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散文 > 卓越企业的经营手法 > 推荐序 一灯照隅 万灯照世

推荐序 一灯照隅 万灯照世




判断基准是哲学核心


从2005年开始,我花了大约一年时间,写了《稻盛和夫成功方程式》这本书。为此,我认真阅读了当时可以找到的稻盛先生所有的著作和讲演。承蒙稻盛先生亲自推荐,这本书还用日文在日本出版并畅销。

从2009年开始,我又翻译和编译了稻盛先生的《活法》《干法》等21部著作。可以说,我对稻盛先生的思想和语言已经相当熟悉了。尽管如此,在翻译(和审译)“稻盛和夫经营实录”系列著作的时候,我仍然常常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绝,感动不已。我想,这是因为书中跃动着的活的灵魂触及了我的心弦。

稻盛先生是企业家中的哲学家。他心中总是持有两种互相对立的思想,并随时都能正常地发挥两者各自的功能。这就是哲学和哲学家的魅力。

“稻盛和夫经营实录”系列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跨越了40余年,包括《赌在技术开发上》《利他的经营哲学》《企业成长战略》《卓越企业的经营手法》《企业家精神》《企业经营的真谛》共6本书,涉及经营和人生的方方面面,内容非常丰富。

内容虽然丰富,但是稻盛哲学的核心可以浓缩为一句话,“判断事物的基准是:作为人,何谓正确”。换一种说法就是,把善恶而不是得失作为判断和行动的基准。

这一哲学贯穿在该系列55篇讲演的每一篇中,让每一篇都成为经典,使人读之如沐春风。

“一言兴邦”,破产重建的日航,就因为32000名员工学习、掌握并实践了这一哲学,仅仅1年便起死回生,经营业绩连续6年在全世界航空业遥遥领先。在实现全体员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幸福的同时,日航对客户、对社会做出了贡献。

可以设想,如果全世界的人都实践“作为人,何谓正确”这一哲学,那么人类将会升华,人类社会将会进入更高阶段的文明。



MBA的缺陷


1982年,通过选拔考试,我被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派往日本东京的生产性本部学习企业诊断。学习内容主要是科学管理的分析技术和技法,基本上就是MBA的那一套,比如对作业人员的工作乃至动作进行细致的分析测定,对生产工序进行观察分析,对设备运转率进行测定分析,对产品和市场进行细分以及对企业的收益性、成长性、安全性等进行财务分析,等等。

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企业都是全民所有制或集体所有制,用的是所谓传统的管理方法。当时适逢改革开放之初,随着市场竞争机制的导入,对于这一套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目标管理、精益管理等的技术技法,大家觉得很新鲜。后来如雨后春笋般,各种商学院都教这些课程,大同小异。

但是,这一整套从西方,主要是从美国引进的科学的分析技法有一个缺陷。依靠这些分析技法,并不能分析出企业家为什么要办企业,企业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也分析不出企业家应有的人生观、价值观乃至企业家的人格,更分析不出企业员工的意识状况,而这些对于企业经营至关重要。现在我们的企业里发生的各种问题,乃至许多闻名世界的大企业发生的舞弊丑闻,其根本原因就在这里。这不是什么科学或科学水平高低的问题,而是有没有正确的企业哲学的问题。

特别在2008年,发端于美国的金融风暴席卷全球。这场危机的本质是贪得无厌的资本主义的暴走狂奔。资本主义的精英们使用现代最尖端的金融技术,靠所谓虚拟经济,以钱生钱,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结果造成了世界性的经济混乱和萧条。

自由竞争的市场原理、股东利益的最大化以及绩效主义,一方面搞活了经济,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刺激了人的欲望,造成了严重的贫富差异,制造了社会动荡的根源。高度膨胀的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在破坏人心的同时,也破坏了环境。在企业里,过度的绩效考核往往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赤裸裸的、庸俗的金钱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