话:“莫不功成而德衰,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

意思是国家成功建立、兴旺发达之后,君主也好、臣下也好,德行就会不断败坏。起步好的人非常多,得善终者却少之又少。所以,建立一个国家容易,守住国家却很难。

换句话说,这些优秀的臣子们在劝谏皇帝:“陛下成功立国,但随着国家的建立,人必会志趣骄逸,德行也会逐渐退失,我们臣子也一样。然而,这么一来,必将导致国家灭亡。”

这个臣子所说的“德”,在中国古典中也称“仁义”。在企业经营当中,我将其称为“哲学”。

在平和堂,我相信创始人兼会长也必定通过言传身教等各种形式,向员工讲述“企业的思维方式和经营哲学”。起初,他必定全力以赴地把这些哲学灌输给干部,然后是一线员工,使他们将之养成习惯,付诸实践,因此公司才能持续发展壮大。然而,“莫不功成而德衰”,只要企业开始壮大,并持续兴盛繁荣一段时间,其品德必将逐渐褪色。

换言之,企业因为高尚的哲学而得以发展壮大,但人们在成功后却心生骄慢,贪图安逸,疏于精进,失掉谦虚之心,变得傲慢不逊,使原本以高尚哲学为基础的经营行为逐渐趋向自私自利,妄自尊大,由此导致企业逐渐沉沦,走向灭亡。

在成功之前,大家都怀着“我们理应这样做”的哲学理念,拼命努力,因此获得了成功。可一旦事业成功,企业长时间处于繁荣兴旺的状态,创业精神在不知不觉之间就会变得淡薄起来。我想,唐太宗的近臣们的劝谏正是向皇帝敲响的警钟。

我与平和堂的会长一样,年纪轻轻就成为经营者,刚开始连经营的“经”字都不会写,只因为害怕公司破产会导致员工流离失所,因此埋头苦干,拼命努力,结果京瓷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然而,员工和干部的傲慢之心也开始初现端倪。因此,在京瓷创业20年之际,我提出了“要谦虚不要骄傲,努力努力再努力——现在是过去努力的结果,未来要靠今后的努力”这一口号。

“大家都因自己公司的兴盛而欢欣鼓舞,这无可厚非。可这些都是前人苦心经营、不断努力的结果,并不代表企业未来能够继续繁荣昌盛。企业的未来要靠我们今后的努力。”我用这些话告诫员工不要骄傲或妄自尊大。然而,类似的话说得再多也难以起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因此,在京瓷,我的接班人——担任过社长、会长的伊藤谦介顾问在这几年一直替我在公司内部强调京瓷的创业精神,强调京瓷哲学的重要性,为京瓷员工敲响警钟。“当京瓷哲学淡化时,京瓷的生命就走到了尽头。”他反复强调这一点。必须想办法把京瓷哲学普及到普通员工当中,必须让员工共有这个哲学。他还常常向员工强调,不是仅仅知道哲学的词句就行,要努力将哲学转化为内在思想并付诸行动,将哲学血肉化,这一点非常重要。

多亏他的努力,如今的京瓷在创业50周年前夕,发起了“重新学习创业精神,并用于实践,使之血肉化”的运动。

前些日子,我听说平和堂的社长将我所著的《活法》发给了全体员工。在那本书中,针对“作为人,作为社会人,作为企业人,应该选择怎样的人生态度”这一话题,我满腔热情地表达了自己的见解。企业把这本书发给全体员工,供大家学习和应用。尽管企业发展顺利,但还想进一步振奋精神,让全体员工都具备优秀的思想。

从这个意义而言,平和堂是一家了不起的企业,今后必然能持续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