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腾讯工作法 > 管好程序员

管好程序员




马化腾说:“我是腾讯最大的产品经理,任何一个产品我都会去看。要不然怎么能知道一个产品或者服务到底好用不好用,怎么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在中国市场上有很多款即时通信产品,你不可能每个都用过,而马化腾差不多全都试用过,它们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有问题,他都一清二楚。

在创业早期,马化腾的名片上只是简单地印上了“工程师”的称号。他称自己实际上是个产品工程师。从始至终,马化腾依旧保持着“产品经理”的心态,而且更加专注于技术和细节。

对工作严肃认真的马化腾,更愿意谈论自己每天使用的互联网产品,他爱给自己的产品挑错,一看到成品就知道写代码的人有没有偷懒。

2008年春节前的某天凌晨4点,腾讯即将发布新的QQ版本,负责的技术主管还在加班。此时,他收到了他的老板、腾讯董事局主席马化腾的一大堆问题,从产品界面、用户体验至一些技术细节。马化腾问这位技术主管:有没有进行用户调查,了解新版即时通信的这些问题是不是真的需要改进?

一周后,这位技术主管坐到了马化腾的面前,他告诉马化腾,部分问题可修改,部分问题则不需要修改。因为通过调查,产品原来的设计正是用户需要的。“这件事对我影响还蛮大的,你可以想象,凌晨,蓬头垢面的大老板,布满血丝的眼睛,敲几段意见给员工,那种洋溢的热情真的挺让人感动。”这位主管说。

因为对产品充满了敬畏,所以马化腾才如此认真。当年QQ邮箱脱胎换骨,超越微软,马化腾功不可没。腾讯找出了400多个问题进行优化,其中300多个问题是马化腾自己发现和提出的。虽然360和腾讯打得不可开交,但周鸿祎多次赞扬腾讯的微创新,他内心应该是赞同和尊重马化腾做产品的“拼命三郎”精神的。

行业内公认马化腾是最好的产品经理,不是没有道理的。互联网公司的管理者与其他行业是不一样的,必须亲身站在最前线,体验用户的心理和真正需求,一切围绕产品,将产品的服务做到极致,所有管理和工作都要围绕产品和用户体验展开,不能为了管理人或KPI而管理。

这提醒了很多刚进入互联网行业的公司管理者们,互联网是时刻在变化的,在管理中与其他传统行业有着巨大的区别,不能当甩手掌柜,也不能只关注公司内部的部门和员工,否则,最终的结果就是被抛弃、被淘汰。

产品经理虽然不是老板,却是企业守门员、品牌塑造者,更是营销骨干。一个好的产品经理不但能引导产品的发展,而且能引导公司的发展。因此,产品经理也是一项有成就感的事业,是公司的“无冕之王”,互联网行业内真正成功的产品经理往往能成就一个企业。

核心能力要做到极致,要多想如何通过技术实现差异化,让人家做不到,或通过一年半载才能追上。很多产品经理对核心能力的关注不够,不是说完全没有关注,而是不够到位。马化腾特别强调产品的核心能力。在他看来,任何产品的核心功能,其宗旨就是能解决用户某一方面的需求,如节省时间、提升效率等。而腾讯要做的就是将这种核心能力发挥到极致,通过技术来实现差异化。

这个想法落在产品设计上,就是希望将产品在某一方面的功能做到极致,在产品的硬性指标上给用户更多的惊喜,便于和市场上的其他产品进行区分。马化腾认为,腾讯要做有自己灵魂的东西,否则就会屈居人后。如果让用户失去了体验产品的惊喜,那自然也就失去了客户的认同。

在腾讯,不允许说什么事情在技术上做不到。马化腾经常会直接回复普通员工的邮件,有一件事给员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次,马化腾要求在页面上加某种锚标功能,当用户对页面特定区域进行复杂操作之后,页面能够返回原来触发动作的位置,免得从头再翻。

该员工询问了技术人员,技术人员的回答是:这根本实现不了。于是,该员工回复邮件告诉他说:在技术上不可能实现。

大约两分钟之后,他回复了:你说什么?

该员工突然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只能回信道歉:抱歉,我们去想办法。

过了一阵子,马化腾回复了一封长信:第一段里告诫这位员工,在腾讯,不允许说什么事情在技术上做不到。然后,他在信中列举了三四个部门里的HTML高手,列出他们的名字和GM(GeneralManager,总经理)的姓名(官方账号),要求直接去联络他们,请求他们给予技术上的支持。

有人描述过腾讯做出决策的一个典型过程:从凌晨4点马化腾发出邮件开始,历经总裁、副总裁、总经理、产品经理等几个级别的讨论,到下午3点就可以给出项目的具体排期,总共只用18个小时。如果在技术上遇到难题,那么马化腾会从全公司搜罗技术高手,给予技术支持,同时从不同系统层面来说也有很多资源可供调用。

腾讯的产品线上有1700多个产品,马化腾一直持续关注其中非常多的产品。员工和他写信讨论产品问题非常愉快,基本上就是一个产品经理和另一个产品经理之间的切磋。如果他被一个想法触动,便会立即把邮件升级,拖一堆副总裁、总经理进来,推动事情前进。

作为CEO,他的意见给员工带来的压力很大。但是,如果和他据理力争,坚守底线,他也会做出退让,放手让员工去做。而且,一旦召开某种产品的讨论会,只要他参加,会议上基本上没有废话,从他的发言中可以发现,他总是能很敏锐地抓住产品的要点,在理解上和你相差无几。

所以,腾讯不存在“汇报”一说,不需要向CEO普及常识。他早已经准备好了,只等着与大家直接进行讨论和PK。

几千年以前,我们的先人指着月亮说:“那是嫦娥居住的地方,我们凡人是不能上去的。”几千年后的今天,人类早已成功登陆月球。处于扩张时期的企业,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此时,领导者不能问“为什么做不到”,而是问“怎么样才能做到”。如果一直给自己传递“做不到”的信息,就会越来越没有动力,最终会因为感到绝望而自动放弃。

只有相信自己,相信团队,才能把压力化作动力,最终成就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制作出独一无二的产品。同时,领导者也不能疏远那些在解释“为什么做不到”的下属,如果公司里没人回答这个问题,公司就会在带“病”的状态下发展,导致问题越滚越大。

开发人员要用心思考产品,而不是采取公事公办的态度。你要知道用户、同行会关注你的产品,在这种驱动下,开发人员要有责任心去主动完成工作。不能说等到产品都做好了,送到面前再做。

40%~50%的产品的最终体验应由开发人员决定。产品人员不要介意有些工作是开发人员设计的,只有团队共同参与才能事半功倍,否则做出来的产品一定会比其他竞争者慢半拍。

优秀的产品经理必须具备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思想,现在已经有很多的产品经理接受并认同这种意识,他们开始重视用户研究并且开展用户调查,模拟用户的使用场景,从这些用户角度去设计产品,让这些产品设计更加地贴合用户需求。用户意识可以让产品经理改变闭门造车的现象,并且推动产品设计和用户体验的高速发展。

所以优秀的产品经理的第一要义是对自己的产品负责、对自己的用户负责,而不是对老板负责。一个技术工程师如果只是满足于用一行行代码去堆砌产品功能,而根本不顾及用户的使用体验,不积极地去处理用户反馈,这样的思维方式注定了他做出的产品一定很难被用户接受,更不可能成为一个高水准的产品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