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腾讯传 > 舆论突袭:“狗日的”腾讯

舆论突袭:“狗日的”腾讯




对腾讯压抑已久的不满,终于以一种非常戏剧化的方式被释放了出来。

2010年7月24日,各大网站突然被一篇檄文般的长文覆盖,它的标题十分血腥且爆出粗口——《“狗日的”腾讯》。这是两天后正式发行的《计算机世界》周报的封面文章,被提前贴到了网上,在同时曝光的周报封面上,围着红色围巾的企鹅身上被插上了三把滴血的尖刀。

记者许磊写道:“在中国互联网发展历史上,腾讯几乎没有缺席过任何一场互联网盛宴。它总是在一开始就亦步亦趋地跟随,然后细致地模仿,然后决绝地超越……实际上,因为腾讯在互联网界‘无耻模仿抄袭’的恶名,使得腾讯全线树敌,成为众矢之的。当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开始时时提防着腾讯的时候,腾讯将不再像以前那样收放自如。”

在这篇报道中,记者描述了业界对腾讯的种种恐惧之情:

——7月9日,腾讯QQ团购网上线,这让美团网CEO王兴如闻惊雷,也如坐针毡。3月初上线的美团网是国内第一家团购网站,创立仅仅4个月,已经能够盈亏平衡。而就在这时候,一直悄无声息的腾讯杀了进来,这让王兴完全猝不及防,也让处于草创时期的数百家团购网站倒吸了一口凉气。

——同样是在7月初,腾讯旗下小游戏平台3366上线公测,它在游戏种类和网站设计上与市场上的另一家小游戏平台4399“几无二致”,后者的月营收已达3000万~5000万元,正在筹备国内A股上市,而腾讯的参战将可能让此计划“永远搁浅”。

——在棋牌游戏大战中一败涂地的鲍岳桥离开联众之后,成为一名天使投资人。他告诉记者,现在他做投资的原则之一就是:只做腾讯不会做、不能做的项目。所以3年来,他绝对不碰游戏,已经投资的医疗器械和数据存储项目都跟腾讯毫无关联。

——在各大视频网站因为版权打得不可开交、频频对簿公堂之时,同样有一种声音在业内流传:无论你们现在打得多欢实,等市场培育得差不多了,就该轮到腾讯来收场了。事实确实如此,QQLive的平台早就搭好了,拼版权,中国的互联网公司谁敢说自己比腾讯更有钱?

“只要是一个领域前景看好,腾讯就肯定会伺机充当掠食者。它总是默默地布局、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你的背后;它总是在最恰当的时候出来搅局,让同业者心神不定。而一旦时机成熟,它就会毫不留情地划走自己的那块蛋糕,有时它甚至会成为终结者,霸占整个市场。”许磊用一种近乎绝望的口吻写道。他还在报道中引用了新浪网总编陈彤在6月29日对腾讯的“匿名诅咒”:“某网站贪得无厌,没有它不染指的领域,没有它不想做的产品,这样下去物极必反,与全网为敌,必将死无葬身之地。”

根据许磊的采访所得,他认定腾讯的核心能力就是“抄袭”。“腾讯从来不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却总能在成熟的市场中找到空间,横插一杠子。然而它选择的路径也使其饱受争议,那就是模仿,有时甚至是肆无忌惮地‘山寨’。从模仿ICQ推出自己的第一款产品OICQ(腾讯QQ的前身)开始……无一不是‘山寨货’,这也是腾讯遭人恨的根本原因。”记者还引用了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主任胡延平对腾讯创新能力的质疑,说它不仅不是卓越创新者,反倒是中小互联网企业的“创新天敌”。

《计算机世界》的这篇报道在杂志正式发行前两天便被贴到了中国的每一个门户网站上,它如同一篇不容争辩的“檄文”,让腾讯陷入空前的舆论围攻之中。一位腾讯高管对我回忆了马化腾读到这篇报道时的反应:在紧急召开的总裁办公会上,众决策人面前都摆着一封复印件,在长达一刻钟的时间里,没有人发言。最后,马化腾开口了,他喃喃自语:“他们怎么可以骂人?”

在那次总裁会上,没有人提出哪怕一个有效的应对策略,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在动机的猜测上:“原本应该7月26日才上街的周报,为什么会提前两天就被挂到了网上?这是谁干的?”在公关部的安排下,腾讯在7月25日当天晚上10点半就发表了一则《公司声明》,内称:“《计算机世界》作为专业媒体,竟然在未对腾讯进行任何采访的情况下,用恶劣粗言对待一家负责任的企业,用恶劣插画封面来损害我们的商标和企业形象……对于这种行为我们严正谴责,并保留追诉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很显然,这是一则空洞而缺乏实质性内容的声明,它表明腾讯并没有做好如何应对舆论危机的准备。有人观察到一个细节,腾讯官网中的这则声明并没有提供评论入口,即:不让大家在腾讯自己的地盘对这则声明说三道四。

随后几天,从公关部监测到的“舆情”来看,最可怕的事情似乎并没有发生,互联网业界的那些有头有脸的名人或意见领袖们都没有“火上浇油”。

蔡文胜是《“狗日的”腾讯》一文中提及的小游戏平台4399的投资人,他在自己的微博中写道:“说实话,指责腾讯山寨并没有意义,很多企业也是山寨出身,只是腾讯把山寨精神做到极致。如果我们认为腾讯神话不可战胜,只会是自己吓唬自己,没有任何帮助的。”

另一位著名的天使投资人雷军的微博是这样的:“假如腾讯强大的代价是扼杀了产业的创新、破坏了产业的生态链,那么等待腾讯的可能和IBM、微软一样:反垄断法和反不公平竞争法。”一直对腾讯的创新能力不以为然的互联网专家谢文的观点是:“现在的腾讯很像2003年的美国雅虎,攻城略地,威风八面。但是,看看今天的雅虎,就知道没有创新,特别是没有深度的、全面的、平台性的创新,就无法持续领先。”

在马化腾看来,这些观点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狗日的”腾讯》已是最高级别的攻击了,以后的工作是“如何消解此次报道的‘负面效应’”。他没有料想到的是,一次更为精准和凶猛的攻击已在暗处蓄势已久,它正在奔袭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