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西贝的服务员为什么总爱笑 > 好领导:从“警察”到“教练”

好领导:从“警察”到“教练”




管理的本质在于激发善意,作为宿舍管理员的王君因此备受欢迎。可2015年升任李凤兰分部食品安全经理后,当了“官儿”,王君却“差点嗝儿屁”。

食品安全大如天,王君又是鸡蛋里挑骨头的性格,一发现问题,王君就拍照发到群里曝光,分部总经理李凤兰看见了就噼里啪啦开骂,当事人也灰头土脸。王君一旦发现过期食品,相关责任人当月奖金为零。结果,王君每次到门店,伙伴就互相使眼色:“警察”来啦。当“警察”巡查的结果?没结果。当年10月,9家门店有6家食品原料没有按照保质期先后顺序使用。王君有“诗”为证:

下店巡查,犹如瘟神;爱理不理,自我陶醉。

横拍狂扫,曝光表功;久而久之,麻痹不理。

过期食品,绩效为零;集体抗拒,差点嗝屁。

百思其解,郁闷崩溃;要死要变,二者选一。

西贝首席运营官张慧有句名言:“企业管理就是问题管理。拿罚款当真理,傻×都能搞管理。”王君怎么变?从“警察”到“教练”,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携手门店食品安全系统对接每日工作,现场有效培训与帮带。王君有“诗”为证:

进店帮带,笑脸相迎;主动参与,虚心学习。

提出问题,喜悦接收;论人论事,逐一改善。

一起生发,采取措施;文字签收,督促复查。

勤查勤改,确保无患;跟踪复查,完全彻底。

一天中午,我和王君在西贝五道口店吃饭。王君发现一名工匠厨师的抹布是干的,没消毒,就走到这位工匠厨师身边,请他自己拍一张照片发到群里,自己分享西贝抹布使用标准是什么,自己在今天工作中发生了什么,真因是什么,如何改善,最后加一句,“下次绝不再犯”。李凤兰和伙伴们看见了,没有一句指责,反而接龙点赞。

管理之难,难在管理是日积月累的反复实践,难在管理是要持续盯住过程要结果。所谓“从警察到教练”,就是从盯结果到盯过程,从追责任到追问题,从“重管控”到“重赋能”。

王君从东北“逃生”到西贝已有14年,他的经验是“干一行,爱一行”,“只有真正用心干,才能在工作中得到乐趣”,或者说,“只要真正用心干,就能在工作中取得成果”。

2017年底,王君给老父亲发微信:“我的目标,三年之内,年薪达到50万。”

老父亲回复:“好,那才算脱贫,加油!”

西贝的愿景是“全球每一个城市,每一条街,都开有西贝。一顿好饭,随时随地;因为西贝,人生喜悦”。王君告诉我,他的十年梦想,是成为“大西贝”餐饮集团的食品安全总裁。



“这是我爸爸!”


有人把中国餐饮企业分为几派:以海底捞为代表的服务战略,以外婆家为代表的性价比战略,还有就是产品战略,代表企业是西贝。

西贝的战略,简单说就是“好吃战略”。西贝用六个“非常”定义极致顾客体验:非常热情!非常干净!非常快!关于“好吃”则连用三个“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好吃!贾国龙相信,只有好吃才有叫客能力。什么叫好吃?就是对顾客承诺:“闭着眼睛点,道道都好吃,不好吃不要钱。”2018年西贝菜单上,有几道年销售过亿的大单品:羊肉串,3.6亿;西贝面筋,3亿;浇汁莜面,1.5亿。新推出的蒙古牛大骨一道菜,2019年要冲刺10个亿。

菜是人做的。每道菜都有自己的灵魂,每个工匠厨师都有自己的故事。西贝2万员工,有一支近1万人的工匠厨师队伍。这支队伍,是如何保证“闭着眼睛点,道道都好吃”的?他们每天干什么?吃什么?想什么?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王强,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人,西贝周昕分部烧烤总导师,负责华东地区60多家西贝门店的羊肉串、烤羊排等菜品。2015年,上海顾客常常投诉西贝羊肉串老、干、柴,王强心理压力很大。

标部总导师张慧带全国烧烤总导师吴俊义来上海赋能,发现厨房出了问题:干部对手下一是罚,二是吼,据说还有厨师长一脚把员工踹下楼梯。张慧定下赋能主题:心的力量。

王强没感觉,扯什么“心的力量是沸腾的源泉”,能减少羊肉串差评吗?赋能后,王强到草原做草原羊质检员的培训。培训完,吴俊义给王强放了假:“你顺道回趟老家吧。”

王强两口子都在上海西贝打拼,一年回内蒙古老家待不了几天,不到4岁的儿子跟着奶奶在老家过。回老家第一天,儿子见了爹,生分。第二天起,儿子就黏着王强,爸爸走到哪儿跟到哪儿,上厕所也跟着,见了村里亲戚邻居,儿子就拽着王强袖口,逢人便说:

“这是我爸爸!这是我爸爸!”

奶奶告诉王强,平时王强两个妹妹带自己孩子回家,人家都喊自己的爸爸妈妈,王强儿子也跟着叫“爸爸、妈妈”,王强妹妹的小孩不准他叫,王强儿子就哭。王强听了,心里难受,抱起儿子亲了两口。

回上海。儿子抱着爸爸的腿不撒手,哭。到巴彦淖尔机场,王强给奶奶打电话,儿子还在哭:“爸爸妈妈不要我了……”

王强内心翻江倒海。

多年来,王强每月给奶奶打3000块钱,就算尽了父亲的责任。这趟回老家,王强体会到了“内心沸腾的源泉”。他要改变。

德鲁克说,领导力就是把一个人的精神境界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把一个人的责任心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然后才能把一个人的潜力、持续创新动力开发出来,让他做出他自己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那种成就。

“让人充满力量、充满爱地生活”,王强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召唤。回到上海,他公开承诺,1年内完成两件事:一、把羊肉串差评降到全国最低;二、把儿子接到自己身边。

厨房多师徒。过去徒弟不听话,王强觉得就得“揍他”,王强要变,变成一位“教练”,从早到晚,与门店伙伴并肩,引导员工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羊肉串老、干、柴,是冷冻设备老化,温度降不下来,还是羊肉串从冰柜里拿出解冻时间不够?还是烧烤前抹的那层木瓜汁,木瓜没熟透?还有,串羊肉串的师傅每天早上要串2000串羊肉串,一个人忙不过来,而其他伙伴烤羊腿的烤羊腿,烤鱼的烤鱼,缺乏协作。王强带着大家理流程,打样,每周对门店烧烤主管培训、复盘。另外,从人入手,徒弟过生日,王强会挑个小礼物,刮胡刀、腰带、T恤。

“那时我才发现,关爱、认可确实重要,过去我不认可他们,他们有想法也不说。被认可后,他们的想法就特别多,干事就特别有激情。”

分部领导周昕、孟德飞为王强团队设计了积分奖励,工作中有创新点,每周菜品差评率有下降,及时奖励。过去王强仪容仪表不讲究,本来就是黑脸汉子,更显得邋遢,张慧让王强每天一早给他发一张自拍照,鞭策王强有一个新面貌。

不到一年,华东周昕分部羊肉串差评从28%降到6%,日均销售10万串,烧烤占比近30%。王强团队建议的烤羊肉串料包、烧羊棒料包、煮羊排料包,后经公司标部定标后推广到全国。王强也成为华东地区收入最高的分部导师。

儿子王嘉诚,今年8岁了,每天晚上无论多晚,都等王强回来,搂着爸爸一起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