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腾讯传 > 美国大学与中国网吧

美国大学与中国网吧




在对QQ空间的运营模式进行了系统性描述之后,接下来的故事则与竞争有关。QQ空间的敌人出现在2006年年底。郑志昊说,他是在深圳城中村的一间网吧里发现了这一可怕的事实。

与汤道生一样,在加入腾讯之前,郑志昊在美国已经生活了10多年,他习惯穿西装打领带、做事有板有眼,喜欢坐在星巴克里与人阔论互联网的未来。入职腾讯后,有同事建议他:“你应该去网吧看看。”郑志昊说,他对中国互联网的真正认识,是从那一刻开始的,正是在那个阴暗的角落,他发现了QQ空间最凶悍的敌人。

那天晚上,郑志昊独身前往深圳城中村的一家网吧,去之前,他听从同事的意见,脱掉了西装,解去领带,穿上了运动鞋,原因是“如果遇到打劫,可以跑得快一点”。

深圳是一个迅速扩张中的移民城市,随着城区规模的扩展,来不及拆迁的农民和他们的村庄被包围在城市之中,构成一个独特的“城中村”景象。这里街道狭窄,到处是违章建造的铁皮屋,除了原住民,更多的居住者是贫穷的外来打工者、无业游民,甚至还有小偷。因为治安非常差,几乎所有的楼房都装上了铁窗。

郑志昊去的是一家非常不起眼的网吧,那里灯光暗淡,扑鼻而来的是墙纸发霉、劣质烟味和臭脚丫混杂的奇怪气味,几十台电脑发出鬼火般的蓝光,屋里的人都很安静,安静得像一群被欲望禁锢着的少年鬼魂。对于在美国西部生活多年的郑志昊来说,他如同走进了好莱坞电影中的伦敦地下城,这是一个陌生的、见不得光的暗黑世界。

在2006年年底,类似郑志昊走进的网吧,遍布中国各地,总数约14.4万家,拥有电脑657万台。而且这个数据每年仍在急速增长,其峰值出现在2009年,网吧总数为16.8万家,拥有电脑1260万台,每年约有1.5亿人在这里上网。这些网民的特征是“三低”——低年龄、低学历、低收入,平均年纪为18岁到20岁,大多为没有收入的学生和打工者。这些网吧大多出现在城郊接合部或大学附近,平均拥有电脑100台左右,不过也有超大型的。2006年年底,在山东济南就出现了号称全球最大的网吧“巨龙网吧”,拥有1777台电脑,营业面积达到5688平方米,集超市、美食城、台球等多种服务于一体。

这10多万家大大小小的网吧,正是中国互联网的基础盘。“得网吧者得天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一个从不被公开讨论的中国秘密。

对于诞生于硅谷及西雅图的美国公司,这是一个不容易理解的事情。

纵观美国的互联网历史,大学是所有技术、消费属性和文化的孵化之地。全美有2700多所四年制大学,任何互联网产品只要占领了其中的1/3,或者在排名前100的大学中“引爆流行”,便足以成就一家让资本趋之若鹜的大公司。可是在中国,如果你的产品不能出现在那10多万家网吧的桌面上,那你永远是在自娱自乐。

高学历的美国大学生与“三低”的中国网吧人,让这两个国家的互联网世界隔洋相望。

当郑志昊走进深圳城中村网吧的时候,正有一家创业不久的公司,在这里悄悄地发动对腾讯的攻击。在郑志昊的印象中,过去那么多年里,唯一对腾讯的基础用户构成过冲击的,便是这家叫51的年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