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散文 > 企业家精神 > 坚定志向 毫不动摇

坚定志向 毫不动摇




最后,我想稍微谈一谈“实践”的重要性。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一两句西乡南洲的遗训,如果仅仅将这些遗训当作知识来理解,是毫无意义的,“知”与“行”是两码事。了解的知识,如果无法升华为灵魂的呐喊,是绝对发挥不了作用的。

是人就有欲望,但人应该尽量抑制自身欲望,做到公正无私。既然身为领导者,就应该优先为员工着想,不能把自己放在第一位。这就好比母亲,虽然自己还饿着肚子,也要让孩子们先吃饱——这就是“无私精神”。母亲能这么做,是出于对孩子的母爱,是一种天性与本能。但是,一般人必须先不断给自己灌输“无私”的思想,否则,即便知道要无私,一旦到了关键时刻,却极可能做出截然相反的行为。

很多道理我们都知道,都听过,却无法实行。这是因为这些知识没有渗透进我们的灵魂,没有变成使命,烙刻在我们的心田。

西乡南洲的话想必大家也曾经听过,有的人甚至耳熟能详。然而,无论在政界还是商界,能将他的话作为人生指南去执行的人可谓凤毛麟角。尽管先圣贤人留给我们许多宝贵的智慧,但能够将这些智慧当作自己的人生准则,将其融入血肉并付诸实施的人,现在太少了,这是我最担心的。

西乡在《南洲翁遗训》第五则中说道:“几历辛酸志始坚。”也就是说,人必须经历重重考验,尝遍辛酸苦楚,不断克服困难。如果没经过这个历程,那么这个人的哲学思想以及志向绝不可能坚定而不可动摇。

过着平凡庸碌的日子,把先人的教诲只当作知识记忆。如果这样,哲学思想和志向就无丝毫用武之地。只有历经辛酸痛苦,哲学思想、志向才能成为武器,在实践中发挥作用。

西乡南洲本身曾被流放至奄美大岛和冲永良部岛,一生尝遍了辛酸苦楚。他曾与月照和尚约定在鹿儿岛锦江湾跳海自杀,却只有他被救了起来。好朋友死去,自己却苟且偷生,这对身为武士的西乡而言,可谓不堪忍受的耻辱。可西乡却忍受了这种耻辱。

释迦牟尼佛祖曾用“忍辱”一词开示世人,“受到难以忍受的侮辱,也要忍耐”。通过用心修炼“忍辱”,人就能达到开悟的境界。西乡南洲一生尝遍辛酸苦楚,其维新之志方变得坚定而不可动摇。

我们今天再也无法像西乡那样吃苦,但可以将从他那学到的知识、思想深深地烙在心底。我们可以反复告诉自己的灵魂“我要选择这种活法”,将自己的思想渗透到灵魂当中。正因为在当今物质丰富的年代,我们很难再经历辛酸痛苦,所以更有必要反复将这种思想渗入灵魂,使自己变得志向坚定,不可动摇。

西乡南洲的思想造就了今天的京瓷和我个人,对此我有深刻的体会。同时我强烈地感到,他的思想跨越国界,正是以企业为首的各种集团领导者应掌握的要诀,也就是说,它是“领导者应有姿态”的极致体现。

我们很难做到西乡南洲的程度,尽管做不到,但仍然要以他为榜样,日日精进,提高心性。只要不懈努力,就必然会给我们带来美好的人生。

只要诸位经营者致力于提高心性,就必定能带领企业走向发展,实现员工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幸福。

人生可贵,只有一回。使自己的一生过得美好、精彩,是我们活在世上的义务。同时,身为经营者还有一个义务,那就是发展事业,实现员工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幸福。

希望诸位珍惜唯一的人生,活得充实美好,收获丰硕的果实,同时也祝愿诸位成就了不起的企业。

要点

身居领导之位就是在行天地之道,不能夹杂一丝一毫爱己的私心杂念。



组织的领导者为组织赋予意识,也就是为组织注入生命时,这时组织才开始像生命体一般活动。



即便牺牲自己,也要把全副精力放在公司上,这是领导者的义务。



一旦领导者开始站在个人立场上思考问题,组织就开始崩溃。如果做不到时刻为组织着想,做不到不畏自我牺牲,那么这样的人就不能成为领导者。



在企业中有许多与你同甘共苦、共同创业,至今依然追随左右的老臣子,要珍惜他们。他们是在公司又破又小时加入的,所以没有什么学问,能力也与当时的弱小的公司相匹配。但这些人从公司规模尚小时开始默默工作了二三十年,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坚持不懈,因此人格有了长足的成长,务必珍惜他们。



长期的辛勤努力能使一个平凡的人变得不凡。原本无丝毫才华可言的人通过30年如一日的专注工作,就会变为卓尔不凡的人才。那些闻名遐迩的名人高手都是这样的人。



毕业于一流大学的精英未必能成大事,只有长期坚持努力、不断沉淀,人才能取得长足的成长。因此,必须重视那些与自己同甘苦共患难的人,他们奠定了企业的基础。如果轻视基础,就无法成就了不起的企业。



一旦企业稍有发展,许多经营者立刻变得眼高于顶,把所有成就归功于己,变得骄傲自大,结果很快就陷入没落。越成功,越有成就,越应“要谦虚,不要骄傲”,这一点非常关键。



如果一个经营者认为,“凭着我的努力打拼与才华,公司才得以发展,才能上市。一切都归功于我的才干。所以,理所当然,我应该享有所成果”,那么公司很快就会败落。



企业经营者也好、政治家也好、官员也好,越是位高权重,就越应该勇于率先垂范,自我牺牲。如果不具备奋不顾身、不怕吃亏的勇气,就不能身居高位。不,应该说没有资格居于高位。身居高位的人必须勇于自我牺牲,否则就会给下面的人带来不幸。



“不惜生命、不图名誉,不贪图官位金钱的人最难对付”——这正是拯救当今混乱社会的领导者的终极理想姿态。



如今这个时代,要求领导者拥有优秀的品格、崇高的人性,即不惜舍身忘我也要为社会为世人尽力的崇高品格。



做事的时候,使用计策谋略,可以得到暂时的安顺。但长远来看,必定会带来不好的结果。



“知”与“行”根本是两码事。“知”就是获得知识,但如果知识不能升华为灵魂的呐喊,就无丝毫用武之地。



是人就有欲望,但人应该尽可能抑制自身欲望,做到公正无私。身为领导者,首先应该为员工着想,而不是把自己放在第一位。这就好比母亲,即便自己饿着肚子,也要先让孩子们先吃饱。这就是“无私精神”。



平时庸庸碌碌,只将前人的教诲当作道理、知识来了解,那么这些哲学、思想、志向就没有丝毫用武之地。只有经历艰辛苦楚,这些哲学思想和志向才能成为武器,在实践中发挥作用。



在如今这个物质丰富的年代,人们很难再有艰辛苦楚的经历。正因为如此,才更有必要反复磨砺自己的灵魂,坚定意志,使其变得不可动摇。



身为经营者,就有义务发展事业,实现员工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