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文学作品 > 腾讯产品法 > 第四节 系统思维:镜中变色龙

第四节 系统思维:镜中变色龙




反馈的地位


婴儿还不会说话的时候,是用什么方式和妈妈交流的呢?

为了弄清这点,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在实验里,妈妈先和宝宝正常互动,这个过程中妈妈会笑、会说话,会看着宝宝并且用各种手势和他交流。宝宝在整个过程里都是开心的,虽然还不会说话,但会一直咯咯地笑,和妈妈的交流没有任何障碍。

接着实验进入第二阶段,妈妈依然保持和孩子面对面的位置状态,不过不同的是,她控制住了自己的表情和动作,板着脸、不动也不说话。这时候,宝宝开始愣住了,他的脸上渐渐出现惊慌的神情,紧接着,他吱吱呀呀地叫嚷开来,并且上下舞动着手臂表达愤怒。妈妈继续板着脸静止不动。这样又持续了几秒以后,宝宝崩溃了,对着近在眼前的妈妈号啕大哭起来。

这个实验证实了婴儿是靠着识别妈妈的表情、动作等动态反馈与妈妈进行交流的。婴儿的表情、动作被妈妈接收后再做出回应的过程,就是一个良好的反馈过程。而当妈妈完全静止以后,无法提供任何反馈的妈妈对婴儿来说异常可怕,以至于宝宝最后被吓得哭了起来。

类似的交流同样发生在素未谋面的产品设计者和使用者之间。当用户直接接触一件产品时,产品能够提供有效的反馈非常重要。当然,就提供即时反馈这一点来说,目前正常水准的互联网产品都能做到,已经很难遇到用户点了某个按钮后完全没反应或是反应与预期大相径庭的应用了。

可是,不要忘记将条件反射变成路径依赖的重要因素——时间,一旦把时间变量放到事件中,很多设计者就容易忽视“反馈”的存在。百度的“魏则西事件”就是一个最好的失败例证。

因为同样是高度商业化的电子商务平台,例如京东、淘宝,它们所提供的搜索结果排序难道不受商家广告的影响吗?当然是受影响的。可因为有“用户历史评价”体系的存在,商家想单方面欺骗消费者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受到制约了。

这里的用户评价就是产品中负责提供“反馈”的环节。这种反馈,不像即时反馈那样,针对用户当下的焦虑和控制感,它往往相对隐蔽,但却在产品设计中占据着更为重要的地位。

可为什么依然存在很多忽视延时反馈的产品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或许是:这些产品设计者没能从更宏观的角度去梳理产品的系统模型。

谈到反馈系统模型,让我们看一个有趣的实验吧。



反馈系统:镜中变色龙


“放在镜子上的变色龙是什么颜色的?”

1974年,《全球概览》的创始人斯图尔特·布兰德(Stewart  Brand)向他的老师——现代控制论奠基人之一格雷戈里·贝特森(Gregory  Bateson)提出了这一谜题。

我们知道,变色龙的特征是能够调节、改变自身颜色,使其与周围环境色保持一致。这个谜题的有趣之处在于,镜子总会反射出镜中对象的颜色,镜子和变色龙从本质上看具有相似的功能。

根据凯文·凯利(Kevin  Kelly)在《失控》中的采访结论,不同行业的人对这个问题有着不同的看法,总的说来可归于以下三种:

由于变色龙看到颜色再做出调节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它的颜色会不停变化,永远不可能停在某种固定的颜色上。

变色龙的颜色会定格在放进镜箱环境的那一瞬间。也就是说,如果放进去的那一刻它是红色,就会一直是红色,放进去的时候是绿色,就会保持绿色。

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个问题恐怕没那么理想化,因为变色龙的颜色往往取决于它当时的情绪状态。它很可能被自己的镜像吓坏而呈现出惊恐状态的颜色。

在《失控》中,作者并没有给出这个谜题的结论,这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考机会。想一想,你认为这个谜题该如何作答比较好呢?

事实上,变色龙和镜子组成了一个关于“反馈”的系统。而“反馈”模型,正是自然界和现实商业世界中无处不在的抽象模型。比如我们用它来看待时尚潮流的演变就挺有趣的。

当我还在QQ秀部门做内容策划的工作时,总会接触到不少和时尚相关的话题。那时候大家都有一个感触,时尚风潮变幻莫测来来往往,大体上却总躲不开“风水轮流转”的怪圈。一个风格兴起后,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式微,另一个风格取而代之,但似乎也无法持久,它们就像海里的浪头似的,一个接一个来了又去。更加吊诡的是,在过去时代里已经流行过的风格,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卷土重来,再度风光一阵子。

这究竟是什么缘故呢?

我们试着从国际色彩权威潘通(Pantone)如何确定年度流行色说起。

每一年,潘通会选择一个欧洲国家的首都举行一次秘密会议。这个持续两天的会议被安排在“没有颜色”的房间里召开。由来自不同国家的色彩标准工作组出席讨论并进行提案,他们综合评估各方数据趋势的变化,从超过2000个备选方案中选出次年的年度色彩。

全球来自视觉、工业、时装等领域的设计师、零售商和制造商们用他们的反馈影响着这次会议的提案。另一方面,潘通高管和客户组成的委员会依据调查报告和色板销售情况做出他们的抉择。

也就是说,流行色的源头是人们的行为数据,流行色是对数据趋势进行预测的结果。但与此同时,潘通向全球发布的流行色又会吸引人们关注的目光,进而引发新一轮追随浪潮。

多么奇妙!人们制造的数据主导了设计源头,但又反过来作用于他们自身。是不是像极了那只不断追逐镜中色彩的变色龙?

类似的,同样的循环模式也在不同行业中上演:

服装时尚集团根据消费者购买的行为数据分析购买倾向并快速调整服装款式,反过来,集团推出的款式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潮流,从而进一步刺激了用户的购买;在互联网领域,越多的司机加入滴滴的出行平台,乘客就能获得越便捷的出行体验,但反过来,乘客只有感受到数量足够多的司机在提供这项服务,才愿意使用滴滴的App来打车,否则若司机太少就打不到车,体验会很糟糕。

面对这种复杂的、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的循环模式,我们会发现:线性思维失灵了!并不是套用一个固定的公式,就能够得到一个固定的答案。这让站在源头的设计者们很容易生出模糊的“不确定感”和“失控感”。

如何让“现实”向着我们“理想”中的状况推进,在动态变化的现实中,我们需要修炼自己的系统思维,看懂反馈。

常见反馈系统模型图

因此,这里不妨大胆下个定义:反馈系统模型是所有产品最基础的抽象模型。我们常说的产品框架设计本质上都是在设计反馈。

不过设计反馈最终还是为了解决问题,为了从一团乱麻中找到最重要的那个线头。而只要找对了线头,也就是系统中的“关键解”“破局点”,往往就能实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例如,在“魏则西事件”中,破局点一定不在百度公关,而在用户评价规则的建立。

可是,这个神秘的破局点在哪儿?我们要如何才能找到它?

深谙系统思考的读者或许会从不同角度给出不同答案。可即使是绘制同一问题的系统反馈图,不同人画出来的模型也常存在巨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