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散文 > 企业家精神 > 为踏实的努力提速的“钻研创新”

为踏实的努力提速的“钻研创新”




为了进一步加快“踏实的努力”,我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钻研创新”。

“钻研创新”听起来好像很困难,其实它就是指“不断改良改善,使明天胜过今天,后天胜过明天”。不要重复同样的作业,而是发挥创意,今天试试这样干,明天试试那样干,找出更有效率的工作方法。即便是单调乏味的工作,只要不断刻苦钻研,发挥创意,也能实现巨大的飞跃。

京瓷公司虽然以制造零部件起家,但如今却拥有从手机到复印机等范围广泛的、高超的技术,但京瓷并不是一开始就拥有如此广泛的机器研发制造技术。即便在精密陶瓷领域,京瓷也不是从创立伊始就拥有高水平的技术。

从创立起至今的半个世纪以来,京瓷全体员工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日日刻苦钻研,不断发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创意。这种坚持不懈的积累沉淀,正是京瓷广泛而先进的技术的来源。

我一直致力于挖掘精密陶瓷的所有可能性。我坚信“精密陶瓷的应用范围不只限于电子技术领域”,一直积极地将陶瓷技术应用在其他产业领域。

打个比方,陶瓷有耐高温、耐磨损、硬度仅次于钻石的物理特性,那么是否可以将陶瓷用在易磨损的地方呢?我带着这个想法四处探寻,希望找到有耐磨损零部件需求的公司。

当时,在纺织业已经出现了尼龙等化学纤维材料。尼龙韧性高,在制作尼龙的工序中,用于绕尼龙线的金属部件很快就会损耗报废。

我认为只要用陶瓷部件代替金属部件,这个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于是着手研发这种部件。就这样,纺织机械上开始大量使用陶瓷部件,我乘胜追击,更加积极地四处探寻“是否存在其他陶瓷应用领域”。

不久,我在开拓美国市场时发现了晶体管的商机,开始获得用陶瓷制造晶体管端子部件的机会。这种零部件的技术要求很高,但京瓷想方设法成功研发出了该部件。在一段时期,京瓷成为世界唯一生产、供应晶体管端子的制造商。

不久晶体管被IC取代,当时的京瓷已经开发出陶瓷IC封装产品,这一产品为后来的半导体带来了迅速发展,京瓷再次取得巨大的飞跃。

京瓷之所以有这些成就,并不是我对技术的更新换代有预见能力,这只是我不安于现状、全方位刻苦钻研、发挥创意,勇于向新领域发起挑战的结果。这样的举措造就了今天的京瓷。坚持刻苦钻研,换言之,“不断从事创造性的工作”,是发展事业最基本的方法和手段。

在诸位当中,有不少人因为现在的工作没有前景而想从事新业务,却苦于没有人才、技术和资金,结果只好望洋兴叹,半途而废。但事实并非如此,只要在现有的工作中不断钻研创新,彻底探究其中全新的可能性,就必定能取得出色的发展。

我们决不能漫无目的地重复昨天相同的动作,而必须在日常工作中,时刻思考“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做得更好”,时刻带着疑问,事事问个“为什么”,抱着“今天胜过昨天,明天胜过今天”的思想,持续改良改善,不久必将会取得划时代的成果。

同时,在脚踏实地、不懈努力的过程中,日日钻研创新,持续改良改善,不仅是提高企业技术实力的手段,甚至说是中小企业蜕变为大企业唯一切实有效的方法也不为过,京瓷的发展有力地印证了这一点。



以心为本的透明经营


另外,京瓷哲学中还有“玻璃般透明的经营”这句话。京瓷从创立起,就十分注重“以心为本的经营”,为了和员工构筑信赖关系,经营必须“透明”。

这就是说,企业必须追求“玻璃般透明的经营”。例如,公司有多少订单,与计划相比延迟了多少;同时,利润有多少,用在了什么地方等。不仅仅是干部,公司所处的真实状况也应该让员工看得一清二楚。

为此,领导者应该立足于企业所处的现状,把自己当下的所思所想、追求的目标正确地传递给员工,这一点至关重要。通过准确告知员工企业现状、面临的课题及追求的方向,统一员工思想,团结他们的力量,否则就无法实现高目标、攻克难关。

另外还有一点,在“玻璃般透明的经营”中最重要的是领导者自身必须有贯彻“率先垂范,光明正大处理业务”的姿态。经营领导绝对不得挪用企业经费,随意花费招待费等费用。一旦经营者有类似的行为,就会招致员工叛离,道德败坏的风气就会在组织中如野火一般蔓延,进而动摇整个企业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