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腾讯传 > 正面冲突:电脑管家与隐私保护器

正面冲突:电脑管家与隐私保护器




在腾讯的产品版图上,安全软件是一个不被重视的小角色。就如同在一家大机构里,你从来不会把门卫室当成战略部门。

最初诞生于2006年12月的QQ医生是为防范QQ账号被盗而推出的,它被嵌入在QQ2006登录框中,帮助用户快速扫描,以确定无盗号木马,这是一款“专业查杀QQ盗号木马”的工具。在其后的几年里,QQ医生经历几次迭代,但都毫不起眼,无惊人之举。

到2009年11月11日,QQ医生推出3.1版本产品,新增用户反馈专区,支持界面换肤,仅隔10天后,QQ医生3.2版本发布,推出诺顿防病毒软件半年免费特权。在外界看来,3.2版本的界面及功能酷似360,似乎腾讯又一次在施展它的后发战略。到2010年春节期间,QQ医生利用QQ平台发动了一次强势推广,市场占有率迅速提高。

这一切使周鸿祎敏锐地意识到了威胁,一些正在休假的员工被紧急召回,也是从这时开始,腾讯替代百度,成为周鸿祎真正的心头大患,一个正面战场的局面日渐变得清晰起来。

随后的几个月里,腾讯的“小步快跑,试错迭代”战略让周鸿祎在应对上越来越吃力。

2010年5月31日,腾讯将QQ医生升级至4.0版并更名为“QQ电脑管家”,新版软件将QQ医生和QQ软件管理合二为一,增加了云查杀毒、清理插件等功能,由此全面涵盖了360安全卫士的所有主流功能,其用户体验与360几乎一致。到9月22日中秋节,QQ电脑管家再次升级,又增加系统漏洞修补、安全防护、系统维护等功能。到这时,双方的矛盾日益变得难以调和。

腾讯在杀毒市场的斜刺出手,在很多业界观察家看来一点也不陌生,如果不出意外的话,QQ电脑管家将首先在QQ体系内完成对360安全管家的替代——这意味着后者将被驱逐出全国最大的社交用户网络,然后,前者有可能进而对外渗透,作为一个独立的安全软件产品直接威胁360的生存。

“360会成为QQ杀戮名单上的下一个牺牲者吗?”在2010年的夏秋之际,这是很多人所好奇的问题。在周鸿祎看来,此时的他处在“自卫反击”的位置上。从竞争的角度分析,360有着先天的弱势:战斗在对方的领地上进行,在技术上几乎没有决定性反超的可能,而且在资本、人力、用户关系上,这都将是一场不对称的战争。

日后,周鸿祎曾披露过一个细节:在9月上旬,他曾用短信的方式向马化腾提出一个合作方案,即由腾讯投资360,360则“做出一个拦截百度的东西,先打它的医疗广告,打掉它30%的收入”。周鸿祎还表示愿意帮助腾讯投资迅雷等其他互联网公司,“其他的企业都建立在你的平台上,这样既有创新,腾讯又仍然是第一大公司”。马化腾拒绝了周鸿祎的建议,理由是“这些公司没有价值”。

在求和不成的情景下,除了置之死地的凶猛之外,这位湖北人已无任何可以凭借的武器。

接下来发生的情景出乎所有观战者的意料。

就在中秋节过后的9月27日,360突然发布直接针对QQ的“360隐私保护器”,同时在360网站上开设《用户隐私大过天》的讨论专题网页,其中汇集了大量针对性的文章,标题都带有强烈的谴责口吻,如《QQ窥探用户隐私由来已久》《QQ侵犯用户隐私》《QQ承认窥探用户隐私》《QQ窥私目的》《请慎重选择QQ》《多款软件曝QQ窥私》等等。它们均以毋庸置疑的口吻谴责QQ在未经用户许可的情况下偷窥用户个人隐私文件和数据。同时,360还推出了“谁在偷窥你的隐私文件——传图得iPhone4”的有奖晒图活动。

在一篇题为“360隐私保护器发新版,增加监测MSN、腾讯TM、阿里旺旺功能”的文章中,作者写道:“360隐私保护器的发布终于捅破了这层窗户纸,该软件的第一版针对网民投诉最多、用户量最大的聊天软件QQ进行监测,实时记录QQ对用户电脑隐私文件的‘窥视’行为”,“据悉,目前已有数百万网民下载使用了360隐私保护器,结果令人触目惊心。从网友们贴在论坛、微博等各处的截图中可以看到,QQ通常在运行数分钟后就会访问用户硬盘的千余个文件,其中与聊天服务完全无关的项目动辄达到100项以上,包括大量用户私人的图片、文档、网银文件等隐私数据”。

在另外一篇标示为“360隐私保护器”软件开发小组的博客日志中描述道:“360安全中心近期接到大量用户投诉,称某聊天软件在未经用户许可的情况下偷窥用户个人隐私文件和数据。没错,这——是事实”,“腾讯公司能否告诉广大网民,目前曝出的大量QQ‘窥私’行为,哪些是别人干的?哪些是QQ自己干的?实际上,这些行为都是QQ自己干的”。

在揭露和谴责了QQ的“窥私行为”之后,360公司宣布“360隐私保护器”将能实时监测曝光QQ的行为。当用户安装了“隐私保护器”软件后,在初始界面右侧就可以看到一段提示:“个人电话、证件号码、上网和聊天记录等隐私泄露事件大多与某些软件偷窥电脑信息有关,无数网民因此深受广告骚扰、欺诈威胁”,“360隐私保护器会如实记录某些软件访问用户隐私信息的可疑行为,并对可能泄露您个人隐私的操作做标红提醒”,而当用户使用隐私保护器对QQ软件进行监测后,又会得到显示“共有N个文件或目录被QQ查看过,其中M项可能涉及您的隐私”。360公司所推出的“隐私保护器”以及在网络上对腾讯的污名化攻击,如同投掷了一颗超级震撼弹,顿时引起QQ用户的担忧和恐慌。在一个公民社会中,隐私被视为人权保障的基本项,若腾讯真的如同一位“老大哥”一样日日窥视着用户的隐私,那么,中国的互联网显然是一个邪恶的世界,腾讯自然罪不可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