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散文 > 卓越企业的经营手法 > 石油危机的经验

石油危机的经验




我想稍微说一说石油危机时京瓷的经验。

当时的日本处于经济的高速增长期,员工工资每年大幅上涨。但遭受石油危机的冲击后,我决定从社长开始一直到系长,所有管理人员全部降薪,我是社长,降30%,减得最少的系长降7%。

虽然实施了降薪,但第二年基薪上调的时间迫在眉睫。我在1974年年末向京瓷工会提出了冻结加薪的请求。因为工会理解京瓷公司的劳资是一心同体的,所以接受了我1975年冻结加薪的要求。当时日本许多企业因加薪问题产生不和谐的声音,劳动争议频繁发生。在这种情势下,京瓷却很快协调好了劳资关系,公开提出了冻结加薪的决定。

当时京瓷工会的上级团体批判京瓷工会的决定,并施加压力。但京瓷工会决不屈服,“我们劳资同心协力保护企业,从现在企业的环境来看,冻结加薪并不过分。如果你们不接受我们的决定,彼此分道扬镳吧”,京瓷工会毅然退出了上级团体。

我衷心感谢工会,不久随着经济恢复,企业业绩上升,我不仅将定期奖金大幅提高,而且支付了临时奖金。在这之上,1976年我再将1975年冻结的部分加算进去,支付了2年的22%加薪,以此来报答员工和工会对我的信任。

就这样,通过萧条的考验,劳资间牢固的信赖关系得到确认,同时,在这期间的1975年9月,京瓷的股价超过了长期雄居日本首位的索尼,达到了日本第一。

我认为这也是经营者与员工齐心协力共同经营所获得的成果。同时我坚信,正是靠这种心与心结成的牢固人际关系才有企业后来的发展,才有了今日的京瓷公司。



每次克服萧条都巩固了经营的基础


我们京瓷公司就因为认真实践了上面讲的一条预防策略和五项对策,不仅克服了多次的经济萧条,而且每一次突破萧条的困境都巩固并强化了企业的经营基础,使京瓷能够顺利成长发展直到今天。

正如开头所讲,这次世界性的经济萧条还没有明确见底。但是前景越是不透明,越是要回到经营的原理原则,就我刚才所讲的几条,一心不乱地努力实践,我想这应该是很重要的。

樱花在春天开,据说冬天越是严寒,春天越是樱花烂漫。企业也好,个人也好,都要把逆境作为动力,实现更大的飞跃。

我从自己粗浅的经验中讲述了应对萧条的策略,希望对在座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各位企业家能够有所启示,同时也希望能够对发展中的中国经济进一步的发展做出微薄的贡献。这就是我的愿望。讲演到此结束。

要点

要以积极开朗的态度去突破困境。萧条越是严重,我们越是要咬紧牙关,坚韧不拔,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闯过这道难关。决不悲观,必须以积极开朗的态度应对难局。



“萧条是成长的机会”,企业就是应该通过萧条这样一种逆境来谋取更大的发展。



企业的发展如果用竹子的成长做比喻的话,克服萧条就好比造出一个像竹节那样的“节”来。经济繁荣时,企业只是一味地成长,没有“节”,成了单调脆弱的竹子。但是由于克服了各种各样的萧条,就形成了许多的“节”,这种“节”才是使企业再次成长的支撑,并使企业的结构变得强固而坚韧。



将萧条视作机会,重要的是在平日里打造企业高收益的经营体质,高收益正是预防萧条的最佳策略。



高收益是一种“抵抗力”,使企业在萧条的形势中照样能站稳脚跟,就是说企业即使因萧条而减少了销售额,也不至于陷入亏损。同时,高收益又是一种“持久力”,高收益的企业有多年积累的丰厚的内部留存,即使萧条期很长,企业长期没有盈利,也依然承受得住。另外,此时经营者可以下决心用多余的资金进行设备投资,因为萧条期购买设备比平时便宜许多。



萧条时期,全体员工都应成为推销员。员工平时有不同的岗位,平时都会有好的想法、创意、点子,这些东西在萧条时期不可放置不用,可以拿到客户那里,唤起他们的潜在需求,这件事全体员工都要做。



营销的基本态度就是要当“客户的仆人”,只要是为了客户我们什么都干,完全像一个仆人。缺乏为客户尽心尽力的精神,想要在萧条期获得订单是不可能的。



正是在萧条期让全体员工都懂得要订单有多难,经营企业有多难,特别是营销部门以外的干部,让他们有切肤般的体验是很重要的。



萧条时期全力开发新产品非常重要。平时因工作忙碌而无暇顾及的产品,没空充分听取客户意见的产品,都要积极开发,不仅是技术开发部门,营销、生产、市场调查等部门都要积极参与,全公司团结一致共同开发。



萧条时期竞争愈加激烈,眼看着订单数量和单价不断下降,这时仍要维持盈利,必须彻底削减成本,成本的下降程度要大于价格的下降才行。



在萧条期,企业在价格低、销售额低的情况下仍能产生利润,这种肌肉型的企业体质一旦形成,当经济复原、销售额恢复时,就会成为高收益企业。



全体员工非常认真,努力降低成本。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萧条才是企业彻底削减成本的唯一的机会。当萧条降临,企业努力削减成本就不是迫不得已的、消极的对策,而是企业为了再次飞跃而采取的积极主动改进经营的对策。



必须在萧条期仍然保持高生产率,这一点非常重要。因萧条而订单减少,要干的活少了,如果仍然由过去同样多的人来生产,制造现场的生产效率会下降,车间里的工作气氛会松弛。这种情况下,应该把多余的人从生产线上撤下来,维持制造现场的紧张气氛。



萧条是考验劳资关系的试金石。在困难的局面之下,职场和企业的人际关系受到考验,同甘共苦的人际关系是否真的已经建立,职场的风气、企业的风气从正面受到考验。从这个意义上讲,萧条是调整和再建企业良好人际关系的绝好机会,经营者应趁此机会努力营造更优良的企业风气,这一点十分重要。



经营企业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经营者与员工的关系问题。经营者要爱护员工,员工要体谅经营者,互相帮助,互相扶持,必须建立这样的关系。不是资本家和劳动者的对立关系,而是劳资双方持有同样的观点,共同谋求企业的发展,应该形成这样的企业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