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西贝的服务员为什么总爱笑 > 西贝赛场:实现生产、运营标准化的“惊险一跃”

西贝赛场:实现生产、运营标准化的“惊险一跃”




在西贝的“放养”年代,创业分部制在西贝总部能力薄弱的情况下,保证了组织的整体活力,但弊端也显而易见:

各创业分部犹如各守一方的诸侯,除了总部年会和重要活动在一起,其他时间“老死不相往来”,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当时的西贝,每家店的菜单、环境、餐具、服务员服装都不一样。同在北京,有的分部发现其他分部的茶杯不错,问从哪儿进的货,对方也支支吾吾。

贾国龙到一家门店,发现猪肉烩酸菜油大了,或者卡式炉不干净,门店环境乱,只能把干部叫来骂一顿了事。然后每次到一线,又是一堆问题,却没有解决问题的抓手。直愁得贾国龙不愿去门店,打怵。

对各创业分部的评价,包括谁跑偏了不许开店,都得老板出面表态。大家有时不服气,贾国龙自己也很难受。

随着2014年西贝提出“好吃战略”,2015年西贝提出“全球每一个城市、每一条街都开有西贝,是顾客最爱用餐地”的企业愿景,西贝进入快速扩张阶段。2015年开了50多家店,2016年开了60多家店,2017年开了40多家店,2018年预计开100多家店。如果西贝不强化总部系统能力,在保证各创业分部活力的基础上,让西贝“全国一盘棋”,组织一定会崩。关键时期,贾国龙在组织上最重要的一项制度设计,就是西贝独特的战略绩效体系:西贝赛场。

上世纪八十年代,贾国龙念高中时,正是中国女排崛起的黄金年代,贾国龙迷上排球,那个“杭后一中的光头二传”,个子不高,但灵活、顽强、打不死。贾国龙所在的球队从地区垫底一路打到临河亚军、精神文明奖。这段经历对贾国龙一生都有很大影响。体育给他启迪,人在什么环境和场合中状态最好?比赛!只要是比赛,精神就高度集中,自我驱动力最强,同时效率也高。这与比赛中有健全的游戏规则,有排名,有奖金,有裁判监督不能犯规,还有更高、更快、更强的能量场都有关。

2015年盛夏,贾国龙请海底捞创始人张勇在草原上喝了几天酒,吃了几天肉。临别前,张勇对贾国龙说了一句话:海底捞的真正法宝不是服务,而是在高报酬、高福利的环境里一套严格的淘汰机制。“海底捞那一套我学不来,但我得搞我那一套,你是‘踢足球的’,我就‘打排球’。”但张勇的话更坚定了贾国龙在西贝启动赛场。

整个西贝是被贾国龙“一脚踹进赛场”的。

2015年8月底,贾国龙宣布,当年四季度开始,所有开业3个月以上的门店进入赛场。赛场每季度竞赛一次,特别之处在于,竞赛不比营业额和利润,比顾客满意度、员工积极性和门店的基础管理。开餐厅的不比营业额和利润?干部们一时摸不着头脑。

此外,从准备到开赛,只有1个月时间,而赛场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标准建设、评分规则、裁判队伍组建、激励机制设计等方方面面。来得及吗?大家都很担心。当时贾国龙对干部们说:“等大家全部准备好再开赛,不可能!我一旦吃准的事,就非常霸道。不要担心,要创造。贾国慧召集大家拿出一个初步的评价方案,先赛起来,赛的过程中不断完善,逐步走向专业化。”

2015年第四季度的西贝赛场是模拟赛,正式比赛从2016年第一季度开始。

西贝赛场有两个核心目的:

一是追求极致顾客体验。就是“闭着眼睛点,道道都好吃,不好吃不要钱”;就是“保证有(菜品),保证好,保证快”;就是六个非常:“非常热情!非常干净!非常快!非常非常非常好吃!”

二是培养一支“动力十足,训练有素,并且人生喜悦”的非凡团队。

西贝赛场的独到之处在于:

首先,赛场是一套考核和监督体系。全覆盖,无死角,一切导向创造极致顾客体验。

西贝赛场分为服务赛场和厨务赛场,分八大项目比赛:

顾客体验——要的是“好口碑”;

服务标准化、生产标准化——要的是“系统能力的不断提升”;

食品安全、安全保全——要的是“不出事”;

客流增长——要的是“高营收和利润”;

环境标准化——要的是“好印象”;

员工生活、人事实务——要的是“组织成长”。

从店长、厨师长到洗碗阿姨、撤餐大叔,每个人、每个岗位都被卷进赛场,处于和全国其他门店的竞争之中,成绩时时可见,涉及从前厅到后厨的2000多个工作点。

下次去西贝就餐,你可以留意下,西贝员工在岗期间去洗手间,必穿隔菌服,戴隔菌帽;每天中午、晚上接近闭餐,西贝服务员都会和一只小小的辣椒油瓶较劲,捏着纸巾擦了又擦,确保瓶身清洁无油点。这些都是赛场的考核点。

西贝厨师、服务员服装为什么那么整洁?环境标准化考核员工仪容仪表。北京通州长楹店一次就被裁判扣分:“值班店长余小伟陪同,检查1区部长李铁岩的仪容仪表时,发现衬衣上有大于新版一角硬币大小的污渍,超过了一颗黄豆的大小,与标准不符,现场已确认。”

西贝等位为什么快?前任西贝服务裁判长张丽丽说,因为前厅服务考核有“四个一分钟”:客人离开一分钟内撤台收台布;一分钟内领客人入座;菜做好了一分钟内传菜;一分钟之内恢复台面,椅子归位。

西贝赛场细到什么程度?如今西贝红白格桌布已成为企业的一个视觉符号,为保证桌布四个边高低对齐,桌布每边的红白格必须在8—10个之内,铺出11个就会被扣分。红白格桌布,每清洗一张的成本在1.6元到1.8元,光洗桌布一项成本,一年就要大几千万,占西贝总营收1%。

其次,西贝赛场“玩儿真的”,全国门店大排名。根据赛场成绩,按比例从自家门店营收中提取奖金。后来玩法更刺激,赛场奖金按一定比例从每家门店季度营收中提取,统一到西贝赛场奖金池中。成绩好的门店不光能赚回自己的投入,还能“抢”来成绩不好门店的投入。西贝员工收入中很大一部分增量正来自于赛场奖金。

赛场成绩还直接与员工晋升以及开店牌照挂钩。西贝赛场成绩分A+、A、B、C、C-五档,比例分别为15%、45%、30%、5%和5%。实行牌照制,一个A+等于2个A,累计4个季度A,总部颁发一张开店牌照。

最后,也是最为独到的一点,赛场是西贝最有效的训练场和人才培养系统。

不同于很多公司由总部派出专职裁判的做法,贾国龙认为,专职裁判就一定会疲惫,走向死板和官僚主义,所以西贝裁判主要来自于“运动员”,是轮值裁判。跨区裁,比如华东裁华北,西北裁华南。每个季度从门店抽出“运动员”,经过集中培训赋能使之成为裁判员。裁判员身兼两职,不光是铁面无私地考核成绩的“裁判”,还是交流其他店成败得失,为门店赋能的“陪练”。

你可能会问,会不会有一家门店的部长、三星师傅去裁别家门店级别更高的店长、厨师长的情况发生?常有的事。很多稚嫩的基层干部就这样被作为裁判推上了西贝赛场。真大胆!不专业乃至作假的情况有没有?有。但贾国龙说,西贝赛场的核心目的,就是培养未来的优秀店长、厨师长。裁判与所裁门店间互相学习,放胆让他们“互搏”,可以“在战争中学会战争”。

西贝赛场还有自己的app,记录着裁判每天全国门店的巡店报告。北京阜成门店店长郑涛说,巡店报告是他最好的学习资料,每天必读,看一家门店扣分在哪里,加分在哪里。“因为他犯的错,我可能也会犯。”

“当裁判是最大的赋能工作,当一次裁判,什么都懂了。”贾国龙说,当过裁判员的运动员更会比赛。在西贝要晋升店长,必须拿到裁判员合格证书。

下面就来看看西贝裁判李学武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