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散文 > 企业家精神 > 每天刻苦钻研,保持高尚的人格

每天刻苦钻研,保持高尚的人格




“提高心性”的一个关键表现就是人格发生变化。运动选手为了保持体魄,每天都必须勤于训练,同样,一个人要想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也必须勤于精进。人格并非一旦形成便恒久不变。特别是若想追求高层次的人格,并想长久保持高尚的心灵境界,就必须付出苦行僧般的努力。

这就要求我们反复学习,每天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反省自身,看自己是否存在作为人不应当有的行为。通过反省,反复告诫自己“应该这样做”,否则就很难保持高尚的人格。

我认为,人格是由天生的性格与后天在人生中所学的哲学共同构成。尽管在人生的惊涛骇浪中,人会遭遇种种幸运或灾祸,但只要不断努力提高心性,完善自我,就能通过后天努力,塑造出崇高的“第二性格”,取代天生的个性。

正因为疏于磨炼人格,那些取得了卓越功绩的经营者最终难免走向没落。即使有的人一开始表现卓尔不凡,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快的不出10年,慢的也不出30年,就开始走上衰落之路。这是因为一开始他们全身心投入事业时,人格得到了暂时的提升,但事业成功之后,变得疏于反省,结果无法保持高水平的人格。

常言道,人到了某个年龄,就应该对自己的相貌负责。这并不关乎相貌的美丑,而是指人的心灵境界。通过提高心性,培养道德,人的相貌和表情都会发生变化。因此,自古以来就有“面慈心善”的说法。

没有人生下来就拥有优秀的思想、高尚的人格。优秀的人格是在人生的种种考验及艰苦磨炼中逐渐形成的。

员工将自己的人生托付给企业,因此企业经营者肩上的责任尤其重大。一生不懈钻研,日日刻苦努力,不断提高人格,是一个事业有成的经营者应尽的义务。我今后也一定会朝着这个目标每天刻苦钻研。



心中有一把判断的标尺


以德为本的经营还要求企业领导在企业内部树立明确的判断基准。经营者常常需要面对各种局面,做出各种判断。经营正是由每天的判断积累而成。因此,每个判断的对错都左右着企业的业绩,有时甚至决定了企业的命运。

因此,经营者心中必须有一把明确的判断标尺。有人会问,那是怎样的标尺呢?为了做出正确判断,首先这个基准必须是高尚的、坚定而不可动摇的。

我将这一判断基准总结为一个问句,那就是:“作为人何谓正确?”人应当扪心自问,“作为人何谓正确”,得到发自内心的回答,然后义无反顾地将之贯彻到底。我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判断基准,在京瓷我还把这句话作为“哲学”,努力让全体员工理解,并在实践中一起贯彻。

正是因为确立了这样的判断基准,身为一个经营者,我才不至于在企业经营中迷失方向。组织也得以不断扩大,各部门的负责人也得以避免判断错误,成为我经营中的左膀右臂,协助我挑起经营的担子。

之所以能有这些成果,是因为“坚持正确的为人之道”这一判断基准具有普适性,因此能引起员工内心的共鸣进而共有。

“正确的为人之道”是指正义、公正、公平、努力、谦虚、正直和博爱等小时候父母及老师教给我们的朴素的伦理道德,同时也是做人应该贯彻的崇高“品德”。以这些作为人最基本的伦理观、崇高的道德规范为基础,推动企业经营的发展,使员工不仅用头脑理解,而且内心产生共鸣,进而努力提高自身的心性。

同时,在国外拓展事业时、在进军新行业时以及收购企业时,也是如此。将具有普遍性的正确判断基准作为企业哲学,全世界的京瓷工厂和事务所中的员工都能毫无滞涩地接受这些思维方式,并将其落实到行动上。

许多人说京瓷的成功是由于拥有先进的技术,或者赶上了时代的潮流,事实绝非如此。京瓷的成功得益于拥有正确的判断基准,这种判断基准不仅对于京瓷或身为经营者的我而言是正确的,对整个人类而言也普遍正确。因此,它能跨越国境与民族的界线,鼓舞着经营者和员工不断努力,提高心性,做出正确无误的行动。

正因为京瓷员工具备这种精神,因此在半个多世纪以来,京瓷抵挡住了一个又一个社会及经济的巨大变动,从未亏损,一路顺利发展壮大。京瓷的发展历史正是“提高心性,拓展经营”的有力写照。

如今,我认为“提高心性”不仅是为了“拓展经营”,还是我们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