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书网 > 心理哲学 > 西贝的服务员为什么总爱笑 > 人都需要金子,但不只需要金子

人都需要金子,但不只需要金子




陪伴西贝这几年,常有人问:贾国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回答:贾国龙是一个很感性的企业家。

在每天清晨6点推送的微信公众号《西贝品味早读》上,西贝人讲述自己的故事,贾国龙经常读着读着就开始找纸巾拭泪。

在经济学家周其仁看来,什么叫决策?运用一部分公共知识,大量运用你的个人知识,再加上直觉。贾国龙做决策就比较相信直觉,“很多东西靠算算不出来,要靠感觉”,常常即兴发挥。

贾国龙像一位大导演,导演西贝这场戏。一次他对西贝营销顾问华与华的伙伴们谈起2019年西贝莜面村要重点打造的几个场景,包括蒙古牛大骨档口、酸奶站、莜面妹和莜面车时说:“你们不觉得西贝莜面村就是个剧场吗?每天上演着活生生的故事……”

2018年6月,连续几天会议结束后,西贝干部们挺进库布齐沙漠深处,烤串儿、喝酒、摔跤、赏月、朗诵、飙歌,不少人半夜2点半才兴尽归去。次日早餐,大家还在回味昨夜的心境,唯独贾国龙满脸遗憾:“昨夜月色多美,本该以一首月亮主题的歌,比如《明月几时有》收尾,可最后咱们合唱了啥歌?《朋友》《恰似你的温柔》《明天会更好》,哎,没升华到那种意境!”

企业是功利组织,贾国龙为什么还那么重视“意境”?个人偏好外,贾国龙有意打造的西贝文化的特质是有黏性,但不俗。大到西贝蓝图、西贝梦想工程和好汉工程,让人想起来都有一种很温暖的走心感;小到西贝人喝酒的规矩:可以喝,但醉酒要罚款,同时不提倡隔桌敬酒。贾国龙认为,一家公司,员工整天干活、挣钱,干活、挣钱,没错,但组织有啥魅力呢?光靠赤裸裸地大麻包分钱,够刺激,但持久性要打问号。组织的言行举止,在功利之外还一定要有一种“美”,一种“简洁而优美”的愉悦感。“美”看似没用,不能当饭吃,但又有大用,“无利害而生愉快”!个中道理好比搭配一顿饭菜:

“如果西贝莜面村把莜面拿掉,就是一堆牛羊肉,变成肉店,销售也没问题,但持久性呢?西贝这个组织30年来为什么能持续壮大,和组织有美感有非常大的关系。”贾国龙始终警惕,不把组织引向只有“销售”一个目标的道路。

写作西贝人的故事时,我也常问自己:人,真的都是唯利是图的吗?未必,人都需要金子,但绝不只需要金子。

贾国龙说:“顾客到底来西贝买什么?真的是来过肉瘾?其实顾客是既理性又感性的,顾客来西贝真的是来买体验,真、善、美就是体验:西贝能不能更真?能不能更善?能不能更美?品牌最怕做着做着变得很功利,很生硬。”

总结一下,贾国龙驾驭西贝几万人大组织,有一条“实线”,比如分利机制、西贝赛场;还有一条“虚线”,比如西贝蓝图、梦想工程、好汉工程。实的虚的,虚的实的,配比要好,还要把虚的做实,把实的做虚。如何激励,如何约束,最终让组织自驱动,如何拿捏其中的方向、节奏、火候、尺度,真是件“手艺活儿”。可这正是贾国龙乐趣所在!

如今西贝组织人越来越多,贾国龙常自信满满地说自己越发得心应手、收放自如。“羊多了好放!”贾国龙说,草原牧羊的经验是,羊越少越难放,总乱跑,成百上千只羊组成的大羊群反而好放,羊群跟着头羊跑,反而管得少。他说自己从不“怵”组织人多。“现在西贝2万多人,比200多人、2000多人时好管多了,组织再放大会更好管。”但他也不忘提醒自己,“前提是控制好我自己的私心。”

今天的贾国龙仍然爱谈“菜”,但花更多精力打磨“组织”。其实,他的最强项从来不是“弄菜”,而是“弄人”和驾驭大组织。对西贝来说,什么是天下?并非要开遍全球的门店,而是人。所以,“得天下”就是“得人”“得人心”。某种程度上,所有老板都在经营一个行业:经营人。贾国龙说,西贝战略就是人力资源战略:“中国2000多万餐饮从业者,你能驾驭多少人,就能玩多大的游戏!”