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腾讯产品法 > 微信群的设计

微信群的设计




我们可以试着用一个案例分析来看看在产品设计过程中是如何运用第一性原理的。

不妨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穿越回2011年,要作为微信的产品经理去设计“群”功能,你将如何思考,如何设计?

首先,我们来到问题的源头,看看对微信来说,用户为什么需要“群”?

在着手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可以看看在微信之前的类似产品都是怎么做的。当时,类似具有群功能的产品有:腾讯的QQ、阿里的旺旺等即时通信产品,新浪微博、Facebook等社交网络产品,以及诞生不久的Google+。

这里需要澄清,当我们谈到“第一性原理”的运用时,有一种认识认为必须抛弃类比思维,也就是不去看同类产品是怎样做的,而直奔自己的设计目标。但在真实的设计过程中并非如此。相反的,对前人所运用方案的充分理解是“第一性原理”运用的基础,“拒绝被同类产品的设计影响”和“压根不懂同类产品的设计”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

我们开始运用连环追问法厘清过往设计者的思路:

Q1:他们当时依循了怎样的设计规则?

A1:总结主要的设计规则如下:(1)由某个用户进入“群功能”的入口发起创建,生成一个全新的群ID;(2)他把这个ID告诉相关的好友,群ID层层传播,有需要的人可以通过“群功能”入口搜索到这个群ID,加入群;(3)发起人(群主)审核(当时对于是否需要审核机制,不同产品有不同定义,但这点不是最重要的)通过后,申请人进群。

Q2:他们当时为什么要这样设计群?

A2:因为“群”作为一个“联系中心”存在,更像是某种特殊的会议或组织,这种组织一般是为了实现特定功能、提供特定服务而存在的。

Q3:这种设计基于当时的何种前提条件?

A3:前提条件是:用户之间的关系虚拟大于现实,也即:线上好友与线下好友的重合度不高。

Q4:现在所有前提条件都还保持不变,并没有发生变化吗?

A4:发生变化了。由于微信的注册方式以手机为主,并且加好友策略非常谨慎(双向确认),在这样的用户关系链里,现实大于虚拟,也即:线上好友与线下好友的重合度很高。

Q5: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有引入新的问题吗?

A5:有,用户需要更加贴近真实环境的群社交形式。

通过以上连环追问,我们就弄清了微信群设计的目标:让用户在网络世界中实现和真实世界一样自然、高效的群体交流。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

作为微信产品经理,依然可以运用第一性原理去整理真实世界里人们的社交群聚关系。这时候,通过观察和梳理,你或许能够找到群功能设计的关键:

Q1:真实世界里,群体有哪些特征?

A1:群体存在场景中,人们随着场景的转换接触不同的群体:上午工作时,会因为要讨论问题而聚到一起;中午吃饭时,附近的几个同事聚到一起商量去哪里吃;下班后,几个好友分别联系着一起去踢球,或逛街、看电影。

Q2:它们的人员是固定的吗?

A2:群体具有随机性:在所有场景中,群体参与者并不固定。讨论A项目工作的是一拨人,讨论B项目可能又是另一拨;相约活动的好友也不一样,可能今天和这拨人踢球,明天又是另一拨,吃饭或看电影的又是完全不同的另一拨。

Q3:人们认知群体的过程如何?

A3:对群体的认知存在于个体:人们是通过“有甲、乙、丙这些人在这个群里”的认知来识别不同群体的。所以当你想要发起一次聚会,总会先去联系群体中的某一个人或某几个人。

不要停止,基于这些特征,对比旧产品的设计方式,你可以继续追问下去:

Q4:在真实世界中,群ID是一个自然的东西吗,它的存在是必需的吗?

A4:不是。因为随机性大于固定性,群ID是一个固定的、提前预设的东西。

Q5:人们不会有一个“群”的概念,但事实上确实一直身处群体之中,是吗?

A5:是的。

其实追问到这里,产品的设计形态已经呼之欲出了。

不过,我们可以发现在当时并非没有符合以上要求的产品——2011年6月,谷歌推出了社交网络产品Google+。

Google+以圈子(Circles,即Google+的“群”)为中心构建了自己的产品体系。它主打的“圈子”群形态和上述众多产品是有区别的。它不认为“群”是一个辅助的沟通手段,而认为“人们天生就应该属于某个群”“群是人们固有的属性标签”,只不过“在不同的群里,他们的标签不同而已”。咦?这个思路是不是和我们的设计目标比较接近了?

没错!Google+确实在尝试一种更加贴合真实社交关系的产品。不过遗憾的是,它的提问到这里就停止了,并没有继续深入下去。所以,基于这样的理解,“圈子”设计在最初添加好友的时候就要求用户直接把好友拉进某一个“圈子”。

如果继续再问多一个问题,也许Google+就不会做这样的功能设计了。这个问题如下:

Q6:当人们想要向一个“群”发起交流(也就是说点什么)的时候,是先产生说话的动机,还是先联系群体里的所有人?

A6:先产生说话的动机。

所以,Google+那种“先把人拉到定义好的群里”,再等着“什么时候有机会用户会去群里讲话的”产品模式,事实上是很不合理的。

至此,我们的追问真正告一段落。

通过运用“第一性原理”的追问,微信群完成了“更贴近用户自然使用方式”的群功能设计。它不是一个1.0的群设计形态,而是真正的2.0群设计形态。

微信1.2iPhone版本群聊功能截图

那么,所谓的1.0和2.0有何区别呢?

1.0设计认为“群功能”是中心:所以当你使用1.0的群时,要跑到“群功能”入口位置去创建,拉人的时候必须提供“群功能”的ID,人们也要通过搜索“群功能”的ID才能进群。用户一直在围着“群功能”打转。

而2.0设计真正认为“用户”才是中心,至于群功能,让它无形地存在就好。所以没有什么创建的说法,你拉人直接开聊就是了;搜索的时候也是一样,你只需要直接搜某个人就行。常用的、人多的群,人聚好了再取名字以方便查找。

最后,必须强调一个值得警惕的关键点:并不是所有“定式”都能被优化。如果做设计全都另起炉灶从头来一遍,却不考虑成本问题,那无疑就走进了第一性原理的误区。在大多数情况下,成熟的“定式”远比莫名其妙的新点子来得高效。我们需要尽力避免“为颠覆而颠覆”,不要“重复造轮子”。
那么,什么时候应该回归原点重来,什么时候可以直接使用现成的“轮子”?

最好的办法是时刻保有从源头思考的意识,充分理解过往思路和关键环节,关注旧模式的前提是否发生变化、是否存在新的优化空间,快速判断是否存在全新的解决方案。第一性原理是一种从问题源头进行思考的意识,好的设计者能够把这种意识纳入所有思考过程。

大数据时代,“第一性原理”还有用吗?

有一种说法认为,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可以不再追究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了。因为当影响事件的因素无限多时,想要了解完整的因果关系几乎是不可能的,耗时耗力还不一定有效。

另一方面,随着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技术已经可以协助我们预测用户行为。比如,我们借助大数据可以知道在女装电商网页上展示男装广告的效果会很好,我们还能知道用户A行为和B行为的关联度极高,但也许这两个行为在常人眼里风马牛不相及。

那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还需要基于“第一性原理”的意识思考吗?统统去看数据不就好了吗?

这里有两个值得思考的关键点:

大数据的基础是数据,海量的数据,基于什么样的数据做判断至关重要,对于一个产品初创者,在没有可靠的量级数据前提下,直接使用第三方数据做出的判断极有可能是错误的。

即使有了海量的大数据作为基础,作为产品的设计者,在分析问题时,依然需要保有“第一性原理”的意识。数据能够帮助我们测试模型、发现意料外的事实,但如何使用和定义这些数据现象,又是另一回事。

大数据时代,能深刻理解数据并用好、用对大数据的设计者,才是真正的大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