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腾讯传 > 广点通:“效果广告”的逆袭

广点通:“效果广告”的逆袭




从2010年起,汤道生开始领导互联网增值业务部门,这时他的普通话已经比较流利了,甚至可以讲拗口的冷笑话。对于技术出身的他来说,同样面临着如何提高流量效益的命题。于是,广点通出现了。

与传统意义上的新闻门户相比,以QQ系列为主力产品的社交平台一直没有找到适合的广告投放模式,这使得腾讯每天数以百亿计的流量白白浪费。是大数据挖掘这个新技术工具的出现,为汤道生辟出了一条新路。

与刘胜义的“把投放权还给广告主”的理念如出一辙,广点通的模式也是把腾讯庞大的流量资源释放出来,给广告主一个自由配置和投放的权利。而它的理论基础,则是当时还非常陌生的大数据挖掘,为此汤道生组织了一个精干的小团队,对流量属性和价值进行了一次系统开发。

在很长的时间里,互联网广告被两种模式所统治。

第一种是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所推行的“门户广告”,从广告受众角度看,门户广告与传统媒体广告,如电视、报纸等没有本质区别,主要以Banner形式展现,由于难以细分访客,更多依靠媒体属性和影响力展示,通过广告曝光数量衡量广告效果。

第二种是搜索引擎网站为主导的“搜索广告”。2005年以后,网络广告开始有了良性的大发展,谷歌、百度及阿里巴巴成为这个时期的典型代表,根据用户搜索关键字展示相关广告内容,从此网络广告开始进入精准营销时代。

区别于“门户广告”和“搜索广告”,广点通提出了“效果广告”这个全新的概念。

广告商在投放中从“时间购买”升级到了“效果购买”,更加强调凭借广告产生的效果而计算广告费用。广点通根据用户属性和好友群体推荐并展示广告内容,访问同一界面的不同用户,看到的是为其量身定制的不同的广告,在增强广告人性化和交互式体验的同时,通过用户的社交属性和好友关系链进行影响力放大和辐射。对于用户来说,只会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广告,对于广告客户来说,省掉了被浪费的广告费。

广点通率先在QQ空间上线,广告主为单次有效浏览买单所支付的成本很低。这一化整为零、靠效果来刺激投放的模式,很快受到了广大中小广告主的欢迎。2011年之后,广点通覆盖的流量从空间Web流量扩展到QQ客户端、手机QQ空间等多终端跨屏平台,开放的优质流量达到每天百亿人次以上,提供多种形式和场景灵活选择。这一新模式极大地刺激了腾讯的广告业务,到2012年,腾讯的网络广告整体收入第一次历史性地超过了新浪网。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新媒体的热潮迅速从PC端迁移到移动端,从门户到社交,从移动到众媒,资讯的组织形式从时间线演变成兴趣点,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内容平台变成了新时代下内容供给的中枢,内容可以实时和智能地匹配给读者。在这种趋势下,以“个性化”“算法推荐”为特点的兴趣类阅读产品迅速兴起,又把聚合平台这一类别的资讯APP往前推进了一步。

刘胜义领导下的腾讯网络媒体一直洞察趋势且不断升级,在腾讯新闻客户端成为各大移动应用市场第一的同时,又紧贴趋势推出了定位为兼容海量、娱乐化、碎片化的兴趣阅读产品“天天快报”,其通过“芒种计划”与企鹅媒体平台,聚合海量内容,通过“精准算法+运营”进行内容推送,让不同兴趣圈层的读者,都能各自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截至2016年上半年,腾讯新闻已经稳居行业第一多年,而“天天快报”也在短短一年之内迅速崛起,占领了市场第三的位置。“腾讯新闻+天天快报”的双引擎策略,使得腾讯牢牢占据了新闻资讯客户端前三名中的两席,实现了向移动端的迁移式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