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腾讯传 > 第9章 空间:有别于Facebook的社交模式

第9章 空间:有别于Facebook的社交模式




中国的成功——部分归结于腾讯的成功——表明,“虚拟商品”很可能意味着巨大的商机。

——玛丽·米克(摩根士丹利女分析师)

QQ空间是一个意外,我们很偶然地闯入了社交网络的年代,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刘炽平



“一个大号的QQ秀”


香港人汤道生于2005年9月底入职腾讯,那时他一句普通话都不会说。他刚从美国搬回香港时,每天坐大巴来回,路上要花去三个小时,生活上有不少变化。汤道生毕业于密歇根大学电子工程系,其后一边在斯坦福大学修读研究生,一边在甲骨文公司工作,专攻数据库与企业管理应用,也熟悉通信网络与邮件系统技术。

受刘炽平邀约,汤道生加入腾讯,他被分在架构部。“前两个月主要是在熟悉QQ的技术架构,并通过拼音输入法学习普通话。”

到年底,主管互联网增值业务的高级副总裁吴宵光突然闯进他的办公室,对他说:“Dowson,互联网事业部有一个项目,现在遇到不小的麻烦,你去帮帮忙吧。”

遇到麻烦的是QQ空间。架构部已经派过两批人前去增援,都无功而返。汤道生随即被调入互联网事业部,出任QQ空间的技术总监。

QQ空间是吴宵光部门应对新变化的一次尝试,它只是一个部门级的产品,谁也没有料到,腾讯将从这里杀出一条血路。

在整个2005年,当腾讯与MSN为争夺即时通信客户端打得不可开交之际,互联网世界却在此时发生着另一场更为剧烈的转型,一种被称为社交网络的怪物诞生了,它将从底层上攻,击穿被巨人们控制着的世界。

在中国,最早被网民接受的带有社交性质的产品是博客。2003年6月,一位叫“木子美”的女网民在中国博客网发表网络性爱日志,从而引起全社会对“博客现象”的讨论,从此每一个网民都成为内容的创造者,互联网进入了一个草根狂欢的世代。

在2003年年底和2004年年初,美国相继诞生了My  Space和Facebook,前者迅速引爆了流行,后者则在2007年之后取而代之。在亚洲地区,韩国的赛我网(CYworld)早在2001年就设计出了“迷你小窝”的网上个人空间,两年多后,随着博客和交友概念的潮流化,赛我网成为韩国最大的在线社区。

2004年12月,在战略发展部的主导下,互联网增值部门开始立项,团队很快搭建起来,许良作为总负责人,时任QQ产品经理的林松涛被调来带领产品开发工作,但在研讨新的产品方向时大家却面临选择。

根据许良的回忆:“当时被拿出来讨论的两个模式,分别是博客和赛我网,我们并没有注意到Facebook。”博客有太强的媒体化属性,与会者几乎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相对的,赛我网模式却并不陌生。

“其实,我们可以做一个大号的QQ秀。”一位技术人员叫道。

他的看法得到了大家的应和。但在策划的过程中,林松涛和产品团队逐渐发现,只是加强版的QQ秀是远远不够的。首先,即便用户秀自己也是要基于社交的基础,QQ秀天然成长在QQ平台上,而QQ空间需要营造自己的社区氛围与互动方式。其次,秀的方式也要与时俱进,不能只是选择图片这么简单,需要用户有更深入的参与和内容贡献。最后,要想让用户为这些装饰性增值服务付费,需要培养用户的归属感,要让用户真的觉得这是自己的家,所以团队决定把QQ空间定位成“展示自我和与他人互动的平台”,走上了一条与博客、赛我网都不同的道路。

QQ空间一开始的数据表现出乎意料的好,用户快速增长,活跃度很高,甚至收入也超出预期,但很快问题也出现了。

被研发出来的早期QQ空间产品更像是一个多功能的个人主页系统,拥有换肤、日志、相册、留言板、音乐盒、互动、个人档等10多个功能,在技术上,这算是一个比较大型的网页类项目。然而,对于只做过客户端产品的许良团队来说,没有预料到运营的复杂性。当用户增加到60万人同时在线的时候,系统就跑不动了。尽管看上去QQ空间就是一些网页的集合,可是用户的使用习惯却不同,用户生成内容(UGC)大量产生,尤其是照片的上传量几何级增加,原来的底层设计没有考虑到这样的压力,所以,速度就变得非常慢。

汤道生到了项目组后,首先修改了技术攻关的流程。“之前的做法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打到哪里,改到哪里,而我在美国工作中用到的是数据化管理方式,就是系统性地思考问题,把所有细节都排列出来,然后按照先后节奏,精细化地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发现‘看不见的问题’。”

在汤道生的主导下,QQ空间进入一个快速迭代的阶段:2006年4月,QQ空间发布3.0版,完成全面架构、性能优化;6月,发布4.0版,推出全屏模式;7月,空间日志新版文本编辑器发布,支持动画、音频等多媒体内容;9月,推出信息中心及好友圈。虽然当时行业对SNS产品的定义还不太清晰,但QQ空间已经具备了不少好友间互动的功能,比如在QQ客户端的好友列表上,每当好友更新了日志或发了照片到空间,好友头像旁边的黄星星都会闪动,引导好友去查看与评论。其实这就是后来每个SNS产品都必备的“好友动态”的雏形,说起来比Facebook推出News  Feed功能还要早。

也是在9月份,在微软中国负责MSNSpaces业务的郑志昊也被吴宵光招进了腾讯,协助汤道生推动SNS业务的发展与布局。QQ空间的注册用户数在第三季度突破5000万,月活跃用户数约2300万,日访问人数超过13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