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西贝的服务员为什么总爱笑 >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与西贝歌队的一段缘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与西贝歌队的一段缘




从此,5000平米[1]的六里桥店,饭点一到,李凤兰这帮“老家伙”粉墨登场。公司给歌队立下一条规矩:放下锄头来家里唱歌,没麦克风,没伴奏,全凭嗓子干唱。

“山丹丹的那个开花呦,红艳艳……”

一开始也没打开局面,二三十块的价格虽然不贵,但这种浓郁的地方特色小调并没有打动顾客,队员们的方言,客人也听不懂。刚组建起的歌队又遇到困难,怎么办?李凤兰迅速作出调整:先解说歌词,再给客人演唱。顾客听懂了,能接受了,回头客越来越多。

李凤兰还给歌队定下一条规矩:只要总厨宋建、赵立功出新菜,我就出新节目。“你们能卖新疆大盘鸡,我为啥不能唱新疆歌?”她把歌曲按客人年龄、家乡分类:五十年代客人爱听的,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爱听的;西北民歌、河南民歌、湖南民歌。客人爱听啥,她们就唱啥。经过这样的调整,和客人产生了共鸣,局面开始好转。李凤兰趁热打铁,每首歌除了礼仪有规定,动作、表演全现场即兴,常常唱着唱着就情不自禁地和客人扭起来,有时客人也被感染,扶歌手站上家私柜,围在下面一起唱。干唱时间长,嗓子“劈”了怎么办?李凤兰说,“劈”了不要紧,状态必须到位!

李凤兰带歌队有四句话:给足待遇,严格要求,常年招聘,优胜劣汰。

歌队最怕人走了招不上。咋办?考歌队落选的,李凤兰自掏腰包,请人家吃顿饭,送到车站,递上路费,告诉人家,下次只要练好,六里桥歌队的大门随时向他敞开。几年间,六里桥歌队不断给兄弟店输送歌手,但六里桥歌队的演出从没掉过链子。当时一首歌二三十块,9个人每个月创收12万多。小小的西贝六里桥歌队,外国友人来了,当年毛主席的警卫员来了,阿宝、王二妮这些名角儿也来捧场。

李凤兰对歌队的改造很快在西贝全国门店普及开来,此后多年,内蒙古歌队成了西贝餐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直到十几年后,我们还意外地发现,曾有一位特殊的客人记住了西贝歌队。

2018年,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与索尼CEO吉田宪一郎的会谈中说,2000年前自己曾是忧郁症患者,多次想自杀,每次想自杀时就给孙董事长(华为董事长孙亚芳)打个电话,当时他知道这是一种病态,知道关键时刻要求救……直到2006年的一天。任正非动情地回忆当年:

“我在西贝莜面村吃饭,我们坐在大厅,有很多内蒙古村庄的农民姑娘在唱歌,我请她们来唱歌,一首歌3美元。我看到她们那么兴奋、乐观,那么热爱生活,贫困的农民都想活下去,为什么我不想活下去?那一天,我流了很多眼泪,从此再也没有想过要自杀。”

这些年,西贝自上而下,一直在认认真真、里里外外地学习华为,任正非也是贾国龙极敬重的企业家。可谁也未曾想,多年前在西贝那次难忘的就餐体验,曾帮助任正非走出抑郁。9年后的2015年,西贝确立的企业使命恰好是八个字:

“因为西贝,人生喜悦。”

言归正传,六里桥歌队活下来了,可李凤兰的日子还是挺苦。

刚开始,老伴儿想来六里桥拉二胡,怕人说闲话,李凤兰没让来;儿子想来跟妈唱歌,李凤兰说,妈不能搞特殊,也给堵了。一家三口出来奔,三个“北漂”,三处宿舍。周末,约在六里桥长途汽车站附近,找片树荫,马路牙子上一坐,一人一根雪糕,聚一聚叙一叙,安顿了儿子老公,李凤兰接着去奔。

转眼到了2006年深秋。李凤兰突然接到通知,贾国龙叫她去西贝颐和园店开会。李凤兰心里七上八下:我一个唱歌的开什么会?难道是歌队出了什么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