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腾讯传 > 宿敌的出现:从制毒者到杀毒者

宿敌的出现:从制毒者到杀毒者




在“狗日的”事件之后,腾讯似乎并没有意识到更严重的危机的逼近,甚至从表面上看,它仿佛鲜衣怒马,大杀八方。

在上海举办的第41届世界博览会上,腾讯作为“唯一互联网高级赞助商”风光一时,它得到了不少独家的新闻资源,却引起一些网站的不满。2010年8月,一年一度的互联网大会在北京举办,由于主办方中国互联网协会给予了腾讯过多的“展示资源”,引起其他互联网企业的极大不满。媒体报道称:“腾讯花了120万元得到主办方的各种‘特殊’资质及报道资源,包括本届互联网大会的官方战略合作门户、官方指定独家合作新闻中心以及官方指定独家合作微博等。腾讯在会场内外包下12块大屏幕,用于播放腾讯对此次互联网大会的报道及腾讯的相关内容。新浪、搜狐不满腾讯‘霸道’,欲退出逼宫互联网大会。”在8月13日大会召开当日,新浪、搜狐两大新闻门户果然拒绝进行报道,曹国伟、张朝阳、马云及陈天桥等往年必到嘉宾也纷纷缺席。

中国的古人曾经发明过很多形容词来描述强者的窘境,比如“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至刚易折,上善若水”,此时的腾讯确乎处在了“独秀”与“易折”的处境,否泰转换乃世事最为寻常的轮回,无非当事者往往渺然其中而已。对环境危机缺乏敏锐性的腾讯注定将遭遇一次致命的攻击,其唯一的悬念仅仅是,谁将是攻击的发动者以及它将以怎样的方式、从哪个角度发起攻击。

这时候,轮到那个比马化腾年长一岁的湖北人周鸿祎出场了。在2010年的9月到11月间,他所创办的奇虎360公司与腾讯展开了一场轰动一时的用户争夺大战,时称“3Q大战”。

在此之前,周鸿祎与马化腾的第一次见面是在2002年9月的第三届“西湖论剑”上。面对周鸿祎的调侃,小马哥无言以对。在此之后,周鸿祎似乎就撞上了“霉运”——2003年,3721公司被雅虎收购,3721改名为“雅虎助手”,周鸿祎被任命为雅虎中国区总裁,然而他那种我行我素的性格在掣肘颇多的国际公司中实在无法适应。到2005年8月,随着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雅虎在中国搜索市场上的地位被持续削弱,杨致远终于失去了耐心,雅虎中国被作为交易筹码“下嫁”给了阿里巴巴。周鸿祎与性格同样戏剧化的马云水火不容,关系迅速恶化。几个月后,周鸿祎出走雅虎,先是以投资合伙人的身份加盟IDG,随即又退出,成为天使投资人,先后投资了火石、迅雷、康盛创想等互联网企业。到2006年3月,他出任奇虎董事长,开始二次“创业”。

奇虎早期的主营业务是做一个问答网站,周鸿祎投入巨大却收效惨淡。此后,他聚焦于奇虎内部的一个不起眼的小产品——360安全卫士,决定专注于杀毒领域。当时,中国的互联网几乎是一个被流氓软件统治的世界,由周鸿祎等人开创的插件模式正传播得如火如荼。在用户不知情乃至不情愿的情况下,大量的“流氓软件”被强行安装进用户电脑,其技术水平之高,一度连IT高手都无法卸载。在那一时期,用户必须每隔3个月就重装一次系统,而重装的过程有可能是新的流氓软件入侵的过程。正是在这一市场背景下,在中国的第三方杀毒软件市场,周鸿祎本人是流氓软件的“教父”之一,制毒者反身成为一位杀毒者。

从2007年起,奇虎推出360杀毒软件测试版;2008年下半年,周鸿祎突然宣布360杀毒软件永久免费,与此同时,360悄然进入浏览器市场。4

很显然,免费战略起到了奇效。在2008年,360浏览器的用户数为1800万,一年后,这个数据就增长到了1.06亿,周鸿祎硬是在一个不被巨人看到的小市场里撑出了一个亿级规模的流量空间。到2010年前后,360通过开放平台,引入网页游戏、团购网站、软件及应用等众多第三方合作伙伴,实现了出人意料的收入,其网络服务收入达到5300万美元,实现净利润850万美元。在安全需求上的单点突破,让360迅速覆盖电脑客户端。

在2010年年初,已然坐拥亿级用户,却在一个偏僻之角不为人所关注的周鸿祎已经在考虑如何进击“中原”,他是一个攻击性极强的人,渴望功名与荣耀。在一开始,周鸿祎的首选攻击对象是百度,源于当年3721及雅虎中国在搜索市场上完败于百度的前耻。在他看来,此败非战之罪,而是腐朽的国际公司在决策及执行上的无能所导致。因此,周鸿祎在公开场合从来不掩饰他对李彦宏的不忿,常常指名道姓地予以嘲讽和指斥。而他确乎也找到了百度的软肋:无底线的竞价排名,特别是在医疗产业,一大批福建莆田人创办的劣质医院祸害民间。周鸿祎要“替天行道”,开发出一个基于口碑的搜索排名工具。

这一“行侠行为”的背后其实有着一个十分惊险的商业逻辑:360一旦成为百度竞价排名的“道德筛选者”,后者无疑将沦为360的“次级平台”。在2010年开春后的一段时间里,周鸿祎一直在对来访者讲述着这个想法。

然而,到了2010年春节后,腾讯在安全软件市场上的频繁举动,让周鸿祎突然转变了攻击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