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西贝的服务员为什么总爱笑 > 人都是“练”出来的,练够没有?

人都是“练”出来的,练够没有?




半夜2点,梁飞收到贾国龙一条微信,老板晚上在广州发现一道好菜——牛杂锅,觉得这道菜原料广谱,口味和西贝现有菜品有差异性,成本也较低,吃美了,让梁飞过来看看。

这是2017年12月中旬。梁飞心想,刚和老板在鄂尔多斯七星湖开完战略会,老板这么快又去了广州。老板性子急,哪敢耽搁,梁飞马上飞广州,找到贾国龙去的那家餐馆,连吃四顿,觉得色泽、味道、呈现感都还不够。

“老板认可还不行,非过了自己舌头这道关才算数。”梁飞心想。

这位负责西贝牛肉菜品的炖菜总导师没回北京,就留在羊城广州寻味。经白天鹅酒店一名美食向导介绍,梁飞发现天河区有家私房菜,老板60多岁,亲自做一道“牛锅锅”,牛腩、牛杂、牛排,配一点青椒、胡萝卜、小青菜,炖在一锅,浓香诱人。但“牛锅锅”好吃的真正秘密,不只在原料,还在酱料。厨师研发菜品,什么特难搞?配方。配方探不透,一道好菜就没戏。

梁飞绰号“小诸葛”,但性格腼腆,属于慢热型,人称“闷牛”。他跟这位60多岁的老板说:“老师傅,您这个牛杂太好吃了,我们是西贝的,在广州考察了一圈牛杂,您家最棒,我觉得咱们能合作。”聊菜,让行家有说行话的机会,老爷子话匣子一下打开了,梁飞点了瓶XO,一对老少爷们儿聊得很欢,老爷子也没收钱。

晚上,梁飞把老爷子请到西贝广州天河店,吉祥烤羊背、草原全羊杂、西贝羊锅锅,所有大菜上了一遍,这会儿,“闷牛”不闷,西贝每道菜背后都是一个故事:“西贝草原羊,跟野生动物唯一的区别是有主人;西贝沙棘汁,野生沙棘采自山西吕梁山沟沟,人挑着扁担才能进去……”菜上齐,梁飞起身,嗓子里飘出人们耳熟能详的内蒙古乌拉特民歌《鸿雁》:

鸿雁,天空上,

对对排成行,

江水长,秋草黄,

草原上琴声忧伤。

鸿雁,向南方,

飞过芦苇荡,

天苍茫,雁何往,

心中是北方家乡。

……

酒喝干,再斟满,

今夜不醉不还。

草原民歌旋律悠扬、辽远,有一种穿透力,总让人情不自禁。老爷子被梁飞的真诚感染。临走,梁飞直说:“大叔,明天给我炒点酱。”“没问题!”第二天早上,梁飞拎着两瓶3000多块钱的洋酒去见老爷子。老爷子把一瓶亲手炒好的酱递给梁飞。

如何“回礼”,如何处理“中国式的人情往来”,是你我生活工作中都会遇到的问题。西贝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不能亏欠别人。比如贾国龙参观供应商,人家留下吃饭,不吃吧不近人情,西北人讲“太寡”;吃吧抢着买单也买不上,结果吃了人家的嘴短,拿了人家的手软。说下次你来北京我回请你,人家要是1年不来北京呢?对你的心理优势就保持1年。贾国龙怎么办?汽车后备箱里总是塞满了茅台酒,吃完饭撂下几瓶茅台,保证酒钱大过餐费,一把一过,谁也不欠谁的。

搞配方只是开始,要在几百家门店呈现出好吃如一的水准才是真正的挑战。先要找到科学理论支撑,还有设备、原料、工艺,很多工序放在央厨还是门店,都需要反复推敲。

仅仅半个月后,2018年1月6日,我在西贝2018年试菜会上吃到了这份“西贝牛锅锅”,味道浓郁,口感绵润,特别下饭。梁飞告诉我,他从广州直奔内蒙古,寻找“牛锅锅”原料,请食品科学家论证工艺。两天前,他在贾国龙家里首次试验出这道菜。

梁飞这样的大厨,就是餐饮业的科学家和研发人员。他说,“牛锅锅”的挑战在于原料的前端工艺处理。如牛肠,生牛肠外有一层黏膜,如不去掉,腥、扎。先要用滚揉机洗肠,肠子剪多长不绞在一起?西贝禁用工业火碱,头一遍冲洗,多大比例的食醋、苏打和盐,才能既去掉牛肠黏膜的腥,又不损坏牛肠本身的弹性?第二遍冲洗,哪些蔬菜熬成的酱汁最能去腥、增香?如何冷冻?如何在中央厨房都处理好,回门店撕袋、倒水、开火……

今天的梁飞,已不是当年只想“把菜炒香”“在西贝菜谱上有自己一道菜”,或是靠舌头和鼻子玩儿“经验”“少许”“感觉”的厨师了。食客眼中的一块牛肉,在他眼里就是水分多少、蛋白多少。他的工作就是进入微观,研究成分、剂量、温度,让全球原料为我所用,通过“人、机、料、法、环”[2]创造出爆品,卖得多,卖得好,吃得住。

梁飞在西贝的成长,主要不是别人“教”出来的,而是自己“练”出来的。我们身边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往往是“学”了太多,“习”得太少。西贝监事王庆祥曾给贾国龙讲过《庄子·天道》中的一个故事:

某天,齐桓公在堂上读书,一个名叫轮扁的木匠在堂下干活儿,见齐桓公手不释卷,上前问道:“主公读的是什么?”

桓公说:“都是圣人之言。”

木匠问:“圣人还健在吗?”

桓公答:“已经死了。”

木匠说:“那主公读的不过是糟粕。”

桓公大怒:“国君读书也是你一个木匠可以妄议的?要是讲不出道理来,寡人弄死你!”

木匠便开始讲他的道理:“比如小人做车轮,怎么用料、怎么安装是可以教给徒弟的,但是怎样才能恰到好处,保证车子跑得又快又耐用……嘿嘿,只能凭日积月累获得的感觉,儿子都学不会,所以我70岁了还得亲自动手。活人都教不了活人,死人的话又有什么用?”

贾国龙经常说,人都是“练”出来的,你掏心掏肺跟一个人讲管理心得,希望他能够收到,结果往往无效。所谓“练”就是让他犯错,让他把该经历的都经历了,练“够”就好了。

2016年西贝泰安年会,梁飞平生头一次面对近千人的大场,上台脱稿述职。最怵公开讲话的梁飞紧张得满头大汗,哆哆嗦嗦讲完,下台后直接送去了医院。1年后西贝上海年会,梁飞上台分享浇汁莜面生产作业视频,逻辑清晰,视频让人一看就懂,让台下的贾国龙都眼前一亮:“吓一跳!”如今梁飞人称“梁教授”。

“西贝是个大熔炉,让你每天挑战自己,”梁飞说,“1天没有创造,就心慌。”

如今,梁飞的新任务是打造西贝内部说的“30年来都没有过的头部菜品”蒙古牛大骨。做好一顿饭容易,可西贝一道菜要面对西贝几千万顾客的嘴巴和胃,又要好吃,又要大规模、标准化,西贝要攻克的就是中餐标准化这一几乎所有人都说“怎么可能”的悖论。

梁飞说:“西贝就是挣难挣的钱呢,我们难受,顾客才会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